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7月25日深夜,一位年仅6岁的女童趁家长不注意,自己去拿衣服,不慎被衣柜脱落的玻璃割伤腋下,从皮肤到骨头间的肉完全被切开,肱动、静脉共三根神经断裂。

7月26日中午,浙大儿院急诊创伤外科赵国强副主任医师在手术室奋战五小时后,抽空发了一条朋友圈,“再次提醒家长,家里的玻璃衣柜一定要看看有没有脱落的风险,否则一个小朋友从此人生之路不一样。”

这种事故在浙大儿童医院每天都会上演。

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乐乐今年刚满6岁,一直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洗澡拿衣服原本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乐乐模仿妈妈平日上班前挑选衣服的样子,打开衣柜门,有模有样地翻看每一件衣服。结果在拉扯某条裙子的时候,衣柜上的镜子突然滑落下来,正好划过她举起的左臂内侧。随后是女孩的嚎啕的哭声。

在客厅看电视的爸爸妈妈一个箭步冲进房间,只见衣柜上的镜子碎了一地,女儿乐乐左臂胳肢窝一片鲜红,血一个劲儿往外冒。

见状,爸妈赶紧护送女儿来到当地医院急诊科。由于伤口太深,失血过多,当地医生进行了简单的清创包扎之后,建议他们转院到浙大儿院。

破晓12点多,乐乐一家终于抵达浙大儿院。赵医生回忆说,患儿胳肢窝部位的肉全被划开,一直到了骨头, 当时她的血红蛋白降到9左右,相当于全身1/3的血流掉了。医生为乐乐做了手术,输血200毫升,耐心缝合血管、肌肉、神经,整整忙活了五个小时。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乐乐的胳膊保住了,但由于神经严重受损,今后手指的抓握功能,肱关节的活动都可能受限。

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医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暑假以来第二例被玻璃割伤的案例了,之前一个5岁的男孩也是类似的情况,但是被送来时生命体征已十分不稳定,好在最后经过多学科联合救治,脱离了危险。

事后,乐乐的爸爸妈妈也很自责,家里的衣柜用了好多年,之前也发现镜子有点松动,但没有在意。如果及早更换新的镜子,悲剧也不会发生。

一旦孩子不小心被利器伤到,出血过多,该如何处理?赵医生说,家长可以拿一条干净的毛巾,加压包扎在伤口,“但记得每包扎一个小时,就松开5~10分钟,否则会造成远端缺血,甚至坏死。”

暑假期间,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也变长了。赵医生提醒,家里虽然看似十分安全,但其实藏着很多安全隐患。

比如,窗口旁边放着容易攀爬的桌椅,孩子容易发生坠落;热水、热汤随意放置,孩子容易打翻烫伤,这些都是暑期常见的意外伤害,“所以家长还是要注意看管,留意家具尖角,电器开关,避免意外发生。”

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家居安全隐患 可成为“危险杀手”

很多父母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家里是安全的地方,但看似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其实也潜藏着很多危险。来自检一下,看看这些常见又容易忽视的家居安全隐患。

1、插座和电器

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房间内插座的位置一般都在墙脚比较低的地方,不使用时要把插孔封好。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另外,房间内的各类电线也是居家安全一大隐患。一旦被家用电器的电线绊倒,电器就可能会砸在孩子身上。

2、家具、茶几尖锐边角

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有尖角的家具、茶几对孩子也是危险地带,一些尖锐的边角容易磕伤宝宝,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些尖角可以用软海绵包起来,或者给家中所有有棱角的家具都装上安全防撞台角。

3、门、窗户

手指被门夹住是婴幼儿常见意外之一,在开关门时须先确认孩子方位,最好安装安全挡门器。阳台窗是孩子的禁区,阳台、窗户一定要有安全防护,护栏、纱窗锁等是家居装修的必要选择,谨防孩子跌落。

4、儿童玩具

每年都有不少儿童因为气管异物导致窒息死亡。容易发生窒息的小物件包括小珠子、硬币、糖果、气球、葡萄、坚果等。玩具小零件也是导致儿童窒息的隐患。

6岁儿童失血三分之一,这样“凶器”每家都有

家居安全无小事,家长们应该时常筛查家中物品,及早防范儿童居家安全隐患;从小就应给孩子传授安全知识,教育孩子不要爬高,玩火,玩剪刀、小刀、针等等。

小编在这提醒各位家长们,选家具之前一定要多加预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