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谭家自富英公后京剧演唱水平开始不断下降?

陈威峰


谭家七代相传,不仅是京剧界,在任何领域内都是奇迹。说京剧就离不开谭家,谭家家史就是京剧史的浓缩版,而且一脉相承的嗓音条件,就活该谭家吃这碗饭。

不服不行。

题目所说自谭富英先生以后,谭家后辈艺业水平呈下滑趋势,其实从整体看,谭鑫培人称“伶界大王”,可称是对京剧影响最大的人,甚至没有之一,其后小培、富英又哪得望其项背?

是否可以说自谭鑫培之后水平就一直在下降?

谭鑫培的艺术高度,决定了后辈下降是必然趋势。犹如站在了珠穆朗玛峰8848的那个点上,地球上没有再高的高度了,不论你往哪走,整体上都是在走下坡路。

谭富英继承祖业创新谭派风格,算是中兴。但已不是老生第一人了,名声、影响已逊于同时代的麒、马,和杨、奚、李等并驾齐驱。

其后的元寿先生和同时代的马长礼、李鸣盛、汪正华、程正泰、张学津等相比,毕竟还是第一科班出来的,文武兼备,并不逊色。

谭孝曾虽也是科班出身,但已经是艺术学校毕业了,随着教学方法的人性化,教学水平也和当年的旧科班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和于魁智、杜镇杰等相比,也算是一路“角儿”。其子正岩,相较于杨少彭、凌珂、杜喆也不落下风。

从这几代人我们不难看出,相较于前辈,谭家后人水平确实呈现下滑趋势,但仍能始终位于前列,并没有被甩下。这一点很耐人寻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什么?

说明京剧整体水平始终在下滑。

不仅仅是谭家,裘继戎的裘派有多少裘味?方旭的花脸有多少方韵?

小梅大师和梅大师相比有多大差距?

已是顶级琴师的李祖铭能达到李慕良几成功力?

水平下滑已是不争事实,但从剧场效果来看,相较于50年代京剧鼎盛时期,确呈现相反的趋势,叫好连连,掌声一片。媒体也是一片盛赞,除了名家就是艺术家,一把一把的京剧大师。现在的演员之所以还能受到甚至超过当年前辈的热捧,

其实也说明当今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下降。

低水平的演员培养出低水平的观众,低水平的观众捧红了低水平的演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导致京剧水平一路下滑。

正像我开头所言,谭家的家史就是浓缩的京剧发展史,谭家后辈水平的不断下滑,其实正是京剧水平不断下滑的真实写照。

看清楚这一点,也就明白了许多。

期待您的关注。😁


明扬51


谭富英被称为新谭派,他的父亲谭小培嗓子也不行,但是人家知道扬长避短,几乎不唱戏,把精力都放在培养谭富英上。

谭富英先生的公子也就是谭元寿先生是优秀的文武老生,谭元寿自己也说,论唱自己只是二流,这也是他自谦的说法,老先生会的戏很多,能文能武,算得上一代名家。

谭元寿先生的公子谭孝增,可能嗓子还可以,不过他只学谭元寿,不学谭富英,唱的戏听起来很别扭,而且除了沙家浜和将相和没看他唱过其他的戏。

至于那个谭正岩,真的不想说啥了,戏唱的那个水平可能都不如三流票友,而且人品也不想多说,我曾经在微博指出过他唱戏难听,好家伙,自己用小号把我骂了一顿……就这气度想唱好戏也难。


雨落轩庭Antonio


谭富英先生之后京剧艺术本身即开始渐渐衰落,昔日之辉煌不再。谭元寿也是富连成科班毕业,但他属于“元”字科,此时富社已勉强\\维持,因此“元”字和"韵”字辈的人才较少。即使这样,元寿老的功力之深、能戏之多,也非后来的这些优秀演员所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应当是谭元寿艺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却碰上了“文革”,传统戏禁演,样板戏盛行,元寿老主演《沙家滨》,享誉全国。传统戏恢复后,元寿老已是半百之人,尽管也登台演唱了不少传统经典剧目,但毕竟身体精力不比壮年,加之多年未动老戏,必然有些生疏,而在当时已可使老戏迷解渴过瘾。谭孝曾毕业于北京戏校,曾得王少楼亲授,有一定的基础,但他也在年富力强时遇到文革,人生最好的时光也被活活耽误。后来又缺乏舞台实践,技艺自然难以提高。谭正岩自己虽赶上了好时候,但他天赋似不适合唱京剧,嗓音条件不佳,又没受到正规的训练,会的东西太少,因京剧演出不景气,所以鲜有登台之机会,会得少登台少,艺术难以提升。谭门七代,正是一部京剧发展史。第一代谭志道,处在京剧形成初期;第二代谭鑫培,处在京剧茁壮成长的大发展时期;第三代谭小培、第四代谭富英,均处在京剧的繁荣鼎盛时期;第五代谭元寿,处在京剧由盛转衰但其间又有一小高潮时期;第六代谭孝曾、第七代谭正岩,都已到了艺术多元化、京剧衰落时期。从谭门七代即可看出京剧艺术的发展轨迹。


湖广潭州


谭家对中国京剧的发展贡献,特别是生行是无人可比的。曾有相当的时间是"无腔不学谭",是生皆称谭的!像余、言、马、楊、奚,甚至麒麟童早年都自称是"谭派正宗"的。正如诸君所知,谭家七辈其实只出了老谭(鑫培)和小谭(富英)两人可称谭派的大师。一为创派人,一为传承人。到后三辈也就了了耳。追其原由各有说道,于为脚踏门内外人只是一己之见。首先是自身条件,就是行內说的"祖师爷赏不赏饭"的事,吃这碗飯首先要是这块料,先天沒好嗓子,再无悟性和十二分的努力、刻苦,再怎么打磨也只能是"行中人"而已。乘祖䕃到头还是自己,而成不了祖。再者,不可死抱祖规,祖法和祖传,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向一切优秀的"玩意"学习,为己所用,丰富、发展祖上曾经的荣光。据说,后三辈此项有差。谭派是京剧老生行鼻祖,那是老谭和,小谭(新谭)的事,不是你的事。余叔言不死抱余三胜转而拜老谭,倒仓后也紧随老谭不离,历经磨难和努力练成正果,创了"余派"还是被说成"新谭"的。新谭弟子马三爷义子曾说过一事,年轻时南方麒派名家到北地演岀,那是保守的北方称做"外江派"的,许多人视为异类。可那时年轻的裘盛戎、袁世海等学花臉的,都去"偷戏"。更年轾的马长礼、沈金波(高派)等也纷纷去观摩,可唯有谭五代就是不去⋯这说明什么?当然言必称"老祖",老本吃不尽的怎么有长进呵!


发启五半斋主


谭家前几代均做过科,除谭小培没有武功外,都能唱文武老生甚至武生。谭元寿虽也是科班出身,但那时科班出来的已经不如前几科了。不过和他同时代的演员相比,基础还是要高出一节的,文武皆能。到了谭孝曾正赶上“文革”,所以没在武的方面学到什么,就连唱那时也就是那几出样板戏,所以基本没学到什么。谭正岩又是在文革后入的戏校,那时好的教师已经寥寥无几,我九十年代经常去中国戏校和北京戏校接触过一些教师。所以谭孝曾和谭正岩一基础没有他们的前辈打的扎实,二戏路没有前辈学的宽。再者他是学武生后改老生,老生就觉得和前辈差的更远了。我收录过他们前几代的老唱片录音,唱功的确不错。就是谭元寿录制的现代戏如“智擒惯匪座山雕”等也是如此。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京剧受到很大的冲击,也影响到演员们的唱功。戏路也窄小没多少人爱听去看。所以实践机会更少,戏路更窄,看不到他们怎么发展。所以看到的从各方面讲,都是不如他们的前辈。明显的觉的水平要低于他们的前辈。


闲人4429


后辈继承祖业,谭门七代传人,确是梨园佳话。但从艺术造诣和建树而言,于今谭门只有其名而无其实。听过谭鑫培老先生和谭富英先生的演唱,那嗓子真是韵足腔美,余音绕梁。而现在听谭孝曾的演唱,感觉是"干”; 听谭正岩的唱,感觉是"悬"。所谓“干",是指韵味不足,嗓子不能灵活运用。所谓"悬”是指嗓子不扒调,一拉就"黄",跑调得让人躭心。齐如山先生曾言: 唱戏是要有天赋的。他言演员的条件有六大要素:一要嗓子,二要会唱; 三要扮相,四有表情; 五要形体,六会表演。照此对照,孝曾有嗓但不会利用,正岩听音不准,嗓子本钱不足; 他们扮相、形体尚好,但表情和做派的基本功并不扎实。这样一来,表演天赋不及前人,艺术作品的继承就打了折扣。但从谭派艺术的发展看,李崇善、张克、王平都是谭派弟子,赫赫名家,他们的艺术成就不容小觑,乐见谭派后继有人。


霜叶初红54287318568


前几年有关资料上介绍;李宝春年少时曾经问其父李少春,为什么现在很少出现像父亲这样高艺术水平的演员?当时,李少春对其子说;我小时候学艺,每天有六个老师教我一个人,晚上还受到你爷爷的指教,现在戏校一个老师教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其结果能一样吗?


化道闲人1


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符合物竞天择这个历史发展规律的,谭家班也不例外。

记得冯梦龙的《智襄》中有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西汉宰相曹参一天在家宴中说,我这一代是凭着一刀一枪打了天下,能安享晚年,他对儿子说,你们这一代只知享受遵循我们创的事业把它变成教条,做事论资排辈不知进取,但原来的底蕴还在,有事变尚能按照前辈的教训去做,也不至于倾家荡产。他指着其孙子说:到他们这一辈,前辈的荣光早已成为过去,你父亲这一辈没有什么建树,但他许多不好的东西反而遗传了下去,只知循规蹈矩,遇事不知变通,恐怕要败家呀。后来果然发生七国之乱曹家后代没有作为与诸候交际叛乱平息之后,曹家果然衰败了下来。这个历史典故是否从侧面说明了问题,与时代变迁没有多大关系。


狼烟一九三一


谭富英比谭小培强,正是有了谭富英,谭家才有了传承。谭元寿唱得也很好,而且文武双全,也是难得的京剧英才!谭孝曾明显嗓子条件不太好,有点挤着唱谭味。而谭正岩虽然有嗓子,但气力不够,这个谭派唱的太软,明显不适合唱谭派。总之,由于个人条件所限,谭孝曾谭正岩父子已经不适合唱谭派了。


欣非彼欣


首先,天赋不行,祖师没给吃饭的家伙,谭孝增,谭正岩都不是角儿的料,谭正岩的大高个拍电视电影都好,放喜剧舞台再穿靴子那就太不和谐了。其次,培养制度和方法,元寿先生科班出身,六代七代都是戏曲学校,新社会的培养方式。最后,京剧的土壤不比以前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京剧不复当年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