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夕陽下的莆田 蔡昊 攝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孕育了無數的歷史文化名城。目前,我國已經有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今年,莆田市緊扣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當年度見效的目標,把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列入十大重點項目,旨在彰顯莆田的歷史文脈、復興莆田的歷史魅力、傳承莆田的故事和精神,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5月3日,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動員會召開,莆田醞釀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部署。繼全國文明城市之後,莆田正全力打造另一張國家級名片。

精心編制規劃 增強文化自信

  今年3月,莆田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簡稱申名辦)掛牌成立。由市文廣局、規劃局、住建局、水利局及荔城區、涵江區、秀嶼區、湄洲島管委會等政府部門骨幹成員組成申名小組吹響了申名“集結號”。按照由規劃局牽頭制定的工作方案,成立綜合保障組、文本編纂組、遺產保護組、修繕整治組、宣傳報道組5個專項工作組,分解8大工程開展60項工作。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莆田涵江區水鄉陳橋村 許武 攝

  1年時間,60項工作,其他城市用3~5年做的申報週期,莆田縮短為1年計劃,如此高效的申報速度,莆田底氣何在?

  “城市規劃是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個系統工程。”莆田市規劃局工作人員劉雅靜告訴記者,作為“申名先行軍”,規劃局於今年3月底邀請趙中樞、張廣漢、鄭路、林國平、林峰等國內、省市知名的名城保護、歷史文化專家來莆田調研考察。專家組從三個方面對莆田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基礎條件予以充分肯定: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產豐富、名城保護規劃亮點突出。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已醞釀多時。2017年7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已著手為莆田量身定製了《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研究範圍全域,思路清晰,技術路線科學合理,並結合莆田獨特的山水地理條件,將興化平原作為獨立的地域單元納入保護層次中,突破了傳統的規劃編制體系。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圖為清朝嘉慶年間進士陳雲章的宅邸御史第 陳斌 攝

  今年7月31日,莆田市長李建輝主持召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果彙報會,會議審議並通過了《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基本內容,“近期將會把名城保護規劃報送省住建廳,由省廳組織專家審查”。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需要勇氣,其社會效益遠大於經濟效益,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莆田全市應提高認識站位,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加強全面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專家組建議,申報名城工作應做實、做細攻堅階段的相關保護利用工作,避免出現 “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並建議在今年內向省政府提交申請報告,穩步推進後續工作。

釐清文物記憶 復興古意盎然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首要條件就是要保存有相當數量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物(建築群)、構築物或工程遺址,並被分別認定為一定等級的文物保護單位。”莆田市文物局陳飛星在申名遺產保護組工作,主要圍繞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修繕整治計劃開展工作。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莆田北岸管委會山亭鄉莆禧古城古建築上的木刻 許武 攝

  近期,莆田市公佈了北塗氏祠堂、清風嶺天后宮、田厝新興宮等14處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為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再添重要文物。

  莆田是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佛教、道教、媽祖信仰、三一教等多種文化在此交融,包容共存。經過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以及其他專項普查,查明全市現存各類文物點147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3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82處;傳統村落12處,紅磚建築89處,歷史建築26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3個。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評估標準中,由定量評估、定性評估兩個部分來評分。其中,定量評估中,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保護管理措施三個部分各佔100分。定性評估中,保留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和城市歷史文化特色與價值兩項總分100分。”陳飛星介紹,每個縣區都成立了相應的文物保護業主單位,對轄區內的文物進行規劃及設計保護方案。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圖為市區城北一帶綠意盎然,清溪潺潺,構成一幅生態美麗畫卷 蔡昊 攝

  2008年4月,國務院頒佈《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並於當年7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規定,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的,其在所申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內還應當有2個以上的歷史文化街區。荔城區的宋城、涵江的蘿苜田街區作為規劃中的兩大歷史文化街區,目前整體保存尚完整,遺產保護組工作主要圍繞街區裡的文保單位的維修設計工作方案,並實施文物保護修繕和安、消防工程。作為古代莆田的政治中心和商業中心,宋城和蘿苜田兩個街區是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呈現了一個城市生命力的脈搏跳動,連接著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梳理名城IP 暢享文脈紅利

  在莆田市規劃局辦公室裡,6本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本和1冊綜合文本涵蓋了文物古蹟、歷史遺產、非遺文化、歷史名人、保護規劃、宣傳工作六大專項內容,濃縮展現了莆田的千年文化精髓。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莆田在行動

莆田北岸管委會山亭鄉莆禧古城古建築 許武 攝

  “時間緊任務重,整個團隊歷時近5個月時間完成30萬字的申報文本,完成效果較為滿意。”受莆田市委市政府委託,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林國平接手申報材料的編纂任務。經提煉後,莆田厚重的歷史凸顯了高格調的名城IP。

  在格局特色方面,林國平總結出莆田具有獨特的山水大環境格局特色,與平原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山水營城特點;同時,兼具“一軸重城”“一廟雙學”特色;在軍政共治管理、街巷、傳統民居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表現;富有平原水鄉、荔林水鄉的聚落和荔枝文化特點。

  在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方面,莆田優勢凸顯。莆田是古代圍海造田治海文明的代表城市,農業和水利工程融合明顯,海堤遺址豐富,木蘭陂更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莆田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重鎮,是重要的物產區和商品集散地,擁有多處海上貿易要道,還是福建四大造船廠之一,興化商幫活躍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各國;作為媽祖文化發祥地和媽祖信仰核心區,莆田是聯繫臺胞的文化橋樑和海外僑胞的精神家園;擁有獨特的莆仙民系和燦爛的莆仙文化,莆仙方言、莆仙戲、莆仙民俗、宗教文化等歷史悠久更是獨樹一幟;莆田還是明清海防體系的前沿陣地,形成完整的衛、所、巡檢司、水寨、墩一體化的海防體系,城內保存古城牆、磚城、抗倭祠堂等歷史遺蹟,是福建沿海抗倭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地。

  出生在莆田的林國平,對家鄉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十分支持。他說:“莆田歷史文化燦爛且富有特色,申請歷史文化名城,是有條件,有底蘊的。如何讓更多老百姓享受歷史文化給現代生活帶來的紅利?從福州三坊七巷每天人來人往的盛況就可以知道,申報歷史文化名城是一項民生工程,其目的是要讓莆田人民生活得更美好。”(福建日報記者 林愛玲 劉雅靜)

值班主任:林雙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