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众剑行动”打造起揭阳特色禁毒品牌

《南方日报》报道:“众剑行动”打造起揭阳特色禁毒品牌

近日,笔者跟随国家禁毒委检查评估组到揭阳惠来检查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发现该市制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外流贩毒大幅下降、毒品消费市场逐步萎缩,带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禁毒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惠来禁毒形势出现根本好转,是揭阳举全市之力开展禁毒“众剑行动”,铁腕推进禁毒综合治理的结果。

“青锋计划”“网格化管理”“围猎行动”“天蓝模式”“无毒家庭”“无毒学校”“无毒乡村”……去年8月,揭阳召开全民禁毒工程动员大会,部署开展禁毒“众剑行动”。揭阳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大力推动各地各单位、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禁毒工作,打造具有揭阳特色的禁毒品牌,为全市深入开展禁毒“众剑行动”注入了强大动力。

治安持续好转,干群凝心聚力,客商纷至沓来,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投、香港招商局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进驻惠来。

《南方日报》报道:“众剑行动”打造起揭阳特色禁毒品牌

把禁毒工作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开展禁毒工作,顶层意愿和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揭阳市委、市政府把惠来禁毒重点整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发挥牵头主导作用,高频度、高密度推进惠来涉毒问题整治。

揭阳市委书记李水华将禁毒工作提升到“总体国家安全和平安揭阳、法治揭阳建设”的高度,把禁毒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部署开展相关工作。

为强化组织领导,李水华多次深入惠来调研督导禁毒工作,主持召开“全民禁毒工程”动员大会,部署开展禁毒“众剑行动”,并要求惠来西部片区岐石镇等6个禁毒重点镇每周一上午开展集中升旗仪式,突出党建引领推动禁毒攻坚。

揭阳市长叶牛平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督导禁毒工作,在惠来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涉毒犯罪整治推进会,对禁毒攻坚进行再推进、再部署。

为确保毒品重点整治工作顺利高效推进,揭阳最高规格配置了禁毒机构。揭阳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光明为总指挥,副市长、公安局长马儒生为副总指挥的市驻惠来禁毒工作组,从市禁毒委成员单位抽调106名业务骨干全脱产进驻惠来,分组定人、定责、定时推动整治工作落实。

为压实工作责任,揭阳建立了市县两级党委书记挂帅、政法委书记总操盘督导推动,市、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的捆绑式工作责任机制,并延伸到镇、村,哪一级出问题就追究哪一级责任。

全民禁毒形成

全方位剿灭毒情强大合力

2017年11月1日下午,惠来县鳌江镇禁毒清查队联合派出所、龙舟村干部对该村所有重点区域进行逐一排查,特别是山塘、水库、旧屋、山林、养殖场等隐秘场所。当排查至“红土”养鸡场时,清查队凭着敏锐的直觉,对养鸡场进行地毯式清查,最终端掉这家以养鸡场为掩护的冰毒制作窝点。

龙舟村开展的禁毒清理清查工作,是揭阳市开展禁毒工作的一个缩影。

按照全民禁毒工程的总要求,揭阳深入开展禁毒“众剑行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建立形成“党政主导、公安主力、部门主责、群众主体”的禁毒工作新格局,形成了全方位剿灭毒情的强大合力。特别是,揭阳市委政法委牵头推进“大管控、大打击、大创建、大宣传、大问责”五大攻坚,推动禁毒“众剑行动”与扫黑除恶综合治理相结合,全市47个综治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组建超过5万人的综合治理红袖章队伍,动员干部群众网格化开展巡查,推动在惠来县15个镇街(场)设立15个大网格、272个中网格、1274个小网格,实行禁毒网格化责任管理制度,打造起了具有揭阳特色的禁毒品牌。

每一个小网格都有人包、有人查、有人管,不留盲点死角。“得益于网格化管理,基层干部推进禁毒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减少了推诿现象的发生。”岐石镇览表村党总支书记卢永乐如是说。

揭阳市公安局积极发挥主力作用,开展声势浩大的“众剑行动·围猎”系列等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打击毒品犯罪。全市各级禁毒办工作人员从5名增加至257名,公安缉毒民警从58名增至121名,全市公开招录3批共200名禁毒辅警全部投入禁毒一线。

揭阳市妇联、团委、教育局等部门开展“青锋行动”、无毒家庭创建、禁毒志愿服务、毒品预防进校园等禁毒主题活动,实现打防结合,有效遏制毒品犯罪活动。

作为“制毒严重通报警示地区”,惠来县推进禁毒工作的决心、力度和措施是史无前例的,光是禁毒经费投入就占本级同期财政收入的10%,各镇在周二、周五常态化开展涉毒重点整治“众剑行动”集中巡查活动,地毯式清理打击涉毒犯罪。

揭阳还积极推动禁毒工作社会化,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截至2018年5月,揭阳兑现举报毒品犯罪奖励金额达2162.5万元。

村规民约筑牢

基层抵制毒品犯罪堡垒

在推进涉毒整治过程中,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积极倡导“无毒乡村”,率先制订禁毒村规民约,推行包括“红白喜事”在内的排斥规则:对于屡教不改的吸毒人员,全村抵制其参与本村活动,不参与其家红白喜事。

《南方日报》报道:“众剑行动”打造起揭阳特色禁毒品牌

孔美村带动惠来各乡村相继制定严厉的禁毒村规民约,形成全民抵制毒品的氛围。这种通过将禁毒写进村规民约,发挥规矩约束力和宗族长辈监督作用的做法,成为揭阳市基层乡村抵制毒品犯罪的坚强堡垒。

经过近年来揭阳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禁毒工作不遗余力的投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传遍千家万户,不断深入人心。

孔美村的唐大叔告诉笔者,前些年村里确实存在着制毒贩毒现象,不过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打击和宣传下,村里制贩毒现象锐减,大家对涉毒犯罪也深恶痛绝。

与村规民约“软约束”形成呼应的是,揭阳市坚持严字当头、打字为先的“硬措施”。

2014年以来,揭阳共判决涉毒犯罪死刑人员80名,被判处死缓人员75名,在全社会形成对毒品犯罪的强大震慑。

除了坚持“露头打”“围着打”“追着打”和“借力打”,揭阳以陆路堵、海面巡、科技防为着力点优化堵源截流体系,实现“全面控”——在惠来各高速公路出口和与陆丰交界的览表桥头设立24小时查缉卡点;开展“净海行动”,对惠来海域3个港口、8个码头涉毒严密巡查管控;开展“断氢行动”,加强对本地氢气经营许可、来源、流通等方面的常态管控;在通往惠来各高速路段建设汇聚WIFI、显视屏、电子围栏三大数据的“智犬缉毒检查平台”,利用智慧新警务信息化构筑科技“防火墙”。

开创广东先河

建县级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

近年来,病残吸毒人员及戒毒成功重返社会人员,是揭阳市重点关注和帮扶的两个群体。为解决病残吸毒人员强戒执行难等问题,该市重点推进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建设,同时借助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探索出的“天蓝模式”,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远离毒品,回归社会。

惠来县康和医院是广东省第一家县级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该中心配套收押室、值班室、体检中心等功能区域;配备高端DRX光机、三维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自去年底建成启用以来,截至今年6月20日,该中心已收治病残吸毒人员50人次,其中15人经治疗已出院转入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

社区戒毒康复服务方面,揭阳市与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合作,由该中心承接惠来县惠城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中心采取“心理咨询师+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从心理上远离毒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链接资源,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回归家庭和社会。

揭阳还注重建立毒情动态监测体系。2018年1月起,惠来县与中山大学及监测技术公司签订协议,对惠来下辖镇场环境介质所含毒品进行检测及解读。从今年的两次监测情况看,惠来各项水样指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毒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并持续向好。

“涉毒犯罪少了,社会治安好了,幸福指数高了,发展越来越有希望了。”在惠来采访时,谈起铁腕禁毒整治后的变化,全县干群都表达着这样一种心声。

毒品犯罪害人民,禁毒整治靠人民。专家指出,揭阳探索举全市之力开展禁毒“众剑行动”,形成了宣传教育贴近实际、信息化建设贴近实战、执法打击注重实效、治理体系立足长远的禁毒整治工作亮点。

据介绍,接下来揭阳将继续深入开展禁毒“众剑行动”,确保毒情形势不反弹、不反复,全面完善禁毒综合治理体系,全面夯实禁毒工作基础,彻底解决惠来毒品问题。

文章转自《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报道:“众剑行动”打造起揭阳特色禁毒品牌

每 日 警 情 通 报

(2018年8月8日)

2018年8月8日,全市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报警求助警情470宗,其中,刑事治安警情27宗(分别是榕城1宗,揭东2宗,空港2宗,普宁14宗,惠来3宗,揭西5宗),交通事故126宗,火灾2宗,求助200宗,举报12宗,其他103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