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樅第一年被採摘之後會自己移動位置,是真的嗎?

黔西南州禁毒宣傳


是真的,因為我老家山上長雞樅,以前經常撿,有經驗。雞樅之所以能夠生長,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雨水要下透。二,氣溫,地理環境要合適。三,最重要的一點是地下要有白蟻巢。

符合這三個條件,地上一般都會長雞樅。而奇怪的是,每年的雞樅都不是在固定的地方出,而是出在離去年出的地方不遠的位置。


沒有撿過雞樅的人就糊塗了,為什麼雞樅會移窩,長腳了嗎?其實雞樅是不會移窩的,真正的幕後操作者是白蟻。

在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在夏季這段時期,到了八月份,雨水比較多,當接連下了幾天的雨後,土裡的白蟻就會長出翅膀飛出巢穴。


它飛得不遠,滿天的飛舞只為了求偶交配,然後翅膀脫落,組成新的群體。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雌白蟻就成了蟻后,然後生殖隊伍逐漸壯大。

飛出巢穴的白蟻很難存活下來,有的還被鳥吃,死亡率很高,倖存活下來的白蟻,就在巢穴附近安家,組成新群體,所以就有了雞樅會挪窩的說法。

而以前舊蟻巢裡的蟻后,往往沒有工蟻的餵養,蟻后就會死亡,所以就成了空巢而不長雞樅了。

有些時候,挖土時,經常會挖到空蟻巢,就是這種原因了。而人們在去年的這個位置撿到雞樅,今年又撿不到了,也是這個原因。其實啊!你只要在附近多走多看還是可以撿到的。

白蟻是一個很複雜,分工很細密的群體,主要食腐木,微生物為主。它的存在世上才會有雞樅這種菌,兩者相互關聯。

要想撿到更多的雞樅,村裡有很多種說法,就是看雞樅的帽子尖指向哪個方向,所指的方向附近定會有另外一窩。

還有洗雞樅的時候不要碰尖尖帽,以後會撿不到的,更可笑的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會撿到雞樅的人命苦。

雖然這些都是不科學的,但出雞樅的時間有些人掌握的很準,他們之所以能撿到雞樅,就是掌握了時間和地點。好象是他自己種的一樣,每年都會收穫。

如果說能撿到雞樅也算命苦,哪小丫我倒是希望命苦,讓所有的雞樅都讓我撿到吧!那姐姐我可就發了。


泥糖小丫


雞樅菌是非常好吃,也非常有趣的菌,摘了會不會跑還不確定,但瞭解一下雞樅菌怎麼生長的也許能知道答案。

在自然界中,雞樅菌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築蟻巢的同時培養出來雞樅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所以說白蟻巢穴決定著雞樅菌的生長,蟻巢沒了菌就會沒了。

那麼人摘下來雞樅菌後,如果白蟻巢穴毀了或者轉移了,雞樅菌就不會生長了。這就不同如其他菌類,摘了後菌絲會留下來又長出新菌。

所以雞樅菌不是會跑,而是白蟻巢穴在轉換,雞樅菌在跟著蟻穴跑。

雞樅菌的名稱特別多 雞肉菇,雞腳菇 桐菇,鬥雞菇 傘把菇,三八菇,三壇菇,三孢菇,雞肉絲菇,三塔菇等等。在日本就稱作白蟻菇或姬白蟻菇。

因發育程度和生長環境不同,有白色的,黃色的,帶黑色的。

雞樅菌是叢生性菌類,有時數十朵甚至數百朵相連如雞窩狀,稱作窩雞樅。偶爾有散生的,叫散雞樅。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

雞樅菌為野生食用菌之王,肉質肥厚,質細絲白 脆嫩爽口,鮮美清香,營養豐富 尤其蛋白質含量高,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都很高。所以能採摘到天然雞樅菌是很幸運的。

所以採摘雞樅菌只要沒有破壞白蟻巢穴,還可以再生長的。如果跑了,就是蟻穴毀了,沒有雞樅菌絲了,長不出來了。








追花精靈


不是真的,會移位的原因是:第一次刨的時候大都把握不住該刨的深度,大都有把雞樅刨的越深越好,以增加雞樅的產量,就對下面的蟻巢造成了損傷,漏水和漏光等改變了蟻巢的環境,造成了白蟻搬遷,雞樅也就移位了,所以有經驗的人會根據雞樅柄的變化而確定刨挖深度,這樣就不會移位了!


春天的旋律5


據說只有挖的太深,深到挖碎了它的底層結構,才會換位置。修房的時候,地基裡就有雞樅窩。然後修房子的時候就挖到,後來原來那個地方就沒有了,兩三米處發現了一窩。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穿不透地板磚才移位的。


龍瀾軒


阿彌陀佛!雞樅(東)菌是好東西,它豆芽或豆腐加青菜非常鮮美清甜。它成長是很講究竟的,既長輩說踩摘很特別,不能動了它的窩,如果動了從止就不再生了,也就說雞樅菌移窩的原因。它一般生在背陰潮溼地方,一場雨過後,它就很快長出來,當雨停後,太陽出來後,它就消失了。以前我家田埂上有一窩,連續吃了三年,每次都可以踩到斤把左右,夠一家人吃上一天。一後來破了其窩就再也不生了。看到小編的付出,浮出童年的回憶。阿彌陀佛!


西方同歸


首先雞樅是從白螞蟻的蟻巢上的真菌上長出來的,每年撿雞樅不要挖出蟻巢就不會換地方,換不換地方要看螞蟻的心情。白螞蟻喜歡收集樹葉,但是它們不吃樹葉,他們用樹葉培育真菌,它們吃真菌。地表溫度和溼度到達標準,就會從真菌上長出雞樅了。當然下圖不是雞樅,剛好那天拍了一張,你們就假裝下圖是雞樅好了。



不求回報的隔壁老王


螞蟻窩雖然地下是空的,但在地下是連在一起的,產生真菌形成雞樅,假如下面螞蟻往旁邊窩磊我,原來的窩就會形成雞樅,螞蟻在第二個窩住一段時間又搬走路了,第二年又有雞樅出來,這樣拾菌的人就會產生錯覺,就說是雞樅會搬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