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出台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 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區開局起步

近日,北京市出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按照行動計劃,北京將強化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翼”聯動,合力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區開局起步,高水平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加快形成錯位發展、協同共進、“兩翼”齊飛的格局。

行動計劃提出,北京市將堅持疏控並舉,不斷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製造業企業。

雄安新區建設方面,北京將緊密對接雄安新區各項規劃,全面落實與河北省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支持雄安新區高水平建設3所學校和1所綜合醫院,抓好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京雄城際等項目建設。

區域協同發展,交通先行。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將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多節點、網絡化的交通格局。

北京市將建成京張高鐵、京沈客專等國家幹線鐵路,同時加快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等城際鐵路建設。未來三年,北京還將積極推進承平高速、國道109新線等高速公路建設,完善便捷暢通的公路交通網。

加大生態環境聯合治理和協同保護力度

京津冀地緣相接,山水相依,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和治理也要樹立“一盤棋”意識。行動計劃提出,加大生態環境聯合治理和協同保護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區域綠色生態屏障,攜手構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北京市將實施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協調推進北運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環境治理和生態工程建設,並持續推進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太行山綠化等京津冀區域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構建“廊道 斑塊”的生態格局。

協同創新,是增強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根據行動計劃,北京市將加快中關村(曹妃甸)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保定 中關村創新中心等一批協同創新平臺的搭建,充分發揮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創新資源輻射外溢能力,加快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為增強區域競爭力注入新動能。

產業方面,北京市將通過加強與津冀的對接協作,促進區域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加快河北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快首鋼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範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實現竣工投產;加快推進北京 灤南大健康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

讓京津冀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推動協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行動計劃提出,要著力補齊短板,紮實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北京市將深化京津冀高校聯盟建設,持續推進與保定等地開展的重點醫療衛生合作項目,深化京東休閒旅遊示範區、京北生態(冰雪)旅遊圈、京西南生態旅遊帶建設。(曹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