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现在几个物理系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放到五六十年代,可以搞出原子弹吗?

秦汝鹊


挑现在几个物理系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放到五六十年代,当然搞不出原子弹!

原因在于,现在物理系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一方面能力根本达不到当时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的水平。当时制造原子弹的元勋们的水平都是世界级的。比如,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的学生。其他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还包括:朱光亚、彭桓武、王淦昌、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等也都是世界级的科学家。物理系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哪有这个能力。

其次,虽然原子弹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是,要说其实际制作、试验和发射过程则非常复杂。而物理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根本没有机会去进行这方面的观摩。更不要说动手操作了。因此,毫无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靠书本上的理论,完全不可能搞出原子弹。实际上,了解历史的网友,应该知道当年可以搞出原子弹除了以上元勋,很多普通人都付出了许多。当时是一群人在日以继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完成这件事。


地震博士


作为国内某大学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随便挑选几个物理系的研究生放到五六十年代是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内造出原子弹的;

2、即使挑选的几个成绩最优秀的研究生放在五六十年代也很难保证在那么短时间内搞出原子弹;

原因如下:

1、几个学生数量太少

原子弹是一个超大工程项目,有的国家举全国之力研究几年都没结果,比如我们的邻居—朝鲜,美国当时研究原子弹历时7年,投入了20多亿美元,整个工程投入50万人,几个学生怎么能够。

2、当时科学家可不是随便选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上海交大机械专业毕业,在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取得数学和航空双博士学位。

邓稼先:国内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钱三强: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获得者,1946年就已经是清华大学物理系正教授了。

赵九章: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柏林大学气象专业博士毕业,1944年就已经是南京大学(当时的中央大学)教授了。

为两弹作出贡献的专家太多,恕我不能将各位元勋一一列举,他们有的人为了造原子弹隐姓埋名,长时间为了工作保密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他们也有情感,但是他们更有信念。

3、我国当时造原子弹也是举全国之力完成的,从铀矿勘探队到铀浓缩,那时选矿地质队就有9个,经常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上,从全国各地选调各个行业精英支援原子弹工程,车工、钳工、甚至还有弹棉花的。

4、虽然苏联中途毁约,但是苏联的作用也不能忽略。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后,苏联不仅向我国提供了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带来核物理、核辐射等方面的经验,还派来640专家。

以上,即使挑选几个国内最优秀的核物理研究生,也难以那么短时间内造出原子弹,当代的我们应该向所有为原子弹工作作出贡献的人致敬!


五月21号


研究原子弹科学原理并不复杂,但需要有很强的工业能力作为支撑。

随便挑几个现在物理系的学生当然不行,但随便挑几个现在物理系拔尖的学生还是胜任的。

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是链式反应,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元素,如铀235在俘获一个慢中子后会产生出2-3个慢中子,换句话说中子的数目是越碰撞越多的,这就是所谓链式反应,在极短时间内大量铀235会分裂,而每个铀235的分裂又会放出将近200MeV的能量,换句话说在极短时间内将有大量能量被释放出来,这个效率要比以前化学炸药释放化学能的效率高很多。

原子弹的原理,其技术难点在于把少量U235从大量U238中分离出来,或把少量Pu239从U238及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后者的技术难度小一些,但需要先研制反应堆。海森堡当年就是卡在这个环节上了,当然说到底是德国的国力有限,不可能给他海量的资源。

原子弹的科学原理是非常简单的,可以说是公开的科学秘密,今天物理系的学生知道,当年美国的物理学家知道,同时英国,德国,甚至日本的科学家也知道,区别在于当时只有美国有足够的工业能力把原子弹在极端时间内给研制出来。

有一些并不确切的传言,比如说海森堡估计错了原子弹的临界质量才导致德国的原子弹计划泡汤。但实际情况是海森堡在公开的演讲(1942)中说只要“一个菠萝大小”的核武器就能摧毁一座城市。

海森堡这个级别的物理学家不需要自己去算原子弹的临界质量,这个活儿他派给手下的学生去做就可以了,难点也不在数学,而在中子的散射截面,这需要用加速器测一下,实验数据能让计算更精密。所以海森堡算的不准是可以理解的,谁让德国在实验方面落后了呢,况且从海森堡的公开演讲看,他也没估错数量级。

日本科学家仁科芳雄也推测说只需要10-50千克铀235就能制造出一颗原子弹,而美国在曼哈顿计划中提纯出的铀235正好是50千克。

以上事实说明成功地研究出原子弹的关键除了优秀的物理学家,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工业能力。比如提纯铀235需要大量的电,需要大量的铜导线制作电磁铁,按日本海军在1942年底的估计将需要消耗日本年发电量的十分之一和铜产量的一半才能完成足够铀235的分离。

没错,日本在二战期间也有自己的核计划,图为美军士兵正在拆毁仁科芳雄的加速器。原子弹不是难在物理而是难在资源和技术。

总之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原理相对简单,思路也是清晰的,对今天物理系的优秀学生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真要实施则要以国家整体的工业实力为基础及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


物理思维


可以很肯定的说,一定研制不出来,今天的物理系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干脆去掉大学生,就全部用研究生也不行,并不是说现在的这些研究生不行,而是今天他们可以,但是和数十年前相比他们真的不行。


第一、学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已经今非昔比。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知,比如今年2018年理科一本线分数线为490多分,而且据说还是今年考题有些简单所以在分数都高的同时,分数线也有所提高。这个分数线就能上一本,呵呵!!!!!!20年前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大学生正在走向普及,只要上高中,就一定能上大学这是肯定的,再不济也能上个最普通的大专吧。

这也是很多人普遍认为的,80年代的高中生可以顶过90年代的大专生,90年代的大专生水平高于2000后的本科生,而2000年代的本科生水平强于今天的研究生,所以说今天的研究生和5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任何可比性。


第二、今天的大学生没有了那种爱国和奉献精神。

五六十年代的那些科学家可以说他们有很多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用尽自己的一生去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在他们看来,能够为祖国尽一些力量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而今天,在整个社会都倡导“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或者向权利看”,如此没有那种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和斗志后,又怎能长期的低头从事那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所收获成绩的科研项目。


第三、今天的大学生,习惯了高科技,一旦离开那些现有的诸类应用和软件,恐怕就会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五六十年代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依靠的是算盘、甚至是铅笔一个一个数字加出来的,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得出来的实验数据。今天的大学生谁还有如此的本领或者能够从零计算出登月的数据,冰雹认为不会再有。

综合,今天的社会培养的是适合于当代工作的人才,他们中间未来也会出现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历史时代不同,谁也无法用不同年代的事情去做另一个年代的事,你说呢?有不同观点,评论区讨论?!!!!


冰雹蓝天


说真的如果说真的按照这种情况,派他们过去替五六十年代的我们的祖国去研究原子弹的话,我觉得不可能。

因为研究生和那个时代的大师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对于整个事业的热爱方面。

中国只有一台计算机,而且各个工程都需要这个计算机来计算数据,对于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来说,要计算整个原子弹爆炸的过程,还有当量都需要靠算盘打,需要靠手来写,这个过程前苏联与美国人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尚且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讲,时间这短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在国外,美利坚还有苏维埃,都想着用核打击来教你做人,对于中国来说此时此刻,他的科学家肩上的担子这沉重让人无法想象。

当时发射导弹的时候,很多导弹零件并不是去磨具里面弄出来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钢铁呀,或者塑料造的,他就是拿萝卜,这一系列便宜的东西雕出来的一个模型,由此可见,当时所面临的情况是困难。无法想像。

中国是幸运的,因为中国拥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系列在物理学,空气动力学,核子动力学等方面有杰出建树的大师存在,而且更加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大师对于祖国有着无上的热爱,不是大师,我们国家才能从无到有,建设出自己的核工业。

如果说真的按照问题主所提数,假设我们派出几个研究生,去建设那个时代的核工业,真的就可能翻不过身了,也许时势造英雄,是钱学森的那个疑问,照样让我们心头感到一紧。

这几年网络上有一个奇怪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没有,大家总在那里说刘禅不是一个傻子,甚至说这个人是圣明之君主,而且可以比肩三皇五帝,当然这只是一个夸张。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大家说的理由就是刘善能够守住蜀汉基业几十年,这就是一个圣明君主做的事情吗?

那我问你,刘备给刘禅创造这么大的基业,难道就是为了让他在手里败干净,刘禅是在蜀汉王朝这个皇帝位置上做了那么多年,可是并不是他自己的主观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人吃喝等死,等了几十年没有替自己父亲去复仇,而是选择龟缩一帮瑟瑟发抖,最后等着过来全盘接收,后一群人就说这个人就是一个圣明的君王啊。

如果说仅仅因为一开始实力上的差距,我们就放弃奋斗,而是选择自认自栽,奋斗的意义何在?我们去做事情的意义何在?我们奋斗,我们去创立一番家业,为的就是能够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大的目标。

可是现在的人对于这种意识几乎不存在,反正是条咸鱼在那待着就行了,何必去浪荡犯贱呢?

说实话,我不明白这种意识为什么会心情也不明白这种意识会支撑多久,也许在国与国之间对弈之中,这种意识或许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不懂得拼搏,不懂得奋斗,这正是我们一代人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把这批大学生扔到那个时代没有办法,有大作为的原因之一,也许将它们放在西北高原上看见导弹的壳子变形了,或者导弹的壳子没有打磨光滑,他们都会觉得这个导弹不能发射,已经废啦,这个实验已经跟原先有那么大出入,我为什么还要实验呢?我们跟美国差距这么大,我们要为什么要去跟美国,对拼的我们直接投降美国不就好了吗?

不用觉得怀疑,思想的终端就是这样。


漩涡鸣人yy


看很多人一脸崇拜的表情和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屑我真是无语。

首先,你们崇拜的这些大师,两弹元勋这已经是功成名就之后了,是他们的事业成就了他们,倘若回到他们的学生时代,你敢说他们就一定比现在的大学生强?

科学发现这个事就好比树上摘果子,先到先得,后来的没有了,所以不能因此就得出后来者水平就不如先到的,当代的物理学家不见得比爱因斯坦那帮人水平差,只是好果子都让他们捡完了,后来者没果子捡。所以个人水平固然重要,机遇更重要。

其次,他们当时对于核物理的知识掌握显然是不及现在的核物理专业的学生了,不然过去这么多年,知识没一点进步,没一点长进?

原子弹的原理现在的高中生都懂,聪明一些的初中都可能明白了,还有国内有核物理专业的都是顶尖高校,这些学生完全不输当年那一批,而且现在的核物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核弹的数据,资料比以前要充分的多,可能部分学生都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到了核弹的实验和研发,所以他们掌握的东西是足够的,而且连全国各地的核矿资源都一清二楚。美国的学生在自己家里搞出了核反应堆就是一个例子。

让现在这一批人回到建国初,理论知识不差,差的就是相关的制造工具和实验数据,所以只要资源调配充足,按图纸制造相关设备不出错,实验进度甚至可以加快。因为找矿加工离心机这些显然可以大大缩短时间。

所以我的结论是:现在的学生回去造核弹难度并不大,甚至可以缩短试验进程,更早的造出原子弹。


飞龙在天9783


开玩笑,当然不能了,因为他们根本就回不去嘛。原子弹原理很多对物理学有兴趣的都知道,但制造却需要一整套生产线,是一项庞大产业,涉及多种技术,需要各类专业人才共同配合完成。


现在回顾下当年参与原子弹设计的科学家,有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等为首的一大批原子能专家,后期发展到规模为几千人的团队。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在放射性物质的分裂浓缩制造过程、国家生产力也还比较弱物资难以供应,甚至连食物都难以保证,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核物理科学家们硬是造出了原子弹,还进一步在两三年多后造出氢弹,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相关科学家应该被全中国人尊敬。

几个大学生或许懂一些核物理知识,但涉及到原子弹核反应材料提取浓缩、爆轰序列、核点火部件就不是几个人可以完成,需要统筹大量的、分类的专门人类进行,毛头小子怕是难以胜任那样的管理岗位。在这之前,还要经过大量实验、模拟、演算,来获得核裂变反应中的各项参数,只有彻底掌握后,才能够着手制造。在那个年代,设备落后,只能靠着人多去共同完成这些分析任务。



再说说现代吧,学核物理的大概都知道原子弹的原理,但世界上又有几个国家拥有核武?固然有核不扩散条约的限制,也还与原子弹制造整个产业关键设备等的缺乏有关,难以开展。


来看世界呀


肯定不能搞出来,现在的专业细分的很,而且很大部分的大学专业知识是以商业市场为导向的。

比如想国外的双学位的,在我们大学到目前大部分人都很难理清什么。比如大学选专业不喜欢了,咋搞,能有机会学其他的人很少。

另外学一溜四年大学时间,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大学玩过来的,泡妞啊玩啊,什么的,驾着豪车往学校一兜,比你什么物理学天才学生还有面子。真正有科研氛围的只有那么几个学府,能真正接触真世界顶尖物理技术领域的也就那么几个学府的一部分物理领域的学生。

现在大学,学的东西比较偏市场化,社会上隔行如隔山,大学专业上也是隔个专业如隔山。

现代大学生研究原子弹基本不可能,除非一些变态学生,就像比尔盖茨,他学的东西超过了学校教的东西,成就达到夸张的程度。(在这里鄙视一下那些以比尔盖茨为借口不学习读书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比尔盖茨的知识比学校老师多。)

还有一类人就是想钱学森那样的研究生,但必须是研究原子弹研究生。前面说了现在专业分的很细,研究物理的未必能研究原子能。

需要这两类大学生和研究生,而且还是需要一大批,而不仅仅是几个,然后需要全国的支持,历经巨大的试验和研究,才有可能研究出原子弹,只是有可能!

原子弹真要几个研究生大学生能搞的出来,别说是五六十年代了,就是现代也不行!

真有这么容易研究原子弹,世界的物理学院就小心了,早就会有恐怖分子绑架几个物理大学生和研究生去研究原子弹了。


真兄弟旗舰店


从第一枚原子弹制造出来到现在已经70多年,原子弹的制造方法早已不是机密,世界上除了少数袖珍国家以及一些财力及人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有能力制造出原子弹。

原子弹的原理很简单,将纯度比较高的铀235或钚239堆积在一起,只要达到临界质量或临界体积,就能发生链式反应,这就是一枚原子弹。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有一位科学家看到两块高浓度的核燃料要撞在一起,如果撞在了一起就能超过临界体积,那样就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危机关头那位科学家冲上去用手分开了两块核燃料,他被称为“用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制造原子弹最艰难的一步就是获取高浓度的核燃料。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不足1%,把铀235从铀中分离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同位素的化学性质一样,无法用化学的方法将铀235和铀238等分离开,只能用物理的方法分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铀235和铀238原子的质量不同,用离心机提纯铀235。上万台离心机连续运转数年,就能生产出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的铀235。离心机连续工作这么久,对电力的消耗非常巨大,需要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支持。

另一种常用的核燃料钚239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它是在核电站中获取的,快中子轰击铀238可以获得钚239。正是因为钚239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国际上有组织专门监管核电站中得到的钚239。

明白原子弹的原理后,再回到题主问的问题上。只要能给那些物理系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足够的资金及设备,制造出原子弹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倘若一无所有,需要从寻找铀矿、制造离心机开始,那就比较费时费力了。当时中国制造原子弹时几乎就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有国家的强大经济做后盾,科技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刁博


但是那时的知识界限绝对没现在的高,现在高中物理都学了核物理。以前的大学生除了出国留学回来的,国内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核物理,实话讲当时钱学森回国,中国要搞火箭和原子弹,主持核武器和火箭研发工作的国家领导人张爱萍将军都不知道什么是导弹,最后把钱学森请去给一大批领导人讲解什么是导弹,讲解导弹和原子弹的最简单原理,国家领导人都不了解这东西更何况当时国内大学生更不可能知道这些知识,国内大学在这方面研究几乎是一切空白,要不国家领导人还会叫钱学森给他们补课了,直接先找国内一个大学老师了解一下不就得了?可见当时国家在这方面都是白纸一张,懂点历史就不会太高看以前大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了?如果论写文章和背文言文可以说以前大学生丢现在大学生几条街,如果论物理和化学知识现在的大学生远高于以前。如果有钱学森和邓稼先等一大批世界级的大师带着他们一样能搞出火箭和原子弹,可见核物理和火箭领域的大师对于一个国家能否搞出核弹和火箭是多重要的条件。主要条件而不是在于有没有大学生和多少大学生的问题?光是大学生没有大师是肯定样搞不出来的。如果只有大师就是只带着一帮军队也是能搞出来的,只是搞得时间慢点,因为大师手把手教他们花的时间比学生要长。学生只是大师的助手,都是大师设计好了有一帮学生按大师要求去做事,学生才能慢慢了解和成长,几乎不可能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