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提问的内容是这样的:

恩比德作为一个三分命中率不到31%的中锋,难道就靠在小球时代已经显得低效的中距离和低位单打拿到第一中锋的名号的么?

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提问之人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以我观察上赛季SHH的舆论风向来说,默认大帝是第一中锋的声音在相当长的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浓眉发挥不佳的比赛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石锤结论,回答题主这个问题有相当大被抡成狗头人的风险。

但题主的质疑现在是有理由的,如此清楚大帝的投篮分布,也说明题主平日里是个喜欢翻看数据的钻研型球迷——先不谈大帝是不是第一中锋,如果大帝真的只有惨淡的三分命中率,低效的中距离和低位单打,那么他一定不是第一中锋,显然是综合了其他优势后,大帝才有资格列入第一中锋话题的讨论范围内,最简单的一项就是防守——除了戈贝尔这种纯防守型中锋之外,顶级中锋里,也只有浓眉在防守端可以与大帝一较高下,而防守在评价中锋实力时有相当的分量,相比唐斯和约基奇,起码大帝更加攻守均衡,这个优势在越高的舞台上,就会越显得重要。

当然,我依然不想谈排名的事——因为这不重要,球员实力档次的分级,远比具体的排名先后更有意义,我们今天聊大帝,更想搞清楚大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球员,而不是大帝是不是比那些中锋都要强。

我们先来聊聊大帝的低位能力。

1.大帝的低位有多强?

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先得说说大帝为什么这么受到追捧——除了他的网红属性之外,他更具古典风格的低位打法也是关键原因,在今天的NBA,娴熟的低位脚步已经非常难得一见。

恩比德的低位的确很棒,兼具产量和效率。他每36分钟背身单打11.2次已经是联盟第1,每回合0.966分的背打效率也能超过75%的球员。他在低位还会遭遇大量夹击,当然,遭遇夹击时处理球容易失误是恩比德一个毛病,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低位的表现得到很高的评价,恩比德可以在改变防守后为队友制造机会——虽然失误比助攻还多,但恩比德作为76人唯一可以稳定提供持球输出的球员,他的低位打法比之76人的传切体系的失误也要少的多,76人会因为恩比德在场整体失误率降低。

恩比德的低位打法问题不在效率上——实际上,恩比德的低位效率比他进攻的整体效率还要高,再考虑到他在低位的高产对于缺少持球发起能力的76人价值巨大,我甚至认为他偏高的失误率也瑕不掩瑜。恩比德的低位问题没办法从效率甚至大样本的团队影响力上看出——你需要细分他的投篮分布。

我现在出一个思考题——

联盟两大低位球员,恩比德和阿德,谁的打法更硬,谁的打法软一些?

这里的硬软没有褒贬的意义——从某次著名的历史大讨论之后,这两个词就没有了褒贬之分,而是风格之分。如果不查数据,凭空想象,那么阿德是著名的中距离跳投大神,恩比德据说各种低位脚步,那当然是恩比德硬一些。

然而,下表是恩比德跟阿德的投篮频率分布:

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可以看到,篮下0-3英尺,结合产量和频率, 恩比德对阿德并没有优势,而低位中锋通常非常擅长的3-10英尺花式远距离攻框区(比如勾手),恩比德在频率和命中率上都更低。反倒是10-16英尺中两分和16英尺外长两分,恩比德的准星跟阿德旗鼓相当,两人跳投区的主要区别是恩比德的定点和外拆更多在三分线外,阿德则射程更近一些,通常在长两分区,但恩比德的三分也没有多准,效率加成上也占不到便宜。

当然,恩比德拥有全联盟中锋最强的造罚球能力,实际硬度比投篮分布体现的要猛一点,但依然得说,跟我们印象里跳投打法居多的阿德相比,恩比德的确没有投篮分布上的优势,特别是我们最期待的技术流低位中锋尊严区3-10英尺,恩比德的表现有点令人失望——大姚在这个区域有46.5%的命中率,沙克是42.6%,恩比德这个38.7%跟我们对他古典低位中锋的定位有点不符。

这有什么问题么?

如果恩比德可以做到要么打到0-3英尺篮下直接袭框,要么就在中两分区域翻身跳投,把3-10英尺进一步减产,那么这个区域的效率低点也就低点了——可对于低位中锋,这有点难。当然,你也可以说,恩比德有大量罚球加成,低位效率也不错,效率上不差——对,大样本上的确如此,但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

恩比德在遇到能顶住他的壮汉时,选择翻身跳投或者背身转面框的跳投频率尤其高,这种遇刚则柔的打法变化,恐怕需要恩比德有更好的中距离准星支持才能维持效率,否则在一些比赛里就要遇到往里怼不动,往外投不准的麻烦。

恩比德很强壮很高大,但联盟里并不是没有一对一可以顶住恩比德的中锋——大白边就能,贝恩斯也能,甚至霍福德也证明了只要别全场顶,他也能。

而这三个中锋,正是76人季后赛遇到的对手——或者你也可以认为,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中锋到了季后赛可以证明自己能刚住恩比德。

76人对这种情况的预案是——他们的动态进攻体系,雷迪克这样的移动炮台射手可以针对那些肉盾,是的,能壮到一对一刚住恩比德,在防无球掩护和手递手时是追不上雷迪克的,所以76人与热火的系列赛,斯波让白边上个十几分钟就拿下来了——热火被雷迪克、贝里内利们射死,可能比被恩比德怼死更快。

但讨厌的是——凯尔特人表示我们很OK呀,我们就是能做到低位防守和动态进攻防守兼顾,哪怕你针对一下贝恩斯,我们还有霍福德这样下盘稳、速度快的现代化防守中锋,你说是不是好气呢?

更大的问题是——76人和凯尔特人未来难道不是东部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可能才是恩比德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实际上,恩比德虽然是今年季后赛第二轮低位最高产的球员,但第二轮低位效率只有每回合0.776分。

2.那么恩比德要怎样解决低位遇刚则柔的问题呢?

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历史级的低位高手,各有各的绝招——奥尼尔的力量,大姚的身高,诺天王的出手点和准星,这些内线的低位基本不在乎谁来对位,我就一招鲜,你也拿我没辙。或者你像奥拉朱旺一样,真的可以用脚步晃出一片天,恩比德要是能做到,那他就是今天NBA打法最漂亮的球员。

可这些都很难,恩比德有脚步,有力量,有身高,也有准星,但都达不到那几位的层次——

所以,苦练就是了。

但如果我们想更简单、更迅捷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寻找错位,把对位打不动的中锋换走是一个办法。今天的NBA,已经很少有球队把低位无限开发进攻作为主要的持球发起方式(但低位持球策应跑战术的打法还很多),相当多的球队,低位进攻是惩罚性的,在对手挡拆换防后大打小,或者对手摆小个阵容时,用大中锋的低位进攻在体型上予以惩罚。

76人想走这条路,目前有点难,因为恩比德作为76人唯一靠谱的持球开发进攻球员,想仅仅靠找到大打小机会提供低位输出,远远达不到产量需求

。更糟糕的是,你很难想象恩比德像詹姆斯一样,持球找小个逆向挡拆找错位,中锋找大打小机会更多需要后卫持球挡拆,自己作为掩护人,在对手换防后形成错位——但76人也根本没有挡拆能力好到对手不得不选择换防的后卫,实际上,76人是全联盟挡拆能力最差的球队。

在恩比德3-10英尺开发进攻技巧纯熟,或者跳投准星更进一步前,以76人的配置,能做的可能只是大帝怼的动的多怼一点,怼不动的,动态进攻多打一点,两边都打不动的,那也没办法(好在这种情况不会很多),谁让76人缺一个外线持球发起大神呢?

富尔茨找回跳投包,早日成长为挡拆大神,以及西蒙斯突然跳投开窍,分担恩比德的持球压力,恐怕是更加靠谱的期待吧。

3.没有挡拆大神,对恩比德有多少影响呢?

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并不只是没有人分担持球进攻压力那么简单。

恩比德的体型和运动能力,如果去篮下吃饼,称其为饼帝一点悬念没有吧——可76人有挡拆喂饼人么?

76人倒是有传切体系,恩比德的空切产量虽不高,但超过81%球员的效率也能看出他终结能力的优秀(不过76人好像挺喜欢在无球时让大帝站位靠外拉开空间,从观感上,他无球站篮下也的确会非常明显的堵西蒙斯突破空间)。

但从恩比德作为挡拆掩护人的数据来看,没有挡拆持球人的牵制,问题的确不小——恩比德这样的体型和运动能力,挡拆中只有26.4%的顺下比重,外拆比重高达56%,而恩比德的中远距离跳投准星又没有多准,外拆效率只有每回合0.914分,综合挡拆掩护人效率只超过30%的球员。

恩比德的传统和现代(上)

凭空想象之下,你会觉得恩比德在挡拆中只有这吃饼效率?

但没有办法,这就是恩比德作为掩护人的选择——他是场上最高大的球员不假,他顺下攻框去篮下有足够优势也不假,问题西蒙斯作为挡拆持球人高位牵制力太小,对手内线往里收就行了,恩比德顺下想打出产量就难了。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帝当然不是完全体——以吃饼来说,大帝距离他天赋所能达到的高度显然有差距。西蒙斯是很好的反击推进器,动态进攻体系的持球支点,但西蒙斯是不是一个充分开发大帝终结能力的后卫还有待商榷。

当然,并不都怪西蒙斯,大帝自己也有责任,他在3-10英尺不佳的表现,问题并不都出在低位,在挡拆战术里,当篮下遭遇协防时,一些内线可以在这个距离篮筐稍远的区域出手抛投,但大帝对这种技巧基本没有运用。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吃饼表现来看,大帝并没有达到预期。

以及,如提问所言,大帝的三分球也没有多好,每36分钟出手4次三分球,以中锋标准来说,产量不低,但30.8%的命中太低,虽然在空位时稍有一点惩罚能力,但整体牵制力有限。大帝的定点效率只超过30%的球员,而定点又是他占比第二的进攻方式——大帝努力在成为一个空间点,每36分钟的定点产量甚至比唐斯、约基奇、小加索尔都要高,可惜每回合0.861分的效率实在太低了,这种低效但依然坚持的定点出手,而不是选择更多的空切篮下,很有迁就西蒙斯的味道。

西蒙斯没篮这事,真不是小事。

总结一下全文,我们来看看大帝的问题在哪:

第一,大帝的低位的确很棒,有产量有效率,能吸引夹击改变防守,是76人不可缺少的扛球权手段,仅有的稳定持球开发进攻武器。稍显遗憾的是低位跳投比印象的多,3-10英尺的低位中锋区没有预期的表现水准,有遇钢则柔的打法调整,76人的配置也只能忍受这个情况,恐怕只能等待大帝、西帝、富尔茨的成长;

第二,76人缺少喂饼挡拆持球人的配置,让大帝本来很好的吃饼条件没有充分利用。非常普通的三分球准星不能提升个人效率也起不到多大牵制作用,但无球端站外线提供空间对球队整体打法有利,大帝这种选择从长远角度看,在准星提升后会很有意义(虽然我对大帝有时候转换最后落位的trailer三分选择有点疑问),但现阶段,不管是定点还是挡拆外拆,对大帝整体效率是伤害的,他的无球整体效率在中锋里排名也非常靠后。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正是大帝作为我们心目中唯一传统中锋继承人的体现,而第二个问题则是大帝身上现代中锋属性的体现,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到目前阶段,大帝大约是这个情况——

以传统中锋角度,他的确是现役最强传统中锋,但尚没有成长完全,还有开发空间;以现代中锋角度,他也没有完全被开发,投篮是自己的问题,吃饼比重偏低是球队问题,总而言之,现代化不够顶级就是了。

那么,大帝未来的发展,要优先解决哪个问题呢?存在这些问题的情况下,他真的有传闻中那么强么?

敬请期待下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