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我國畫老師講起他認識的一個老藝術家,是個很厲害的女性,可能是畫工筆的緣故,性格特別追求完美。她對獨女要求特別嚴苛,她女兒後來讀到了常春藤的博士,她去美國看女兒,不知道為什麼就指責起來了,她女兒問了一句:“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她回了句:“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麼?”

女兒一聽,翻身就跳下陽臺,沒救回來。

其實,這位藝術家長在外人面前都很自豪自己女兒,但就是不肯當面表揚肯定,每次都是惡語相向。最終釀成了悲劇。

這是網友“還是一碗泡麵”最近在微博上發表的真實故事,一時間引來無數熱議,討論的焦點自然圍繞著“表揚”二字。網友一致認為,家長一味否認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恰當的表揚卻能為孩子樹立自信心,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表揚和鼓勵我們的孩子呢?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表揚孩子兩大誤區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吝嗇表揚,一味否定

對上一輩的中國家長來說,開頭案例中的嚴苛教育並不罕見。每每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現,溫情的話早已到了嘴邊,可真正說出來時卻又變了味:面對孩子的好成績,只有一句,“還不錯,繼續努力”;看到孩子得了好名次,“爭取下次向第一名衝刺”……殊不知,正是這種在表揚上的“吝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論文《人類激勵理論》裡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當較低層次的生理、安全、歸屬與愛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人們便開始追求對更高層次的被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大人如此,孩子內心同樣渴望受到別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與稱讚。

相反,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被否定的環境中,會無形中產生自卑感,嚴重的還會讓孩子產生極端不良的情緒,出現抑鬱症狀等。

幾年前,武漢省武警總醫院曾接到過一個特殊的患者:作為名校研究生,患者小李從小就沒有受到過父母的一句表揚,就算是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某所重點大學,他的父親也只是淡淡地說:“你考上大學是應該的,”連一句鼓勵的話都沒有。

後來他漸漸發現,自己越來越在乎別人的眼光,總是感覺別人會不會笑話自己,在這種壓力下,他住進了醫院,被診斷患上強迫症,甚至會演變成抑鬱症,而病症根源就是: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讚賞。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表揚不當,堪比“心靈毒藥”

我們的孩子需要鼓勵和表揚,就像植物需要水。可如果表揚的過多或方向不對,起到的往往是更加負面的效果。

如今,越來越多的教育觀點傾向“大拇指”教育,也就是賞識教育,可當家長不遺餘力的表揚孩子時,真的能讓孩子做得更好嗎?

巖巖的媽媽為了讓孩子學會助人為樂,只要做了好事,就會立即表揚。有一天,在公交車上,孩子主動給一位抱孩子的阿姨讓座,這位阿姨因急著照顧孩子,沒有過多致謝,稍微致意就坐下了。可巖巖卻不高興了,原因他覺得,做了好事沒人表揚,以後也不讓座了。

這無疑是不恰當的表揚方式造成,使得孩子不是為了助人而做好事,而成了為表揚而做。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達10年的研究,結果發現:表揚孩子聰明,會讓孩子形成“自我毀滅”行為。

這種行為表現在:一直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在遇到更艱難的問題時,容易放棄。因為他們認為過去的成就都是來自於自己的聰明,而不是努力。他們不想丟掉“聰明”的帽子,不想在人前顯得自己失敗,接下來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會選擇更輕鬆的、更符合自己長處的任務去完成,長期積累下來就形成了舒適區,不願意走出來。

許多事實證明,在家長當中,錯誤的表揚方式還有很多:

比如表揚太籠統,沒有具體內容,孩子並不知道“好”在哪;

比如不辯良莠,一味表揚;

比如過於在意孩子獲得的名譽和頭銜……

這樣帶來的危害也就更加明顯:孩子依賴別人的評價,很難培養獨立的特質;不自信,不能承受失敗,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會有所限制,甚至欠缺。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表揚孩子三大絕招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由此可見,表揚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鋒利無比,用不好便會有傷到孩子。

作為家長,到底如何能夠“誇”出彩、誇好孩子呢?

01

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有人說:“人從最開始的知道善惡就是從表揚和懲罰開始的。”

這幾日,許多網友為武漢的一個小學生點贊:這名小學生在地鐵站尋找工作人員,說要給她3元錢。原來,他前一天乘車沒帶錢,工作人員幫他買了一張票,他專程來送還,並表示感謝。

深層次分析孩子這種善行的原因,必然少不了孩子家庭教育中,對這類行為的尊崇與賞識,這種表揚潛移默化成孩子的自覺行動,才有了上面這感人的一幕。

所以,當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孩子仰著小腦袋等著父母的表揚的時候,請父母們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揚。讚美是讓孩子敞開心扉最好的方法,也是讓孩子信任父母的有效途徑。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2

表揚孩子的理由要充分

在《媽媽是超人》裡有個小細節:

霍思燕在浴室忙著化妝,而嗯哼在客廳組裝出了一個小汽車,開心地喊著:“媽媽,你看我做的!”霍思燕立馬走到客廳觀看,她沒有向孩子說“你真聰明”或“你真棒”,而是讚歎道:“哇塞,這是兩種開法的車吧。”

這種具體的、真誠的表揚瞬間被網友評為“表揚的典範”!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們更重視的是你是否真正關心他在做的事,而不只是敷衍應付。

所以,我們要真誠地與孩子交流,而不只是空洞的誇獎。 要學會表揚孩子的素質,而不只是說“你真棒”。比如,可以表揚孩子的勇氣,你一點都不怕困難;表揚孩子的堅毅,儘管很難但你沒有放棄;表揚孩子的合作精神,你們合作得真棒等等。

記得有一個關於表揚的通用公式,家長們可以參考:

表揚=陳述事實+確認事實的可貴性+表達感受+表達期望+身體接觸。

陳述事實,是孩子什麼事做得好,做得對,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

確認事實的可貴性,是讓孩子知道家長為什麼要表揚他。

表達感受,是家長要表達為孩子高興的感情,關鍵點在於家長為孩子高興,“我真的為你高興!”,而不是家長自己高興。

表達期望,是家長表達完積極的感受之後,還要表達新的期望,如“我相信你以後會做得更好!”

身體接觸,是在表揚孩子的場合,家長如果能夠擁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撫摩孩子的頭髮,那效果會倍增。

表揚孩子2大誤區3大絕招,可惜90%的父母都用錯了,你躺槍沒?

3

表揚還要因人而異

在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內,“大白”韋涵宇同學照顧患“漸凍症”同桌4年。老師跟校長說,平時從不刻意去表揚這件事,希望能維繫二人的純真感情,讓孩子的心靈能夠純淨,“讓孩子不會為了得到表揚去做好事。”

這位老師的行為特別值得肯定與學習。

對孩子來說,表揚並非要“事事、時時”的表揚,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和事件本身來定奪,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適時提高表揚的標準。

有的孩子喜歡在公眾場合接受表揚,但有的孩子卻覺得尷尬;

有的孩子喜歡物質獎勵,有的孩子卻喜歡陪伴;

家長要多多觀察孩子,多多溝通,有針對性、並適度的進行誇讚,以此來發揮表揚的最大功效。畢竟,無論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點贊”孩子,接受讚美的是孩子,前提要滿足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當我們決定誇讚孩子時,請一定將大腦快速運作起來,讓孩子成功接納你的“表揚”信號,學會思考、獨立判斷,在未來的每一步經得住讚揚,獲得真正的成功!

作者簡介:安緹媽咪,玖桔科技簽約寫手。媽媽記者一枚,一支筆寫眾生新聞,一支筆抒育兒教育,努力成為女兒的驕傲。

往期精彩推薦

坑師名言|閱讀重視|刺死老師|拉開差距|

成語彙總|閱讀書單|開頭結尾|高分技巧|

父母的愛|傳統節日|考後反思|感恩的心|

標籤:表揚孩子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寫作 ID:xxxzw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