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什麼時間打農藥最好?

在錢進的路途變革自己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施藥次數並不是統一的,南方水稻和東北水稻不同,一般來說南方水稻施藥次數多一些,北方水稻施藥次數少一點,南方水稻主要以病蟲害防治為主,北方水稻主要防治病害。很多農戶為了節省成本,打藥次數在減少,我現在主要來介紹一下基本施藥時間點。

移栽或直播20天施藥

這次施藥一般是防治薊馬的,如果是中稻,這次施藥也有必要預防二化螟,防治薊馬一般用噻蟲嗪、毒死蜱就可以,預防二化螟可以使用氯蟲苯甲酰胺

分櫱末期施藥

水稻營養生長期,這段時間生長速度快,也容易引起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的為害,建議預防性用藥,推薦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的藥劑是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防治稻飛蝨是建議使用烯啶·吡蚜酮,預防水稻三病(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可以使用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環唑+三環唑。

水稻破口期用藥

這是水稻施藥的關鍵時期,不管在蟲害還是病害都會導致產量損失,建議防治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使用藥劑為: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氟苯蟲酰胺等,預防病害可以使用肟菌·戊唑醇或 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如果雨水較多,一定要注意稻曲病的預防。為了增加產量,還可以加入適量高品質磷酸二氫鉀(建議選擇磷鉀源庫等食品級磷酸二氫鉀)噴施,一般一畝地使用100-200g,水稻始穗期還可以使用一次。

水稻穗期用藥

一般是從始穗期到齊穗期用藥,這個時候很多農戶不會再施藥了,但這個時候也有卷葉螟或稻飛蝨以及病害發生的可能,特別是雨水天氣,一定要提防稻曲病。防治卷葉螟一般用阿維菌素、茚蟲威、甲維鹽等,稻飛蝨爆發可以使用敵敵畏、異丙威壓制基數,然後加入吡蚜酮、呋蟲胺等來控制繁殖。

結束語

水稻病蟲害防治在各個地方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據各地情況來具體實施,我這裡只是寫了一個大概的供參考。


農業助手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水稻按不同生育階段一般劃分為苗期、分櫱期、拔節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及灌漿期等不同生育階段。


至於那個階段打農藥最好,一般要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水稻關鍵生育期進行綜合防治為宜。


我們一般重點抓好水稻播種至秧苗期、水稻幼穗分化末期至破口期和揚花灌漿階段水稻病蟲綜合防治技術,以達到一噴多防,節本增效。


一、水稻播種至秧苗期。


主要以種傳、土傳病害、灰飛蝨、一代螟蟲、稻薊馬等為重點防治對象進行綜合藥劑防治。


一是抓好種子處理。


一般進行藥劑浸種和藥劑拌種處理。藥劑浸種可選用用咪鮮胺或氰烯菌酯2500-3000倍液,預防稻瘟病、惡苗病等種傳病害,也可以選用氯溴異氰尿酸或浸種靈等藥劑。

藥劑拌種可每1公斤稻種用70%吡蟲啉3-6克,也可以選用噻蟲嗪或酷拉斯等藥劑,對水30-40毫升拌種,防治稻飛蝨、稻薊馬、稻象甲和水稻條紋葉枯病及其它病害等。


二是根據病蟲發生種類選準對路藥劑,在移栽前2-3天噴施送嫁藥。


一般可以選用三環唑加康寬或甲維鹽三唑磷等藥劑加磷酸二氫鉀噴施,即可防治葉瘟、二化螟等主要害蟲,也可以有效促進秧苗快速返青分櫱等。


二、水稻幼穗分化末期至破口期:


重點以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蝨、紋枯病及穗頸瘟、稻曲病等病蟲害為主要防治對象。


可根據水稻品種特性、病蟲種類、發生程度,因地制宜確定主治對象,合理混配藥劑,治“主”兼“次”效。比如水稻破口前5-7天。


可以選用拿敵穩等藥劑加稻騰加吡蚜酮或氟啶蟲胺腈等藥劑噴施,即可有效防控稻瘟病、稻曲病及紋枯病,還可以有效防治稻飛蝨、稻縱卷葉螟、鑽心蟲等病蟲害。


三、水稻穗期:


一般要以稻飛蝨和稻縱卷葉螟為主治對象,兼治其他病蟲害。


一般可以選用吡蚜酮或烯啶吡蚜酮或醚菊酯等藥劑加9080或甲維鹽蟲酰肼等藥劑噴施,紋枯病等病害發生嚴重的還可以加入苯甲嘧菌酯藥劑同噴。


總之,水稻一生中那幾個階段打藥最好,一般要根據當地水稻田間病蟲發生情況用藥水平等適時開展綜合防治。


施藥時要用足水量,混勻藥液、對準部位,均勻施藥,並儘量保持淺水層,確保防治效果。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點贊 轉發 讓更多的農民朋友看到!!


稻麥巴巴


水稻什麼時間打農藥最好?一般選擇下午4:00以後噴霧最佳。上午打農藥,水稻露水會稀釋藥液,藥液會滴落下來,中午時段高溫蒸發量大,藥液很快蒸發了,影響防治效果!

一、選擇剛遷徙時打農藥。


水稻蟲害都有成蟲遷徙特性,當發現水稻有昆蟲飛行,棲息時,證明水稻有成蟲交配、產卵、繁殖,此時打農藥,防治效果最好,即殺蟲,又殺卵,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同時,害蟲對水稻危害程度比效低,對水稻生長影響範圍較小。噴霧藥劑最好選擇蟲卵兼治的菊酯類農藥。


二、選擇害蟲產卵期打農藥。

要想達到理想防治效果,必須殺滅蟲卵,只殺成蟲、幼蟲,蟲卵還會孵化繁殖,因此,當發現水稻葉鞘、莖稈有蟲卵時,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每天必須去水稻田調查、觀察一下,要在當地植保網點指導下,及時防治。

三、選擇在抽穗之前防治。

水稻從栽插到抽穗前,是防治水稻病蟲害最佳時間,抽穗揚花期打農藥,會影響水稻揚花授粉,灌漿,從而影響水稻產量和質量。尤其是雜交水稻,揚花期噴霧,後期稻穀有黴變、癟谷。

水稻什麼時間打農藥?要根據病蟲害疫情而定。眼下,氣溫高,水稻生長旺盛,是水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大螟、稻飛蝨、紋枯病、稻瘟病發生期,也是最佳打藥時間,望廣大農友積極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我是長江老農,農民的朋友加兄弟,歡迎評論、轉發、收藏、點贊!


長江老農



水稻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我國每年生產的水稻產量養活了全球超過20%的人口,是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糧食作物之一。但近些年,由於多種管理不當或環境因素等使得我國水稻的產量與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其中病蟲害的發生便是其中之一,下面說說水稻生育期各個階段需要注意的病蟲害以及防治方法。


1、苗期

有病蟲發生則防治,沒有則可以不用藥。

主要病害:惡苗病、稻瘟病(苗瘟)、白葉枯病

主要蟲害:稻飛蝨

防治時間:苗圃受害重則及時施藥,若受害較輕,則在移栽前5天施用一次藥,避免將病蟲害帶入大田

防治藥劑:稻瘟淨/異稻瘟淨/咪鮮胺+葉枯淨/農用鏈黴素+吡蟲啉/噻蟲嗪/烯啶蟲胺

2、返青至分櫱期

主要病害:紋枯病、稻瘟病

主要蟲害:稻薊馬、稻飛蝨、三化螟

危害症狀:發黃、矮化、螟蟲枯鞘

防治時間:秧苗移栽後15-20天,若是直播則在20-25天,即水稻返青後7天左右或水稻分櫱初期進行防治

防治藥劑:三環酮/多三環/多井三環+吡蟲啉/噻蟲嗪/烯啶蟲胺+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蘇雲金桿菌

3、拔節期

主要病害:紋枯病、稻瘟病(葉瘟、節瘟)

主要蟲害: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稻飛蝨、三化螟

危害症狀:紋枯病坐蔸、鑽心蟲枯心、卷葉螟白斑卷葉

防治時間:秧苗進入有效分櫱後期,拔節期初期時進行防治

防治藥劑:三環酮/多三環/多井三環+吡蟲啉/噻蟲嗪/烯啶蟲胺+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蘇雲金桿菌

4、孕穗抽穗期

主要病害:稻瘟病(穗頸瘟)、稻曲病、紋枯病

主要蟲害: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蝨

危害症狀:枯穗、枯鞘、枯心、白斑卷葉

防治時間:水稻破口在8-10%之間用藥防治,破口期是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嚴格防控

防治藥劑:三環酮/多三環/多井三環+吡蟲啉/噻蟲嗪/烯啶蟲胺+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蘇雲金桿菌

5、灌漿期

主要病害:稻瘟病(穀粒瘟、穗頸瘟)、稻曲病

主要蟲害:稻飛蝨

危害症狀:穀粒灰白色,帶黴層;穀粒帶墨綠色粉狀物;葉片枯白

防治時間:灌漿初期,即水稻揚花授粉結束後7天左右

防治藥劑:三環酮/多三環/多井三環+吡蟲啉/噻蟲嗪/烯啶蟲胺+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蘇雲金桿菌

由於部分藥劑的長期使用,有些地區病蟲害對一些藥劑表現出抗藥性,因此注意輪換用藥。上述病害防治藥劑多為復配劑,若某一種病害發生較重時,建議選擇單劑進行快速及時防治,同時可加入天然蕓薹素等成分,增強藥效,預防藥害。附上上述病蟲害的有效防治藥劑,供農戶參考。


注意事項:

1、正值盛夏,要避免中午高溫作業,易中暑或中毒。一般情況下,睛天上午露水乾後即可噴藥,十點左右結束;下午三點以後噴藥,露水上來後停止。陰天沒有露水即可施藥,打藥時最好帶點增效劑,確保3小時內無雨,否者需重打。

2、一般水稻揚花期避免施藥,但是若水稻揚花期不得不施藥時,避開水稻揚花時間,在上午9點之前完成或在下午4點後開始。

補充知識點——水稻揚花時間: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和氣候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在上午9時開始開花。中午最盛,下午4時以後開花較少。一朵花開放時,從稃片張開到閉合,約為1.5~2小時。


如果覺得回答的好,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火種三農,還有更多實用精彩的三農內容哦


火種三農


問題:水稻什麼時間打農藥最好?



答案:水稻病蟲害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水稻各種病蟲害發生都有規律和發生條件的,所以,當環境和水稻生長髮育到什麼階段,具備什麼條件,會發生什麼樣的病蟲害,就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這樣從經濟角度來看,防病蟲害的費用要低於治病蟲害的費用。


水稻病害。水稻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見的病害,也是最厲害的病害。一般發病與當年的雨量分佈有關,在雨水過多時,應該預防。治病應該在發病初期開始用藥,效果最好。預防和治病用常用的稻瘟淨、春雷黴素效果好。水稻紋枯病在高溫高溼有利於發生,早栽、早發、排水不良的低田,特別是氮肥過多、植株過密、通風透光差、溼度高、多雨以及在長期深水灌溉的情況下,發病嚴重。當發生初期,依據旭日東昇經驗,用井岡黴病防治效果很好。所以,水稻在發病前用藥預防和發病初期用藥防治效果最好,到發病中、後期,再來治療效果較差。


水稻蟲害。水稻二化螟一般在5月中、下旬、七月上、中旬、八月上、中旬發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等螟蟲都有發生的具體規律。在預防蟲害時,查枯鞘黃葉尖代替查蟲卵,和查卵孵化盛期,確定是否用藥和確定什麼時候用藥。水稻螟蟲抓住蟲卵孵化盛期用藥為最佳時間。水稻葉蟬和水稻飛蝨要注意用藥時間。如果錯過用藥最佳時間,不僅用藥劑量要大,增加投資,而且提高了蟲的抗藥性,很難殺滅害蟲。


總之,水稻病害蟲害要抓住最佳用藥時間,減少投資,提高防治病蟲害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水稻什麼時候打藥?這問題 要分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水稻噴施農藥的時間;另一方面是水稻需要噴施什麼農藥的時間。


水稻噴施農藥的時間一般而言應選擇早上十點以前,晚上五點以後,但由於水稻生長中後期時逢雨季,且又是水稻最易發病的時期,因而象防治稻瘟病使用富士一號時,可選擇預計一小時不下雨即可噴施。防治蟲害使用觸殺類農藥也可在短時晴天進行,不影響防治效果。

水稻使用什麼農藥的時間,目前種殖的水稻多以雜交稻為主,雜交稻產量高,但病蟲害較為嚴重,因而水稻自選種用乙烯利開始,培育壯秧要用多效唑,移栽前噴施三環唑防葉瘟。移栽七至十天施用除草劑,生長期使用殺蟲劑防治鑽心蟲;使用稻瘟靈防治稻瘟。拔節後使用吡蟲啉防治稻飛蝨,使用三環唑/富士一號防治穗癌,穗頸瘟。其間還會有白葉枯病,水稻紋枯病等病害發生。



水稻以上用藥並非一定之規,病蟲害與當年的氣候條件有關。應加強田間管理,以防為主,對症用藥同時視苗情增施葉面肥,可以把殺蟲,治病,施肥相結合,應用一打三防防治技術即可減少噴藥次數能獲得多重效果。


桶叔


水稻什麼時間打農藥最好?

水稻生產過程中施用農藥是保證水稻安全生產的一個關鍵的植保措施,除了要在無風或者風小以及施藥6-12小時無降水外,對施藥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要求。那麼什麼時間打農藥最好呢?

對於除草劑來說,要選擇田間無露水的情況下施用。大概在早上7-8點之後露水能完全消散,但是要避開中午的高溫時段防止藥劑過分揮發引起的浪費。所以,噴施除草劑最好在8-10點以及下午3點之後施藥。



對於殺菌劑來說,也是在無露水或者露水較小的時候施用。可以在6-10點或者下午3點之後。但是在水稻揚花期噴施殺菌劑或者葉面肥時,要避開上午的揚花高峰期作業,可以在下午3點之後施用。


對於殺蟲劑來說,可以在露水較小或者下午溫度低時施用都可以,只要不是溫度太高藥劑揮發太嚴重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打農藥,一般認為在露水乾了以後。中午,溫度超過30攝氏度不能打;傍晚時分,秧苗上開始掛露珠了,也不能打藥。除草劑、殺蟲劑、抗菌素等皆如此。一天當中有這麼長時間不能施藥,一旦發生病蟲害豈不束手無策?

水稻是喜溫作物,夏秋季生長旺盛,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吸收營養,吐故納新。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早晨有露水施藥,不影響防治效果。所謂噴霧器而不是噴水器,水被霧化以後,顆粒非常小,完全可以附著於葉面上,不會掉下去。中午溫度高於30攝氏度時,藥液易對葉面造成傷害,最好避開這一時段。傍晚,葉面開始“吐水”,此時施藥可能影響葉面對藥液的吸收。

水稻處於生長旺盛期,吸收快,施藥30分鐘後就不必擔心下雨。


大老呆


水稻打農藥什麼時間最好:當分裂期百叢低齡若蟲1000至1500頭,孕期至齊穗期百叢低齡若蟲1500至2000頭,齊穗以後百叢低齡若蟲2000頭時,可選用吡蚜酮、噻嗪酮、乙蟲腈、毒死蜱、敵敵畏等進行防治。對蟲態複雜的田塊,宜選用兩種對路藥劑混用,要用足藥量兌足水量(每畝60公斤),噴準部位(中下部),保持水層(3釐米左右水5天),無水田塊加大用水量或用敵敵畏燻蒸。

施藥時間應在上午十時露水乾時和下午三時露水未出時施藥。


淼叔1


水稻什麼時候打藥好、要看咋麼區分、如果從一天的時間看、一 般是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最適合水稻噴藥、從水稻整個生育期來看、有防草、放蟲、防病害、促早熟增產等時期、因地制宜的掌握好各時間節點省時、省力、高效的噴灑農藥、為水稻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