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A股和中美貿易爭端

世界盃、A股和中美貿易爭端

世界盃、A股和中美貿易爭端,這個聯繫看似不相關,實際也非常簡單,就是錢,錢去哪裡呢?

由於人民幣沒有國際化,A股基本是個封閉市場,池子裡有錢就漲下,池子裡沒有錢自然會下跌。從中國股票結算中心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現在每個月的投資者增加僅100萬人/月,而且基本都是虧損連連,明顯韭菜不夠用了。主力只有將籌碼打得夠低,才有上漲的空間,而且中美貿易爭端開啟,牛市就基本不用再想了,米國其實也一樣,不過人家至少現在還在反彈吧,堅持到了今天才跌。

世界盃,最早是今年2月24日寫過一篇文章《2018年世界盃期間,A股歷史又會怎樣重演?》,其中一個重要觀點是基本每次6月和7月都是盤底行情,世界盃結束後往往贏來一次大的反彈。世界盃從歷史上看——基本上都是與中國股市“相剋”的。世界盃是投資者(賭球者—不是貶義,賭球的技術含量太高了,說句實話比炒A股的難度大多了,而且群眾基礎極好)的另一個戰場——雖然中國隊與此無關,但中國的球迷可不少,每年的資金的出入也非常之大。

米國主動挑起中美貿易爭端,是因為勝算很高,如果現在不打,將來任由中國商品橫掃米國市場,可能都沒有機會打了。但現在米國要想重回製造業,也是困難重重,短期似乎有利有利,但長期經營成本過高,還是換湯不換藥,騰籠也留不住鳥。尤其是米國政府的執行力,一直都是很大的問題,除非我國願意做米國的敵人,西方眾國群起而攻之,呃,這還不知道到底在說誰了。

歷史上看,中美間的貿易爭端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會超過一年,個人感覺吧,到中期選舉川普先生贏下,雙方各退一步就差不多了。所謂外戰,只不過是擺平內部矛盾的手段而已。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一大群人飢寒交迫,不滿的情緒高漲,現在領導人說就是某X是罪魁禍首,不打不足以平民憤,想想也是支持率100%啊。

對此,馬克吐溫先生在100多年前對這種情況不無諷刺的寫道:你忠實的朋友,過去是正派人,現在卻成了偽證犯、小偷、拐屍犯、酒瘋子、賄賂犯和訛詐者的馬克吐溫。--《競選州長》

為什麼會打仗,因為雙方都不認為自己會輸才會打,而雙方的目的根本不在於一個頻道上,還怎麼打呢?米國真的在乎2000億美元的逆差嗎?難道貿易爭端取勝,米國就會憑空多了2000億美元嗎?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心理戰術和數字遊戲而已。川普先生做為一個出色的商人,最關心的是錢,作為一個不出色的政冶家,最關心的是選票。

最後來說個關於世界盃的笑話吧,昨天沙特輸了俄羅斯後流傳下來的。米國肯定不會贏,因為富貴不能贏,中國肯定不會輸,因為少年不知書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