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老照片

是正視歷史最直接、最有衝擊力的

歷史載體

它是一面鏡子

更是歷史永恆的凝固

發佈君帶您欣賞一組關於固原的老照片

一起看看屬於那個時代的珍貴記憶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10月,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各族各界代表召開慶祝會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時固原風貌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西吉城關公社,用自制的手搖鼓風機“大鍊鋼鐵”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秋,西吉郊區農民申請加入“人民公社”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夏,固原,農民在田間地頭學習黨的政策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5月,固原“大鍊鋼鐵”的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6月,建設中的海原石峽口水庫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8月,西吉馬蓮川水庫建設工地場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10月,西蘭國道的六盤山公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初,固原城一隅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初,固原,運輸的牛車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21年,海源大地震後,在固原發出第一份災情電報的工作人員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21年,海源大地震後,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並出版地震專著的地質學家翁文灝(圖左)在地震帳篷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21年,固原,古建築,城隍廟磚雕麒麟照壁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35年10月,西吉單家集,毛澤東會見阿訇的房間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35年10月,固原,在青石嘴戰役後,部分紅軍的合影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30年代末,海源,抗日戰爭時期,海源回民抗日宣傳單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36年10月,紅軍在將臺堡大會師,紅二方面軍部分戰士合影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36年10月,紅二軍團與紅一方面軍在西吉將臺堡勝利會師,紅一方面軍部分指揮員合影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37年3月,紅二十八軍向固原縣東區聯保抗日救國會贈送的“團結禦侮”匾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49年前,寧夏,牛車運送郵件的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寧夏南部地區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49年8月2日,固原,軍民歡慶固原解放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49年8月9日,西吉,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六十三軍188師騎兵部隊進軍西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解放前,固原,交通運輸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固原,“送醫下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固原,“農田大會戰”現場動員大會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固原,幹部群眾進行平田整地的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固原客車站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西吉,農民在田間地頭文藝演出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固原,醫療隊下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中,固原,地毯廠女工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中,固原,“時代最強音”高音喇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中,固原,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平田整地“大會戰”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恢復高考,准考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恢復高考,固原考場,考生在答卷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2年冬,固原,郵遞員到村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固原山區的造林梯田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2年,固原,在695工廠雪中站崗的民兵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5年冬,向田間送糞的“基幹民兵”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3年冬,固原縣,參加“四幹會”的幹部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6年9月,固原,各界群眾冒雨聚會體育場,深切悼念一代偉人毛澤東逝世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8月,固原,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中,固原,小麥試驗田裡的科技員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西吉,試種水稻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末,固原,老戲重返舞臺,《三打白骨精》劇照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2年9月,由寧夏師範學院、寧夏農學院、寧夏醫學院合併成立的寧夏大學開始建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5年3月,固原城郊公社社員用木梨播種小麥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8年,文革期間,群眾書寫“大字報”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發行的地方糧票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8年,固原七營,馬金花(生產隊長,學毛選積極分子)與社員在田間地頭宣誓要“抓革命、促生產”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末,固原,農民肖像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末,固原,圓桌前的姐弟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80年代初,固原,實行土地承包制後,喜獲豐收的農民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4年,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官員在西吉考察評價林草建設項目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4年5月,西吉,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布朗小姐考察西吉防護林工程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5年,固原西郊農田,收割後的麥垛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建成的“固海揚水工程”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原州區唐堡村,東方紅—75型拖拉機配套四化犁耕地作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固原唐堡村,小四輪拖拉機配套的河南省商丘市生產的IL-220型輕便兩鏵犁在作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3年固原縣農機局,工作人員繪製農業區劃因子圖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3年固原三營牲畜交易市場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80年代,農民在收割麥子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80年代,農民小組在水稻試驗田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91年彭陽,菸葉長勢良好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91年,麥地套種的地膜玉米長勢喜人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90年固原糧食取得歷史最好收成,這是頭營糧庫收存的糧食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固原召開機深翻現場會,圖為縣農機局領導向領導介紹機深翻工作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8年3月原州區(原西郊鄉喬窪村)技術人員在進行小麥機械覆膜穴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海原縣團莊村,農機技術人員進行田間考核

1986年原州區(原七營鄉北嘴村)機械播種玉米試驗田

照片提供:劉向義、李鵬、安國平、馬志剛、陳錦凱

老照片

是正視歷史最直接、最有衝擊力的

歷史載體

它是一面鏡子

更是歷史永恆的凝固

發佈君帶您欣賞一組關於固原的老照片

一起看看屬於那個時代的珍貴記憶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10月,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各族各界代表召開慶祝會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時固原風貌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西吉城關公社,用自制的手搖鼓風機“大鍊鋼鐵”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秋,西吉郊區農民申請加入“人民公社”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夏,固原,農民在田間地頭學習黨的政策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5月,固原“大鍊鋼鐵”的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6月,建設中的海原石峽口水庫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8月,西吉馬蓮川水庫建設工地場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58年10月,西蘭國道的六盤山公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初,固原城一隅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初,固原,運輸的牛車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21年,海源大地震後,在固原發出第一份災情電報的工作人員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21年,海源大地震後,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並出版地震專著的地質學家翁文灝(圖左)在地震帳篷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21年,固原,古建築,城隍廟磚雕麒麟照壁

1935年10月,西吉單家集,毛澤東會見阿訇的房間

1935年10月,固原,在青石嘴戰役後,部分紅軍的合影

20世紀30年代末,海源,抗日戰爭時期,海源回民抗日宣傳單

1936年10月,紅軍在將臺堡大會師,紅二方面軍部分戰士合影

1936年10月,紅二軍團與紅一方面軍在西吉將臺堡勝利會師,紅一方面軍部分指揮員合影

1937年3月,紅二十八軍向固原縣東區聯保抗日救國會贈送的“團結禦侮”匾

1949年前,寧夏,牛車運送郵件的情景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寧夏南部地區

1949年8月2日,固原,軍民歡慶固原解放

1949年8月9日,西吉,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六十三軍188師騎兵部隊進軍西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解放前,固原,交通運輸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固原,“送醫下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固原,“農田大會戰”現場動員大會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固原,幹部群眾進行平田整地的情景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固原客車站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西吉,農民在田間地頭文藝演出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固原,醫療隊下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中,固原,地毯廠女工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中,固原,“時代最強音”高音喇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中,固原,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平田整地“大會戰”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恢復高考,准考證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恢復高考,固原考場,考生在答卷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2年冬,固原,郵遞員到村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固原山區的造林梯田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2年,固原,在695工廠雪中站崗的民兵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5年冬,向田間送糞的“基幹民兵”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3年冬,固原縣,參加“四幹會”的幹部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6年9月,固原,各界群眾冒雨聚會體育場,深切悼念一代偉人毛澤東逝世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77年8月,固原,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中,固原,小麥試驗田裡的科技員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初,西吉,試種水稻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末,固原,老戲重返舞臺,《三打白骨精》劇照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2年9月,由寧夏師範學院、寧夏農學院、寧夏醫學院合併成立的寧夏大學開始建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5年3月,固原城郊公社社員用木梨播種小麥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8年,文革期間,群眾書寫“大字報”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發行的地方糧票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68年,固原七營,馬金花(生產隊長,學毛選積極分子)與社員在田間地頭宣誓要“抓革命、促生產”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末,固原,農民肖像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70年代末,固原,圓桌前的姐弟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20世紀80年代初,固原,實行土地承包制後,喜獲豐收的農民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4年,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官員在西吉考察評價林草建設項目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4年5月,西吉,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布朗小姐考察西吉防護林工程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5年,固原西郊農田,收割後的麥垛

1986年,建成的“固海揚水工程”

1986年原州區唐堡村,東方紅—75型拖拉機配套四化犁耕地作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固原唐堡村,小四輪拖拉機配套的河南省商丘市生產的IL-220型輕便兩鏵犁在作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3年固原縣農機局,工作人員繪製農業區劃因子圖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3年固原三營牲畜交易市場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80年代,農民在收割麥子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80年代,農民小組在水稻試驗田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91年彭陽,菸葉長勢良好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91年,麥地套種的地膜玉米長勢喜人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90年固原糧食取得歷史最好收成,這是頭營糧庫收存的糧食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固原召開機深翻現場會,圖為縣農機局領導向領導介紹機深翻工作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8年3月原州區(原西郊鄉喬窪村)技術人員在進行小麥機械覆膜穴播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海原縣團莊村,農機技術人員進行田間考核

寧夏西海固幾十年前的樣子,原來是這樣的!

1986年原州區(原七營鄉北嘴村)機械播種玉米試驗田

照片提供:劉向義、李鵬、安國平、馬志剛、陳錦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