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吳堡古文化的兩位「90後」

沿黃路上的古文化守護者

守護吳堡古文化的兩位“90後”

從佳縣白雲山腳下沿著黃河一路向南穿行,便到了吳堡縣境內。吳堡號稱“距離黃河最近的縣城”。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吳堡就在其中的一道灣上。夏日夜晚,站在吳堡對面的山西省臨縣的山上遙望吳堡,母親河緩緩流過,吳堡縣夜景美麗得像“維多利亞港灣”。

沿黃公路的全線貫通,讓吳堡縣境內千年古石城、國學同源堂等文物景點徹底“活”起來。

90歲老人王象賢

千年石城的唯一長住居民

守護吳堡古文化的兩位“90後”

吳堡石城,位於吳堡縣城東2.5公里處的黃河西岸山巔,是西北地區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縣城。沿黃公路在山下蜿蜒而過。古城依山而建,蜿蜒起伏,呈不規則圓形,有東西南北四門,南門有甕城,名為“石城”。古石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月10日,記者來到吳堡石城。從南門進入石城,一條土路延伸入城,兩邊坐落一座座用石頭壘砌的石窯大院。整條路上只有高照的豔陽和知了聲,以及低矮的石牆,沒有人影。院子裡荒草遍地,有些木門都脫落了,這座古城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了。然而,每戶院落的門楣上都張貼著看上去較新的春聯,令人頗為不解。不住人怎麼還貼春聯?

來到城中心,記者終於找到一戶門窗完好的院落。這個院子是古城管理所的辦公場所。這裡的一位工作人員回答了記者的疑惑。她說那些對聯是他們張貼的,每年都這樣。她還告訴記者一個令人意外的情況:這座古石城還居住著一位90歲高齡的長住居民王象賢老人。還住著一位老人?她的話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心,記者急切地想見到這位老者。

王象賢,土生土長的吳堡石城人,1949年從部隊復員後在家鄉任教,1980年,在吳堡縣中學退休。

在管理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王象賢老人的居所。院落整齊乾淨,兩隻小貓俯臥在樹蔭下。見有人來了,小貓“喵喵”地叫了幾聲。循著說話聲,記者進入窯洞。王象賢老人正坐在土炕上和女兒說話。除了聽力不太好,老人看起來很精神。說明來意後,王象賢忙著下炕,很是熱情。坐在窯洞外的陰涼處,他向記者娓娓道來石城的淵源。

“在我小的時候,吳堡石城居住有500多人,有男校和女校,有軍隊,有監獄,石城當時屋宇整齊,人口稠密,商賈雲集,是方圓數十里較為繁華之地,還有城隍廟、祖師廟、龍王廟、文昌宮等眾多廟祠。”王象賢告訴記者,1938年春,古城遭受了一河對面侵華日軍的炮轟,破壞嚴重,當時家裡的煙囪都炸塌了。1947年,胡宗南的飛機也對古城進行了轟炸,千年吳堡古城“遍體鱗傷”。

“我住的窯洞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退休後一直住在石城裡,子女在城裡住,但我不願意搬出去,我覺得住在石城舒坦。我對石城有很深的感情,從小在這裡長大,那時候交通不便利,吃水難。1945年以後,吳堡石城的人大多搬走了。”王象賢說。

王象賢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古城遺蹟,讓古石城文化得以傳承,他根據自己童年的記憶,將古城的縣署、學堂、廟宇、牌坊等建築加以標記。還根據記憶和相關文章編寫了一本小冊子叫《吳堡古城春秋》。多年來,王老通過這本冊子宣傳石城,呼籲社會各界關注石城,保護石城遺蹟。

每當來了遊客,王象賢總會帶著他們行走在石城,講解石城昔日“日進斗金”的繁榮。

90後女孩王亞妮

沿黃路上國學館講解員

守護吳堡古文化的兩位“90後”

距黃河岸邊約3公里,有一座包含多種風格的仿古建築,這便是同源堂。同源堂國學館是由張家墕村的家鄉赤子——陝西省政協常委、文史委副主任、西安耀德順集團董事長張耀琪先生個人投資5000多萬元、歷經四年,於2016年5月建成。該館總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800多平方米。為階梯式仿古建築,該建築依山而建,氣勢恢宏,亭臺高聳,樓閣奇偉,設計精巧,佈局合理,為吳堡縣仿古標誌性建築。

出生於1995年的王亞妮,2017年在陝西學前師範學院畢業後,到同源堂國學館做講解員。

“每天迎著朝陽,來到距我家十幾公里外的國學館上班。國學館是一座七層的明清仿古建築群。館裡最頂端的感恩閣,就像一位老人一樣每天都會對我說人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需要感恩;家鄉脫貧致富,我們需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需要感恩。也可以看出投資人對家鄉的回報與感恩之情。”王亞妮說,走進同源堂國學館感受到的是一種心安。它沒有繁華城市的喧囂,沒有荒無人煙深山的空靜,它是一種獨特的自在與悠然。提起它,就有說不完的故事。

“畢業後,剛好同源堂國學館需要一名常駐講解員,於是我就來了。在工作的這一年裡,接待了許多不同身份的遊客,在每一次的講解與交流中,我都能從中得到一些感悟。每一次的講解過程中我都特別興奮,有說不完的話,心裡想著要把傳統文化傳遞給每個遊客。以前沒接觸國學時,總覺得這麼枯燥乏味的文字沒有意思,自從在閒暇時翻開書以後才發現,國學經典有著它獨特的魅力。”王亞妮說,有時候朋友心理壓力大時會來國學館找自己,然後就帶著朋友參觀交流,一輪參觀下來以後朋友說:“我好像有了新的想法,視野也開闊了不少,不是那麼浮躁了。”

王亞妮告訴記者,在這個暑假,國學館又開始舉行小學生國學培訓,每天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國學像一陣春風吹進我們的校園,吹進我們的課堂,吹進我們的心靈,作為一名國學館講解員,每天從餘音繞樑的誦讀中,感受學生們的點滴改變和成長,是幸福的一件事。

“很多孩子的國學學習是在同源堂進行的。孩子們在這裡吃住學習,過後都能背出三字經、千字文等。”王亞妮告訴記者,“同源堂附近就是火車站,大門外的路直通主要幹道,交通十分便利。沿黃路開通後,交通更加便利了,有很多遊客帶著孩子來這裡學國學。”

“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是華夏文明經久不衰的精神瑰寶。”王亞妮說,前幾天還和幾位參加過小學生國學培訓的家長閒聊,家長稱孩子回家以後不挑食了,吃完飯還幫父母洗碗。有個孩子吃飯前在那裡不知道讀什麼,家長問:“你在說什麼?”孩子說:“我在背誦弟子規關於飲食的這一課。”看了孩子這一言一行,家長深有感慨,孩子不光能背誦國學經典,也會運用了,說明功夫沒有白費。

王亞妮向記者介紹說,同源堂不僅能學國學,這裡還有窯洞、土炕、紅棗、米酒、張家山掛麵等陝北民俗和美食,這些都是沿黃遊客來吳堡體驗陝北民居的很好選擇。同源堂可以讓遊客體驗到特殊的窯洞賓館風情,遊客可以上炕盤腿而坐,或促膝談心,或品茗論道,或小酌微醉,體驗冬暖夏涼的窯洞生活。

記者瞭解到,2017年6月,張耀琪先生將同源堂無償捐贈給吳堡縣政府,為表彰張耀琪先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赤子之情,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吳堡縣政府決定將同源堂改名為“吳堡縣同源堂國學館”。該館現在已被榆林市政府命名為“榆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榆林市領導幹部國學培訓基地”和“榆林市青少年研學旅行培訓基地”。

吳堡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同源堂帶動了吳堡沿黃旅遊業的發展,繁榮了區域經濟,對陝北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守護吳堡古文化的兩位“90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