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合,我们还能继续当好朋友吗

越长大越发现,曾经相知相熟的好朋友也会渐行渐远。从曾经的无话不谈,到偶尔的朋友圈点赞,直至完全消失在双方的生活中。

有人说,曾经的好朋友渐行渐远,是因为你们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样子。

我们无法评论别人的人生,毕竟别人有着怎样的生活,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未曾真正地经历过。但从交流中,我们可以洞察一个人的三观。而一个人的三观,决定了他在你眼里所活成的样子。

三观不合,我们还能继续当好朋友吗

高中时有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小玲和大丙。

小玲是个美人胚子,肤白貌美大长腿,是年级当之无愧的班花,追求她的男生自然也就不在少数。她的课桌抽屉里常被塞上各种表白卡片和礼物。只是小玲从来都婉言拒绝,并把男生送的礼物退了回去。

大丙是个爱画画学习上也很勤奋的男生,但无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总是不见提升。他妈妈认为是因为大丙把心思放在了画画上所以成绩才一直提不上去的,因此不让他画画。于是大丙偷偷地画,不让他妈妈看到。

大丙说:“我以后想当一个画家”。

小玲是我的舍友,大丙也是我的好朋友,一来二去相互认识之后我们打成一片,并自称我们是“三剑客”组合。我们一起在体育课上踢毽子,一起去学校小卖部买零食,一起下晚自修,我在小卖部兼职时他们也偶尔过来帮忙,我们还一起干好多事。

高中毕业后,小玲去了C市读大学,大丙选择了本市的一所院校,而我则去了S市读书。

刚开始时,我们偶尔微信聊天,偶尔为对方朋友圈点个赞。一切好像都没变,但又好像有什么在悄悄发生变化。

后来小玲经常在朋友圈晒自拍和各种名牌包包衣服,出入的也是高级场所。我不禁感慨:小玲同学日子过得还不错嘛!

她回我:这些都是那些男生送的。

“那些?难道你有男朋友了?”

“还没有呀,他们都是追求者”

我感到惊讶,“那你怎么还接受他们的礼物?”

“那些可都是名牌,而且他们也是自愿送我的,不要白不要。上大学了,你也赶紧找个男朋友吧!有个男朋友你就不用一个人那么辛苦去兼职了。男生嘛,就该养女朋友”

看着微信对话框的信息,我感到讶异,这些话居然出自我高中好朋友小玲之口,一瞬间觉得屏幕另一边的那个人好陌生。

从那之后,小玲便没有主动找我聊天,也消失在我的朋友圈中。而我也再没有找过她。可能是她也察觉到双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于是再无交集。

至于大丙,现在我也很少再找过他。

毕业后的大丙通过父母的安排顺利进了老家的政府单位当一名公务员。

大丙每天过得挺清闲,朝九晚五,晚上下班后就回家打游戏,周末睡个懒觉,亦或是叫上三两好友下馆子。

我无法评论他的人生,毕竟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我也很不能忍受一个三观不合的人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

当我因连续加班发烧发了一条朋友圈时,大丙说:你呀,一个人在大城市活得那么累干嘛,像我这样在老家工作的,无忧无虑该多好!

当我发圈说节假日公司放假天数比其他朋友工作的公司少时,大丙说: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工作累工作时间还长,待遇也不见得比我好多少,还不如趁早回来呢!

大丙也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曾经扬言未来要成为画家的大丙了。站在二十岁的路口上,我仿佛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曾风度翩翩的少年在四十岁时身体发福、有啤酒肚的中年大叔的模样。

我没有资格评论他们的三观,但我有资格可以选择是否继续和他们做朋友。当然,他们也一样。

昔日好友,终究是因为三观不合而渐行渐远、形同陌路。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路上,越往前走,就越发现,最后能留下来的往往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不必为那些渐行渐远的人感到惆怅。做好自己,总会遇到那个谈得来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