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有多长的历史?

中国绵阳红


绵阳,川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领域,号称成都外川内最好的一座城市了。不管是教育还是科技,都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直逼成都。同时也是千年古城。“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这一句是描述喊着“成渝第二城”的南充的描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绵阳的历史同样悠久,遥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文化起源的南充之前。西汉时代的历史。同时绵阳因为有涪江的存在,在古代也被称为涪县哟!


西汉遗珠、千年涪江

绵阳最早的历史无从考纪,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在西汉汉高祖刘邦时期,设置涪县,就是现在的绵阳。涪县在刘邦继位的第六年,西南地区建广汉郡,汉武帝时期,将郡府设置在了广汉乘乡(现在的绵阳梓潼)。汉武帝时期,益州刺史府与广汉郡府全部迁址与涪县,即现在绵阳的市区。

东汉安邦、后世长存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曹操聚北方以拥半个中国的兵力,孙权据江东以称帝,刘备入蜀,借西南蜀山天险以据外敌。建国为蜀,自刘备开始,将广汉郡郡府设与涪县,后世长存,一直以来绵阳安定,知道新中国都没有遭到什么战火。只有两晋时期与南北朝时期因为全中国到处战火纷飞,绵阳不能幸免外,其余时间基本安定无事,导致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川西南地区的大市

世人皆说,我西南四川,举全川之力以养成都。殊不知,川西南,还有一座教育与科技大城坐落!

世人皆知,西南蜀地,川东北地区有古都南充,内有古城阆中,传承三国文化,春节文化。殊不知,川西南还有绵阳,传承之久远,犹在三国文化起源地南充之上。

世人皆云,源远流长嘉陵江,一千多公里的的嘉陵江确实流淌的时间久远,但是绵阳涪江,毅然是千年长江分流之一。


歪叔随笔


绵阳 我们的千年历史古城

绵阳古称“涪县”“绵州”,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幅员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5 万,辖5县3区1市,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城市建成区面积139.1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32.8万。绵阳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区域,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2016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30.4 亿元、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88.5 亿元、增长12.4%,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654.1 亿元、增长9.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0 亿元、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6 亿元、同口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07 元、13504 元,分别增长 8.2%、9.3%。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公元前201年汉置涪县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这里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是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治水英雄及夏王朝的缔造者大禹的诞生地;是我国中医针灸发源地之一,双包山汉墓出土的经脉漆木俑是现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古往今来,这块土地孕育了 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沙汀、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司马相如、扬雄、蒋琬、宋哲元及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曾在此工作多年。

绵阳科教发达,产业兴盛。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 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两院”院士26名,各类专业 技术人才23万。


小旅先生


从西汉高祖二年,绵阳置涪县始后来到民国的时候叫绵阳,其实你可以自己百度一下的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