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在这样吃:7岁女孩吃了木耳,多器官衰竭进了ICU!

7月27日中午,7岁女孩雯雯的妈妈拿起了泡发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捞起,加入调料,凉拌给两个孩子吃。雯雯爱吃黑木耳,一下就吃了不少,弟弟不爱吃,只动了几筷子。7月31日傍晚,雯雯被呼啸的救护车送入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接诊的医生叶盛,一翻开病例,并与雯雯家属一聊,这才知道,原来她们吃的那盘黑木耳足足泡发了两天两夜。

“在临床上,像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叶盛说。

很多人还在这样吃:7岁女孩吃了木耳,多器官衰竭进了ICU!

而随后,省疾控中心对于雯雯血液的检测,确定了叶盛的推断,确诊雯雯血液中有米酵菌酸。

“目前,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没有特效药。”

为了竭力挽救雯雯的生命,把体内毒素尽量排出,雯雯的血浆已经进行了四次置换,每次1500毫升,对于这样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

很多人还在这样吃:7岁女孩吃了木耳,多器官衰竭进了ICU!

但即使是这样迅速和及时的抢救,雯雯的病情依旧让人揪心,“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到50%以上!”叶盛说。

专家建议:不仅仅是黑木耳的泡发和烹饪需要引起重视,很多人常吃的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另外,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叶盛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同样是因为吃东西引起的大问题,7月30日,湖南长沙,某医院对一位70岁老人进行手术治疗,将其坏死的70公分小肠进行了切除。医生介绍,老人前一天晚上吃了放在冰箱里的隔夜冰西瓜,且西瓜切开后和其它食物一起放冰箱,医生推断,老人吃下了各种细菌,导致严重感染。

很多人还在这样吃:7岁女孩吃了木耳,多器官衰竭进了ICU!

吃下西瓜2小时后,老人突然腹痛,且疼痛不断加剧,想着夜里看病不方便就一直忍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被家人送到当地医院治疗。2天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28日,老人被转诊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入院后,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雷志盛为老人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老人有近70cm长的小肠发生了充血、水肿、坏死、积气积液,只能手术切除。

很多人还在这样吃:7岁女孩吃了木耳,多器官衰竭进了ICU!

专家建议:很多人认为冰箱就是安全的“保鲜箱”,在低温环境下细菌不会滋生。其实如果存放方法不正确,食物携带的各种细菌也会在冰箱里大量繁殖。鸡蛋和肉类有可能滋生出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起病急骤,表现为怕冷、腹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发生腹泻,一天几次至十几次或更多;蔬菜和水果有可能滋生出志贺氏菌,感染这种细菌后经过1-3天的潜伏期,会突然发病,出现发热、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

关注 康康体检网 服务号,了解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