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皇后」是怎麼評選出來的?

“豫劇皇后”是怎麼評選出來的?

“豫劇皇后”是怎麼評選出來的?

最近買到一本《中國豫劇》,作者是韓德英、揚揚、楊健民。書很厚,應該是一部豫劇史,裡面有很多珍貴的資料,對各個豫劇演員的評論是比較客觀公正的。

書中介紹常香玉大師時,有這樣一句話:1938年後為避日寇而輾轉演出於陝西、甘肅等省,並在這些省份有很大影響,被時人稱為”豫劇皇后”。

介紹陳素真大師時,有這樣一句話:此時的陳素真在開封如日中天,無人與其爭鋒,被譽為開封的“豫劇皇后”。

這樣的介紹恐怕跟大家所熟知的情況不太一樣。

現在一些介紹陳素真的文章裡面,還有一些陳派戲迷,都說陳素真有三頂桂冠:“豫劇皇后,梆子大王,河南梅蘭芳”。可是看了這本《中國豫劇》,我對以上的說法產生了懷疑。當年陳素真被稱為“豫劇皇后”到底是在一個什麼樣的背景下?是戲迷投票選舉的?還是僅僅由一些捧陳的人出於對她的喜愛說的?這樣的稱呼僅僅是在開封呢還是在整個豫劇界?這樣的稱呼到底得到了多少人的認可?

現在看資料,當年是沒有經過什麼報紙投票選舉,應該是陳迷們把這個稱呼給了陳素真吧。既然這樣,常迷也把“豫劇皇后”這樣的美譽給了常香玉,這也沒什麼奇怪的。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至今七十多年過去了,陳迷們還把這種說法當成金科玉律,實在就有點可笑了。而常派戲迷卻很少這樣稱呼常大師。

而“梆子大王”恐怕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吧。我覺得這個稱謂太大了,最起碼前面也要加上“河南”二字,即“河南梆子大王”。難道陳素真在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西梆子、陝西梆子等所有的梆子劇種中都能稱為大王嗎?顯然不是。就是僅僅在豫劇界,到底誰稱得上大王也是有爭議的。

而“河南梅蘭芳”這種說法,還是不提的好。在不如別人的情況下,才把自己比作別人,還有“東方卓別林”什麼的,其實還是自己底氣不足才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