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进出口超预期向好 培育竞争新优势

摘要:7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80%;出口同比增长12.2%;进口同比增长27.3%。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见顶以及中美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局势,未来外贸数据面临较大挑战,中国外贸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加科研投入同时着力挖掘"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积极推动贸易转型升级,走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平衡发展的道路。,

外贸好于预期 扩进口政策发力

7月进出口超预期向好 培育竞争新优势

7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80%,较6月回升6.3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12.2%,较6月回升0.9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27.3%,较6月回升13.2个百分点。7月外贸超预期主要来自于进口拉动,扩进口政策持续发力、担忧人民币持续贬值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刺激企业提前进口囤货。从产品来看,石油天然气、机电产品以及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进口拉动力较大,而大豆进口增速下降12%。但7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6月进一步下滑,预示国内需求不足,那么进口政策力度即使到位,也难以持续,在出口承压、进口不可持续的情况下,未来外贸数据增速大概率会走低,利空经济稳增长。如何有效扩内需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

中美互加关税 基建对冲出口恶化

7月进出口超预期向好 培育竞争新优势

7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1.24%,对欧出口增长9.45%,对东盟出口增长15.4%,较6月均小幅下滑。对日出口增长12.34%,较6月回升超5个百分点。7月出口总体微升,担忧中美关税政策出现抢跑以及人民币较大贬值是两大助推因素。8月8日,美方决定自8月23日起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中国出台同等金额的反制措施。中美两国互加关税的名单和金额都在扩大,对未来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多地启动基建补短板计划,数万亿元投资蓄势待发,加大基建投资能有效对冲出口恶化,但警惕地方财政暗中加杠杆。

人民币贬值 外储逆势增加

7月进出口超预期向好 培育竞争新优势

7月人民币兑美元、欧元同时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但7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较6月增加68.27亿SDR。一方面扩大开放政策发力,外资入华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外贸企业利好,出口创汇收益增长。且美元走强也会促使银行通过掉期市场,囤积美元以备不时之需。当前,人民币的快速贬值有助于释放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利空压力,未来,美元上涨空间有限,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可能性较低。国内经济政策仍然要以扩内需为主。

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关注美国制裁伊朗

7月进出口超预期向好 培育竞争新优势

前7月原油进口金额增速39.50%,进口量增速5.6%,相较于6月,原油进口金额增速明显快于进口量。由于过去一年国际油价水平持续攀升并维持高位,中国进口原油成本随之水涨船高。美国8月6日重启对伊朗制裁,并推动所有国家11月4号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虽然中国、欧盟、日本等方面都已经明确反对美国单方面对伊朗制裁,可能并不会造成"重大的"经济影响。但未来局势发展以及由此对油价产生的影响仍需要密切关注。

贸易摩擦加剧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目前,欧元区面临诸多挑战,欧元英镑相继下跌,日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新兴国家受美元及贸易摩擦冲击加大,拖累中国出口增速。虽然,特朗普政府追加关税带来的新一轮贸易抢跑,但随着这种应激式增长减弱,未来出口增速可能放缓。8月8日,美国对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清单中包括半导体产品,这是中国的软肋。在面对美国的制裁、发达国家创新步伐加快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三重挤压"下,中国外贸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7月进出口超预期向好 培育竞争新优势

首先,增加科研投入,确保R&D经费每年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国际人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要以"一带一路"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挖掘"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在国企完成当地基建后,确保民营企业可以迅速开展走出的工作。中国在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时,要帮助一些有特色资源但贸易困难的国家发展跨境电商,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在前期工作无大碍的情况下,及时进入当地市场。

其次,积极推动贸易转型升级,走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平衡发展的道路。我国服务贸易多年来一直呈现逆差,且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已达1.6万亿元,主要体现在旅游、运输等领域,其中旅游和旅游项下服务逆差占比90%左右。要引导旅游企业以强强联手的方式形成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打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同时,改善国内旅游环境,尤其重视国内景区宰客、人满为患、旅游不文明现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