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前段时间,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曝光了娱乐圈的一些内幕,揭露华谊兄弟的偷税漏税行为,但在618的上海电影节期间,影视领袖峰会上的华谊兄弟副董事长则公开表示,民营公司没有钱,华谊已经在考虑将影院卖给万达,把票务网站卖给阿里。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同时,光线传媒的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影视行业面临着资金周转的一大困境,乐创文娱的董事长张昭则说,影视公司很难真正获得股东的战略支持。这几位影视圈大佬的话是否可信暂且不谈,至少我们看到的,崔永元所公开的,是娱乐圈明星天价片酬的那一面,另一面影视公司所面临的"钱荒",则是圈外的看客很难触及的部分。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张昭曾说,中国影视公司的直接融资渠道几乎不存在,间接的融资体系则还没有建立,很难从银行去获得信贷支持。因为在影视市场上,根本不存在成熟的、可被银行评估的商业模式。在目前的影视圈,比明星偷税漏税的情况更为紧迫的危机,是影视公司的"钱荒"。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前段日子,华谊兄弟的股权质押公告曾经一度引发了股价的震荡,王中军兄弟的高比例股权质押被外界解读为"疯狂套现",甚至"在崔永元的压力下跑路",即使后来华谊发声明也无济于事。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其实,这样的高质押率并非华谊兄弟专属,控股股东质押率较高的公司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民营影视公司,某些公司的大股东质押比例已经达到了100%,远超华谊的89.9%和83.2%。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2016年,多家影视公司发起了并购重组的预案,2017年实施时则资金缺口较大,公司补充流动资金的方式变为了股权质押,例如光线传媒的董事长就一直维持着较低的股权质押比例,但在2017年,光线控股的比例攀升至60%。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除此之外,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亲属股东也质押了股权,根据光线2016年年报透露,王长田的弟弟质押3000万股,质押比例达到了74%,妹妹则质押1380万股,达到41%。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但是在2018年3月,证监会事实了新的股权质押要求,即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不得超过50%,目前来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都没有越过这一政策红线,但也意味着,以后的股权质押融资额度将会遍地。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王长田在6月18日表示,股权质押受到限制,想要从银行进行贷款或是定增和发债基本上不批,在影视制片的过程中成本越来越高,影视公司正在面临资金无法流转的局面。与光线传媒面临着同一难题的还有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此前的金爵电影论坛上表示,博纳的戏已经请不起贵的演员,靠着资本市场的融资来进行高成本大制作电影是不现实的。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在2017年底,影视板块的应收账款所占营收比重已经接近40%,坏账的风险持续增加,资本融资越发困难。再融资通道的收窄让许多影视行业上市公司现有困境,2016-2017年,乐视网曾经想要并购乐视影业完成重组,但以失败告终,同期的多家影视公司并购重组更是鲜少有成功的案例。

“钱荒”真的来了?影视大佬也没钱

2017年,共有十多家影视类上市公司公布了定增的预案,但是一直都没有进行配套融资在监管高层看来,文娱行业并购重组案都有一个通病,即高溢价、高业绩承诺、高杠杆。直接融资渠道收窄,间接融资渠道仍未建立,影视公司目前只能选择抱紧大腿互利共赢。华谊兄弟计划在未来的十二个月通过深交所增持公司股份,或许能再救一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