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徐秀棠,1937年12月 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徐秀棠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logo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出身于江苏宜兴,紫砂艺术大师。

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徐汉棠

鲍志强,字乐人,1946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市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宜兴市美协副主席,现任中国紫砂博物馆总工艺师,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宜兴紫砂工艺厂总工艺师。 现为江苏省陶瓷艺术学会理事、中国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评审第五届、第六届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大师作品展评评审委员。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鲍志强

高海庚,宜兴丁山小桥南制陶世家。他设计了许多成功之作:集玉壶、扁竹提梁壶、双龙提梁壶、水浪壶等经典之作。他还成功的试制出紫砂注浆泥工艺方法,开拓振兴紫砂多用途的新门类。

高海庚(1939-1985年),祖籍宜兴丁山小桥南制陶世家。1955年跟随顾景舟(宜兴紫砂名艺人)学艺,初露才华,深得其师器重,是顾老的得意门生。1960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造型设计,使他学到许多新的造型观念和新的工艺理论知识,同时结识众多专家和艺术界的名流,对其一生的陶瓷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高海庚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蜀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国家级高级工艺师。曾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修习陶瓷相关课程,深研造型、装饰设计,涵养创作美学。 代表作品有《壁钰壶》、《神竹壶》、《圣珠》、《松竹梅》、《大韵》、《梅竹双清》、《集思》、《大涵》、《道方》、《三色梅桩》等,著作:《珍壶藻鉴》。

何道洪,生于1943年。拜师于王寅春门下,深得名师真传,练就制作方器、圆器与筋纹器等器形的扎实功底。而后并获素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先生指导,琢磨花货及仿生蔬果的制作技艺。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何道洪

汪寅仙,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

汪寅仙,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汪寅仙

吕尧臣,宜兴人,生于194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随紫砂名家吴云根学艺。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风格韵秀而古朴。尤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海外有"壶艺魔术师"之称,作品与"黄金争价",屡为"故宫博物院"、国务院、"紫光阁"等单位收藏。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吕尧臣

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周桂珍

当代紫砂大师

当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高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李昌鸿、顾绍培等也各自身怀绝技,制作与设计皆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据介绍,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

当代名作“小小的紫砂壶”居然价值连城

时大彬制圈扭壶

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

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壶,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价格才380元此外,蒋蓉等的作品价位一般也在10-20万。

顾景舟提璧组壶拍卖 成交价1782.5万

时大彬制圈扭壶拍卖 成交价1344万

陈鸣远南瓜壶拍卖 成交价 842万港元[

蒋蓉、范曾合作莲藕倒流壶拍卖 成交价134.4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