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光印记(35):承担认知成本,在自己的周期验证对错

2018时光印记(35):承担认知成本,在自己的周期验证对错

【20180707】2018年倒数第35篇投资笔记。

当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十分苍白。

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经历这样的行情了,市场悲观的让人窒息。稍有一点好的苗头,都会被情绪浇灭,只要反弹,就会上演跑得快。这个时候的市场,基本面技术面,其实都是无效的,只有一个维度起作用,就是乌合之众的情绪。

其实,每次都不例外,行情跌的最难受的阶段,也是市场看空最汹涌的时候,越跌看空的越多。这是人性决定的。这和高位越涨看多的越多别无二致。我清晰的记得2007年6000点的时候市场大部分人认为“一万点不是梦”,2015年5000点的时候,有个声音说这里是“牛市的起点”。

涨时看涨,跌时看跌,正是人性的体现。

当前是市场最难熬的阶段,熊市的最后一跌往往都是最残酷的。这个阶段其实大部分股都是直接向下倾泻的,今年有十个点以上涨幅的个股已经是凤毛麟角。从大的环境看,当前内外交困,外有贸易战不断摩擦打击情绪,内有降杠杆等政策打压流动性,市场情绪悲观到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很多不看空的近期也加入看空大军,确实,身在这个极端情绪笼罩的市场,不被影响到是很难的。

现在关注基本面的或者讲基本面的,反而被看作笑话,被认为是不合时宜,不懂节奏,没有大局观,不懂形势。这是熟悉的味道。每个熊市的最极端的时候,亏损最大的往往是基本面投资者。因为大部分基本面投资者不懂择时,或者说不屑于择时,只看长期企业成长和价值。市场却不会因为你是基本面投资者而怜悯你,乌合之众丢盔弃甲,不管有没有价值,被情绪带着先丢掉筹码再说。现在随处可见在牛市趋之若鹜的40倍估值以上的个股,被杀到10几倍估值,然而成交量却少的可怜,无人问津。

股市确实是个奇怪的地方,原来认为20元有价值的股,现在10元了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不过,不过,正是这种市场的错配,正是这种乌合之众的存在,才让有准备的人能以远远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捡到便宜筹码。这正是投资体系不同,赚钱的区间不同。

这段时间,对于持股的投资者来讲,确实是无比的煎熬。近期的市场,强势股开始明显的补跌,上证50今年开始还债,上半年抱团的一些品种近期是市场杀跌主力。然而近期,一些业绩超预期的股,超跌的绩优股,其实近期走势并不是很差,也给了一些短期介入的机会。当然,这个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因为市场环境太差,有的人可能认为是风险。

我自己依然满仓,并且依据中报业绩超预期做了小的仓位挪移。也许满仓穿越的方式不适合所有人,但我已经习惯,数次股灾几乎都在场,数次“世界末日”都没逃过,到今天还活的挺好,如果按年计算连续7年正收益。能在5月底空仓下来到今天,显然是足够幸运的,躲过了千股跌停的股灾。但是,如果前期一直满仓,到了今天再想起来空仓,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满仓不是最好的操作,但是满仓能让你避免追涨杀跌,避免低位丢掉筹码。最差的才是那种高位被情绪裹挟亢奋买入,低位又被吓破了胆恐惧卖出的,这部分人并不在少数。满仓也好,空仓也好,都各自有优势,当前的位置,我想说的是,一定不要被情绪裹挟,失去理智,要保持独立思考。无论你哪种策略,独立思考都是必不可少的。有的人感觉仓位高自己不淡定,其实这个我早就讲过,盈亏同源,找到你自己适合的仓位,什么是适合的仓位?涨的时候不兴奋不后悔,跌的时候不恐慌。这个没有人能代替你做决策,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无论是空仓还是满仓,都有错的时候,并且如果再用短视的目光去看,验证错误会很快的。

多说无益,这个阶段确实不是基本面能决定的了,这种情况我经历过很多次,上次比较清晰的是2015年股灾期间,再上次就是2011年,基本面不起作用。不过吧,行情转好,基本面好的,后面都又创了新高。这就是长线投资要承受的东西。很多人无法忍受,因此很多人也无法享受成功,无法悟出其中的奥义。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谁,无论哪种投资体系,将自己对市场理解,和自己的操作知行合一结合起来,然后承担你认知应该有的成本,在你自己的投资周期下,去验证对错,去承担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