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記得多年前,有外地朋友問:“西安咸陽機場,到底是西安的還是咸陽的?”

粉巷君(ID:nbdfxcj)還沒想好如何解釋,時代瞬息萬變,機場已不再是單純的機場,航空物流及關聯產業加持下,一種叫“臨空經濟區”的城市雛形,全國湧現。

而彼時的西安咸陽機場,依舊被大片農村包圍。作為國家一級民用機場,這種情形實在不相匹配。

錯過一次,不能再錯過第二次,2011年,西鹹新區成立,隨之面世的總體規劃中,空港新城赫然在列。

起初幾年,行政區劃帶來的體制機制束縛依然存在,加之基礎設施“白紙作畫”,臨空產業蹣跚起步……

而命運的奇妙即在於此。

誰成想,七年之後,西安臨空經濟竟然飛進了“國家隊”……

上世紀80年代初,安定門外的西關機場不堪重負。

時任陝西省委書記馬文瑞向鄧小平呈函,懇請國務院解決新機場的問題。而後,西安咸陽機場在渭北塬上開工……

機場就是機場,那時誰會想到,若干年後,機場區域還可以作為城市來打造。

時間很快來到90 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平均40%的國際貿易貨值都要經過空運傳遞。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興起,空運比例更是呈大幅增長態勢,機場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不斷加強。

於是乎,在國內一些城市,集合“港—產—城”三要素的區域形態開始出現。

大型機場附近,各大航空公司搶灘佈局辦事機構,飛機後勤、旅客服務、航空貨運等業務密集扎堆;中圈區域,瞄準空港運營、航空公司職員和旅客群體,酒店、住宅、超市、金融機構等設施湧現;往外圈,則是物流配送、高端製造、會展等業務佈局……

西安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區位圖

毫無疑問,“臨空經濟區”代表一種新型“增長極”,單就國內而言,過去這些年裡,以鄭州為代表的眾多城市,已實踐論證。

陝西方面,此時也意識到這一機遇,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應運而生。

西安咸陽機場位列全國十大航空樞紐,這是一張“王牌”。

但就城市化而言,這片144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算是零下起步——機場周邊全是農村郊野,地下早年間鋪設的大量管線走廊,遠談不上市政化標準,有些甚至已無資料可查,市政建設障礙太多。

這種障礙,給招商引資同樣帶來不小的壓力……

起初幾年裡,從市政建設、產業規劃開始,空港新城更多是“補功課”。

但考慮到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樞紐地位,臨空產業成長性還是可以預期的,必定是未來一大增長點,推進工作馬虎不得。

所以,這片區域的產業規劃,2016年由荷蘭NACO操刀,這一領域裡,其全球聞名。對標的對象,則直指荷蘭史基浦、新加坡樟宜臨空經濟區這種級別。

基礎薄弱,但服務可以彈性發揮。

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是,空港新城此前曾由一位副主任帶隊,前往招行西安分行營業部“取經”,那是陝西省銀行協會評為最優秀的服務窗口單位之一,常有客戶、同行前來觀摩學習。

但“政府”人員去學習,倒是稀奇。

西安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空港新城企業“一站式”服務政務大廳

後來推行“3450”行政審批改革時,銀行的五星級服務標準與監督機制,被搬到了空港新城政務大廳,政府工作人員變身“銀行櫃員”——這讓前來考察的企業非常受用。

而在省市層面,對臨空經濟的支持一直不遺餘力。

這其中,2017年又尤值回味。

當年9月,時任陝西省長、現任省委書記胡和平在空港新城調研時,首次提出“三個經濟”(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勾勒了陝西新時代發展的構架。

在此之前,全國兩會上,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向總理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將西安列入國家中心城市,二是設立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三是設立西安軍民融合示範區。

時隔不久,西鹹新區交由西安代管,陝西自貿區成立,空港新城被納入核心板塊……

如今回頭審視,這片區域變化還是蠻大的,從空中俯瞰,當年的郊野模樣已不復存在,一座新興的空港城市初現眼前。

產業方面,得益於頂層設計重視,體制機制理順,基礎設施改善,營商環境提升,“絲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國際航空服務業和航空高端製造聚集中心”、“國際會展、文化創意和總部聚集中心”等定位,逐漸被市場層面認可。

掘金者中,不乏世界500強法國賽峰及普洛斯、海航、梅里眾誠、京東這樣的巨頭。

公開信息顯示,空港目前入駐國內外物流企業66家;東航、南航、深航、川航等13家航空公司落戶其航企CBD;科榮達APU大修、奧凱航空運營基地入區運營;航空液壓電機部附件維修、豐樹物流園等項目相繼開工。

產業數據則更有說服力,13家航空公司基地總部,開通航線339條,其中國際航線57條,全貨運航線13條,直達47個國家和地區。

西安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物流企業集聚

作為重要的航空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去年共運送旅客4186萬人次,13.1%的客運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一;區內貨運總量超過260萬噸,航空貨運量近26萬噸,11.2%的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二。

列舉這些政策變化、信息數據,能夠說明什麼問題?

起碼一點來講,空港這個地方,“臨空+自貿+保稅”,產業觸角已延伸至飛機維修、航材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物流運輸等等,作為大西安新型增長極,其臨空經濟全產業鏈基本成型。

所以不久前,國家發改委、中國民航局正式批覆設立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成為繼鄭州、青島、成都、重慶、北京、上海、廣州、長沙、貴陽、杭州之後的又一個“國家隊成員”,可謂水到渠成。

從當年位於西鹹交界區域的一座孤零零的機場,到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這片區域走的不易。但現在遠不是撫杯自喜的時候,躋身“國家隊”,拿到更多政策,接受國家部委的監督和指導,自當志存高遠。

當前,全球僅僅100 座航空大都市,佔據全球經濟總量的 1/3——發力航空大都市已成為國際共識。

從這個層面來看,“決勝藍天”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區域競爭的任何一個領域。

官方對此自然有更深刻的認識,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之後,圍繞“港—產—城”的發展思路隨即披露。

所謂“港”,即平臺概念,如多式聯運交通網絡、物流基礎設施、自貿功能、保稅功能等。從披露信息來看,未來的機場地鐵線、擴建中的機場三期、諸多物流企業、不斷開通的航線,將為其進一步提供支撐。

西安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T5站前綜合商務區(效果圖)

圍繞“港”這一內核,航空物流、高端製造業及總部經濟、會展、文創、金融等高附加值產業不斷聚集,如此前的法國賽峰、梅里眾誠,包括近期綠地投資百億打造會展綜合體,均屬於“產”的範疇。

至於“城”則很好理解,良好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是任何一個開發區安居樂業的目標形態。

“港—產—城”,三位一體,構成臨空經濟區的理想模型。

速度經濟時代,發揮西安“一帶一路”樞紐功能、打造城市新型“增長極”、引領關中平原城市群進入全球經濟的快速通道,就看臨空經濟示範區今後的表現了。

官方給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要形成輻射西北、連接全國、通達世界的航空綜合運輸體系,躋身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第一方陣”。

畢竟,這裡是西安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