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脫貧攻堅就業扶貧計劃實施八大行動三年內帶動60萬貧困人口脫貧

甘肃脱贫攻坚就业扶贫计划实施八大行动三年内带动60万贫困人口脱贫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甘肅省脫貧攻堅就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2018年至2020年,我省將實施扶貧臺賬基礎建設專項行動等八大行動,開展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90萬人。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勞務輸轉等就業扶貧方式取得的工資性收入,支撐和帶動60萬以上貧困人口收入達到現行標準下脫貧的收入水平。

實施扶貧臺賬基礎建設專項行動

《計劃》指出,以建立完善“一庫五名單”(“一庫”即建檔立卡勞動力實名制登記數據庫,“五名單”即建檔立卡勞動力基礎信息、就業培訓、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五個名單)為抓手,健全工作臺賬,強化精準識別,實行動態管理;不斷健全工作機制,逐步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上下貫通、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

實施技能素質提升專項行動

緊盯產業培育、市場需求和貧困勞動力個人意願設立培訓項目,對農業從業人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居家婦女開展特色培訓;對有創業意願的開展創業培訓。根據培訓工種、時間和轉移就業需求,量身定做“菜單”,依託用人單位、龍頭企業和職業院校開展就業技能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採取“送培訓下鄉”和“培訓大篷車”等方式辦班到社、培訓到戶、技能到人;建立“培訓機構+勞動力”的培訓模式或“師帶徒”的培訓方式,進行教學實訓。

實施勞務輸轉組織化程度提高專項行動

認真組織實施“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活動,不斷提高建檔立卡勞動力的有組織輸轉程度。各縣市區政府要積極爭取對口幫扶中央和省屬國有企業支持,建立用工聯動機制,有計劃穩定輸轉吸納一批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鼓勵定點幫扶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積極開發就業崗位,有組織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

實施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專項行動

縣市區人社部門要加強與天津、福州、廈門、青島等東西部協作省區市人社部門對接,設立工作機構,強化勞務協作機制,深化協作內涵。鞏固脫貧成效,用足用好現有的項扶持政策,下大力氣破解一批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勞務協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將我省在外掛職幹部和在我省掛職的外省市幹部有效組織起來,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加強勞務信息溝通,搭建勞務輸轉新渠道。

實施返鄉創業扶持專項行動

綜合運用各類扶持政策,鼓勵各地發展創業示範基地、孵化基地、農民創業園區等,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入園就業創業。支持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直接開辦“網店”、“微店”創業,對在電商網絡平臺創業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可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和創業擔保貼息貸款。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省級創業就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的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給予補助。對入駐省級創業就業孵化示範基地(園區)內的創業項目和創業實體,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給予一次性5萬元補助。對入駐創業示範基地、孵化基地、農民創業園的創業者,可按規定減免租金、水電等費用,並給予稅費優惠。

實施“扶貧車間”推廣專項行動

培育建設主體,通過引進、扶持等方式,加快建設“扶貧車間”。創新組織形式,引導和鼓勵各種建設主體,因地制宜,有效整合利用資源發展建設“扶貧車間”。認真梳理政策清單,對認定的“扶貧車間”,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促進“扶貧車間”健康發展,穩定吸納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實施公益性崗位開發專項行動

要遵循因事設崗、以崗定人、因崗定責、總量控制的要求,開發鄉村道路維護、保潔、綠化、水電保障、養老服務、就業社保協管、公共安全管理、公益設施管理等類別的崗位。組織按月及時發放崗位人員補貼,不得以任何藉口遲發、扣發補貼。定期開展督查,對工作開展情況、用人單位日常管理、聘用人員履行崗位職責及補貼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任務順利完成並取得實效。

實施就業扶貧作風轉變專項行動

深入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活動,大力推廣應用“互聯網+就業”等服務終端,簡化辦事流程、減少辦事材料,推行“無紙化”業務申報、“最多跑一次”就業經辦服務與“不見面”享受就業政策審核服務,讓辦事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