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建水分局傾力預防性養護保平安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公路分局抓季節、搶時間,爭分奪秒地投入預防性養護工作。截止6月中旬,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11公里同步碎石封層任務,經紅河公路局同意後,又對存在病害的2.3公里路段進行同步碎石封層,超計劃120%完成同步碎石封層工作,為做好今年養護工作,確保全分局道路達到暢、安、舒、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局有職工108人,管養著177公里公路,在紅河公路局各分局中為管養里程最長單位之一,且這些路大部分建於五、六十年代,面對於沉重艱難的養護任務及有限的養護資金,全分局幹部職工不等不靠,而且始終把這項既能延長公路使用年限,又可節約養護資金的預防性養護工作當作全分局的重頭戲,傾心竭力地抓實抓好。

「一線」建水分局傾力預防性養護保平安

早在去年底,分局的行政、黨總支主要領導親自帶領職工,對所轄路段的各種病害、問題進行了認真全面的摸底、排查,同時還和技術幹部及有經驗的職工反覆分析,認真研究,制定出分局今年做好預防性養護工作的計劃和實施方案。為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分局還在兩個氣候環境、車流量不同的路段上專門進行400米預防性養護試驗。同時在全分局幹部職工中反覆動員、宣傳,真正在物資、精神和技術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建水分局首先用樹典型和預防性勞動競賽的做法來促進此項工作的展開。零公里公路所是分局站所中管養里程最長,車流量最大,轄區路段病害較多的一個所,共產黨員,所長王金保不但技術好還能吃苦,在他的帶領下,黨員王俊明,團員大專生徐睿等職工都忘我的投入工作。退休職工王麗華看到所上人手不夠,有些職工對預防性養護技術不太熟悉,就主動不講報酬來到工地,冒著近150多度瀝青拌合料的高溫,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同時還手把手地把此項工作的技術、要領教給職工。該所到6月中旬,他們管養的近60公里的路段上的沉陷、灌縫和坑槽等任務都超上級計劃的130%,分局緊緊抓住這個典型在各站所推廣,全分局幹部職工以一種你不養路,我不養路,誰來養路的氣概,讓此項工作形成你追我趕的場面,全分局的預防性養護工作不斷躍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一線」建水分局傾力預防性養護保平安

他們還特別注意在此項工作中認真推廣新工藝、新技術和使用新材料。預防性養護中的同步碎石封層,原來只是採用單層封層,這對提高路面防水能力,增長公路使用壽命上仍有不足。針對分局路段修建時間太長,車流量大及養護任務重的實際,他們組織技術人員外出學習考查,經過反覆實驗,並報經紅河公路局同意,把單層的同步碎石封層改為雙層封層,並在中間加鋪玻纖格柵,在防止路面龜裂反射和封堵路面水滲透上取得了成倍的效果。為提高處置單條裂縫的工藝,他們還在路面灌縫和修補坑槽中,使用灌縫膠、瀝青和橡膠混合體及馬路“創可貼”等新方法。這些新工藝、新材料對待實施,對全面提高預防性養護工程質量,延長這些老公路使用時間,降低養護成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為做好這項工作的推廣和應用,分局行政、黨總支主管都做了很多工作。一個副分局長為了新工藝推廣,面對剛分娩的妻子、嬰兒僅在家休息幾天就全身心地投入此項工作。在全分局幹部職工的努力下,預計今年預防性養護工作將邁上更高的臺階。

(作者: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公路分局 尹 峰 馬瓊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