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羅素對中國的學生印象

哲學家羅素對中國的學生印象

羅素於1920年至1921年在中國講學。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是這樣評價中國的學生的:

“我們倆所作的演講中,大部分是講給學生們聽的,他們熱情而又渴望獲得知識,但是他們所知不多,缺乏訓練,而且很懶,夢想著別人能夠把知識灌進他們的大腦,而自己可以毫不費力。……。中國人絕對有禮貌,喜歡阿諛奉承,但你仍會覺得他們很神秘,說話含蓄,他們相互之間的對話經常讓我們不知所云。”

羅素描述的自然是和他打交道的學生的大概印象。

他說那時的中國學生缺乏訓練,原因是當時的學校實行西方式的教學還不成形,支離破碎。至於他認為中國的學生很懶,自己不想進行思考。這種現象大概和中國的傳統有關。中國自古就是學生只會背先賢們的書,只加以重複就行了,而且後人也給你註釋好了,你也不需要去過多的思考和想象。像羅素進行的那種哲學思考,當時的學生中大概很少有人具備提出像樣問題的能力。在羅素眼中認為他們自己根本不想費力氣,那是很自然的事。

這種情況在今天改變了嗎?我看大概和幾十年前是一樣的。中國學人寫的教科書,我看起來是很不舒服的。他們只會把“正確的”的觀點一敘述,就完事了。別人的教科書中描述科學家們怎樣思考的那些文字,統統被他們過濾掉了。所以,那樣的教科書,讓人看後,越看覺得越沒有什麼可以思考的。越學越糊塗。

哲學家羅素對中國的學生印象

前些年有位中國民間科學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被多數網友和部分媒體認為這事被某科普作家搞砸了,因為在不少的網友看來那位民科是第一個發現引力波的,從這起“引力波鬧劇”可以看出大多數國人的基本科學素差到什麼程度。

唯一有點不同的地方是:今天的某些人多了一點狂妄和無知。他們在和別人爭論時,甚至連別人的要點是什麼都沒有搞明白,就胡言亂語一通。在網上,那些具有什麼博士頭銜的人的某些表演就可說明這一點。一個人對於別人的觀點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首先是抓住別人的要點是什麼,針對提出贊成或者是駁斥的意見。這是一個學人的基本功。在科學上,一個打中要害的反駁意見經常是極有價值的,可以使提出者作更深的思考,乃至修正自己的觀點,從而使它更又道理。但若連別人的觀點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就胡打一通,那樣的反駁根本不值得去看。

羅素後來說“中國人絕對有禮貌”,因為那時的學生還具有傳統的修養,文質彬彬。對於此點,今天幾乎是明顯減退。動輒像潑婦一樣開口大罵。真是斯文掃地。這不能不是舊社會的痞子做法留下的後遺症。

哲學家羅素對中國的學生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