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到古代,你知道在哪天过妇女节吗?

一说到妇女节,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三月八日吧,目测本周日历就要到了对吧,那我要问问一问美女们,如果让你穿越到古代,你知道你在哪天过节呢,怎么过吗?那么心心念念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节日,到底是在哪一天呢?我们现在来看看。

如果你说妇女节是现代人的原创,估计先辈们得不同意了,据说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中国就有了专门的妇女节。不过不是在三月八日,而是在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我们现在传统的七夕节。汉代《古诗十九首》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南《宜阳县志》载:“七月七夕为女节,祀天孙以乞巧。”《帝京景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

到了唐代,人们要在“七夕”乞巧节这天祭拜织女,希望她把纺织的技艺传给家中的女人,交流织艺,连平日禁锢在绣楼里的大家闺秀,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裳涉足田园,游览市井。这对于整日困足闺房的美女来说无疑是盛大的节日。

宋代和明代的“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更高: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穿线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人享用。

明代《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 《帝京景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儿节” 的记载。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大兴县志》:“九月九日,父母家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 九月九日这天,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花糕。看来九月九日也是妇女们的节日啊。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知道在哪天过妇女节吗?

《帝京景物略》 (明)刘侗 于奕正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崇德堂刻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至清代,“妇女节”又从“七夕”发展成端午的“女儿节”。这天,不仅女人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享受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游艺”“聚餐”“休假”等特权,连远嫁的女子也可以在这几天回娘家看望双亲,共享天伦之乐。宁波余有丁有诗云:“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知道在哪天过妇女节吗?

《宛署杂记》 (明)沈榜撰 排印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清代有些地区也把农历六月初六作为妇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接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清代嘉庆《合肥县志》:“六月六日谓之过半年,妇女偕婿归宁。”这一天也是台湾地区的女儿节,台湾地区从2003年起,每年的农历六月六都要举办“勇气、活力、自信、知识”的少女选拔活动。

如果穿越到古代,你知道在哪天过妇女节吗?

《合肥县志》 (清)左辅纂修 民国九年王氏今传是楼影印嘉庆九年刻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在少数民族中,古时的“妇女节”习俗更多得数不胜数,如苗族“姐妹节”、怒族“仙女节”、侗族“姑娘节”、壮族“娅拜节”、藏族“女儿节”等,都是中华女性尽展美丽和聪明才智的时候。

我国古代的妇女节,虽然与现在的三八妇女节意义有所不同,但也独具特色,尤其是把母女之间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今人回味、思索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