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编者按】今年立春在2018年2月4日(星期日),农历腊月十九。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即“开始”。自秦以来,中国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通常意味着气温上升、日照时间延长和降雨增多,是春天的前奏。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群芳谱》(明)王象晋撰 明末刻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返回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民间,成为后来世代相传的全民迎春活动。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四库提要辩证补正》 (秦)吕不韦辑 经训堂业书 清乾隆毕沅校刊本(选自《汉籍数

古代时,立春这一天通常会有热闹的迎春活动。据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武林旧事》 (宋)周密辑 知不足斋业书 清乾隆鲍廷博校刊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立春的习俗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按传统,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铜鼓驱疫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咬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浙江地区迎春牛也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过去人们认为,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鞭春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