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时期“印子金”到“大清金币”和“袁大头”


中国最早的金币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金币,形状扁平,带有铭文,印有数个至数十个方形阴文“郢爰”印记,又称“印子金”。

“印子金”纯度较高,含金在90%以上,甚至达99%。

历代还有各式金锭、金铤等金货币。图为南宋“相五郎”金铤,重二十五两。

图为民国上海“协兴足赤福”字一两金锭,成色999。

图为清末民初天津三阳赤金一两金锭。

光绪三十二年户部天津造币总厂试铸“大清金币”,币面镌帝号及岁次“光绪丙午年”造,次年再造岁次改丁未的金币,这是中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制作的金币,也是清代唯一的一次。

《中国金币考》记述,“大清金币,光绪丙午、丁未年,北洋厂铸,乃日本雕模,较一般银圆略大,用赤金,重库平一两,背蟠龙纹,面中‘大清金币’四字,左右‘丙午’或‘丁未’二字,下‘壹两’二字。”

清朝光绪中期,废除银两制,由中央统一规定铸币成色,由户部委托天津造币厂试铸“大清金银币”,主要版别分长须、短须、曲须、大尾、反龙等七个版别。

当时天津造币厂属于袁世凯的管辖范围,特命造币厂铸“大清金币”千枚,进呈慈禧,以备西太后年关其间馈赠封赏之需,两年共铸两千枚,因国库藏金有限,未大批铸造。而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成色九十的“大清银币”大量流通。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币制未定,“大清银币”继续流通,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袁大头制出为止。

《国币条例》公布以后,天津造币厂就开始铸造袁大头1元银元。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