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报表上识别应收账款真伪

保理全称保付代理,是指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从财务报表上识别应收账款真伪

我国保理业务起步较晚,也与国际保理业务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两大保理主体即银行保理和市场上的商业保理。商业保理业务性较强,但是我国目前的银行保理重点仍是在传统风险管控上。但是无论是商业保理还是银行保理,其业务核本质都是商业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卖方为了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增强流动性而采用的一种委托第三者(保理商)管理应收账款的做法。

因为银行保理业务的审核较为侧重于传统风控,在识别客户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风险上是可以以财务报表的数据作为依据。我们就来看一下财务报表在保理业务中是如何暴露出企业的真实信息的。

其一,但惬意的财务报表上银行融资大幅增加时,非银行融资的其他长期借款余额也在同步增长。这说明该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融资的渠道可能出现了问题,而且很有可能同时在向民间举债借贷。

从财务报表上识别应收账款真伪

这对于侧重于传统风控的银行保理业务而言存在风险的。

其二,企业的“应收账款”额度占到了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应收占款占据企业销售收入占比过高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财务风险。表示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期过长,加剧了应收账款逾期的风险。

其三,报表中“无形资产”的价值认定问题。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但是能够作为融资标的的无形资产必须具备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的属性。如果报表中的无形资产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以认定无形资产的价值无效。

从财务报表上识别应收账款真伪

其四,财务报表数据显示,企业的总资产增长,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也都在增长,现金反而是减少的,而银行借款是增加的。由此可见,表面上看该企业的业务是在增长,但是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并不理想,所以这家企业不适合做保理业务。

当然,保理业务仅靠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书面审查是不够的,银行客户经理还必须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保。如果无法了解到企业融资的真实需求,那么其应收账款的可靠性也将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