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奮鬥踐行知識分子的使命

最近筆者在青海省海北州調研,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幾乎所有去過金銀灘原子城的人,無不對曾經在那裡奮鬥過的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先進知識分子,產生深切的緬懷和由衷的敬意。由此想到,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其中一條就是要求通過博物館展示事蹟等形式,講述優秀知識分子的愛國奮鬥故事。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決定發展核事業,各路建設大軍和科研工作者舍家為國,從四面八方彙集到金銀灘草原。那裡海拔3000多米,氣壓低、氧氣少,水燒不到沸點,飯煮不到全熟,一年有八九個月要穿棉襖。正是在這種極端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極其艱辛的生活條件下,老一輩知識分子成功研製出大國重器。今天的原子城紀念館,以大量照片、實物、模擬場景,生動回放了這段艱苦卓絕而富於激情的奮鬥歷程。一張對比照上,科研專家告別親人的留念和大功告成後離開的合影令人感慨不已:他們來時風華正茂,走時卻已白髮蒼蒼!一張照片展示的是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獲得這份殊榮的物理學家郭永懷:他在基地發現重要線索,回京彙報途中卻因飛機失事不幸身亡,他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好不容易將兩具燒焦的遺體分開後,才發現那個裝有絕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無損地夾在兩人中間……在那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年代,中華民族需要“站起來”的牢固支撐,中國人需要在世界舞臺“爭氣”“爭光”,一批知識分子挺身而出,原子彈和氫彈的橫空出世,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民族的信心和實力。

幾十年來,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長存,前進的步伐一刻沒有停止。像黃大年、李保國、南仁東、鍾揚等一大批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他們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感人事蹟和愛國情懷,生動詮釋了人生的價值,用奮鬥踐行知識分子的使命。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知識報國的要求始終迫切,知識報國的方向始終如一。當然,也有少數知識分子卸掉了內在責任,甚至在酒色權錢的腐蝕下誤入歧途、斯文掃地。對此,有人抱怨物慾橫流,有人怪罪金錢至上。其實,這關鍵還在於有沒有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波瀾壯闊的黨和國家事業中,讓知識真正發揮作用。正如一些知識分子自己的反思:“我們缺什麼?缺少對時代的關切,對國家發展命運的思考,對改變這個社會的責任。”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面對新的征程、新的使命,迫切需要激發廣大知識分子的內在責任,弘揚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繼續在新時代建功立業。正如一位科學家所說:“在這樣的大潮中,我們每一個人做好一件事就夠了,實事求是地講出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們的貢獻。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會大有前途。”(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