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足球与工匠有何联系?听起来似乎毫无关系,但是上升到精神层面,其实不然。足球运动所推崇的自我坚持,自我突破,不懈奋斗,专注的精神,与工匠们坚持的严谨,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的研究手艺,向着目标不断前进的精神不谋而合。

匠人大师坚持工匠精神,潜心坚守,传统中创新不断提高手艺,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打造到极致,与之类似的优秀足球运动员身上体现的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团队意识与奉献精神、一步一脚印丰富自己的脚下技艺等,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不难想象,两种职业,坚持同一种精神,同一个追求,注定会成为好朋友。

当足球遇上工匠精神之后

实力来自严谨,工匠情怀伴随左右

德国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德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和品质的国家,讲到工匠精神,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德国国家严谨精细的制造业,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工匠精神让“德国制造”成为世界标杆。

在足球上亦是如此,德国足球的实力来自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情怀始终伴随左右。足球风格和一个国家的“个性”息息相关,工匠情怀是德国国民性的最好体现。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上一届的世界杯冠军德国队,虽然今年已出线了,但不能因此否定德国队的实力,尤其对于足球而言,德国是世界足坛当之无愧的豪门,除了世界杯冠军外在欧洲杯更是彪悍,此前的14届欧洲杯,德国(包括前西德)曾经7次进入半决赛,6次杀入最后的决赛,并于1972年、1980年和1996年三次捧杯,是欧洲杯历史上成绩最好的球队,没有之一。

人们总在说,足球是11个人的运动。的确,没有哪项运动像足球这样,在讲究个人技艺的同时更追求团队合作。专注、坚强、严谨、善于团队合作,这不仅是德国足球的精神,更是日耳曼民族的精神。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德国足球的实力来自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情怀始终伴随左右。上一届世界杯,一个细节令人难忘:在比赛中,德国队主帅勒夫一直在自己手上的黑皮小本子记录着。这个仅有三十多页的本子,却写满了对手的数据和战术分析,甚至包括每一次换人以及上场后的改变,堪称德国队的葵花宝典。

日本的足球崛起之路

日本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此次2018世界杯,与哥伦比亚的小组赛中,日本队在身体并不占优势的前提下,用“传控”将一个南美洲劲旅(南美可算作“传控祖庭”)踢的团团转,这一点不能不让人佩服。整场日本的控球率达到了61.2%,射门14次,射正5次;哥伦比亚控球率38.8%,射门8次,射正3次;从数据上看,日本已经占了上风。这场比赛,日本凭的是真实的实力,而不仅仅是运气。

在1/8决赛对阵比利时,这场比赛充分展现了日本队的最高水平,日本队用自己的战术能力、纪律性、韧劲、智慧和强大于自己数倍的对手周旋,并且一度把比利时逼入了绝境,虽然最后被比利时绝杀,但这场比赛日本队充分让世界重新认知了亚洲足球,这场比赛应该是亚洲足球在世界杯一个极大地的收获。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曾几何时,日本也是鱼腩球队,不仅欧洲、美洲国家觉得他们不行,连亚洲球队都以与日本交手而感到庆幸,因为日本球风偏软,速度又不快,韩国喜欢踢他,中国也喜欢踢他,这仅仅是二十年前。

日本足球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而谈起日本足球的突飞猛进,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曾经改变日本足球由川渊三郎提出的“百年规划”。正式因为这个规划,日本足球才有了希望,才慢慢的走向了崛起之路。在这份百年规划中,日本足协对日本的职业联赛、青少年的培养都有着明确的说明。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所有日本孩子可以从6岁开始自愿接受足球训练,任何一个教练员只要带领年轻球队,就必须遵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其实日本足协的百年梦想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科学、缜密的研究得出的。05年之后,日本足协一直按照宣言的内容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贯彻落实。根据国际足联2010年的统计,日本足球总人口为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104万。18岁以下球员的人数达到63万。根据日本足协2013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其国内的球队总数超过了2.8万支。

正所谓“付出总会有回报”,日本足球坚定的选择了传控打法,专注地提升足球技能,如匠人一样十几年如一日发展一项事业,并坚持自己的打法,以巴西为师一学就是二十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步天下的战术风格。

中国足球急需工匠精神

中国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确切地说,德国、日本的制造都经历过学习他国技术、仿造假冒、不断升级、直到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而中国自古就是名副其实的“匠人之国”、“匠品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牛掰史。然而足球这方面缺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这种精神。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然而,中国足球方面急需工匠精神的发挥,曾经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写下过厚重一笔的足坛名将古广明说过

,中国体育的体制有其特殊性,足球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社会情况。但我们的足球改革首先必须遵从足球自身的一些规律。德国日本的足球复兴,靠的是类似我们举国体制的青训计划,他们也会从俱乐部和学校入手,制定了很多制度。但只有规则远远不够,关键要看执行的专业力度。中国足球水平不能仅靠“普及”,关键要看“提高”,扎实借鉴德国的青训体系,15年后中国足球可以重返亚洲一流,真正凭实力打进世界杯!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工匠精神,提倡对职业的尊重和投入。当足球遇上工匠精神,并坚持一颗匠心,就会不断的壮大成长,成为世界强手,而当缺乏工匠精神时,那么,即便有发展,也难以持续。中国足球不仅需要提升脚下技艺,更需要拥有严谨的职业精神,未来,就请我们再保持一点耐心和信心,璞玉需要时间细细打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华夏匠人福 利来啦

世界杯竞猜活动

猜中即可把iPhoneX、大师手作抱回家

当足球有了工匠精神,即便出局也能赢得掌声

△扫一扫上图二维码立马竞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