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八月正是夏日高潮,酷暑當頭,陽氣正旺,中醫有一句話叫“陽逢陽旺,陰逢陰盛”,故古人常在伏天利用灸來祛除溼熱,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冬病夏治”。但很多人還是心有疑慮,這個時候艾灸養陽,不會“火上澆油”嗎?灸了不會上火嗎?我上火了還能灸嗎?

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夏天—— 一個適合艾灸的季節

事實上,到了夏天人體容易出汗,“陽加於陰謂之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傷的不僅僅是陰,一開始是“氣陰兩傷”,時間長了就是“陰陽兩傷”了。有時候大汗以後,人會感覺非常疲乏勞累,其實就是傷了陽氣的表現。

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此外,天熱時人的本能反應是尋求降溫,但如果降溫過了頭也會傷陽。比如空調溫度太低,時間長了就容易傷陽氣,容易造成“空調病”。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涼,喝冰鎮啤酒不過癮,還要再加冰塊,也會傷到陽氣。

而且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熱的夏天,手腳依舊很涼,這就是陽虛的一種表現。《傷寒論》中說“陰陽氣不相順接”,陰和陽接不上了,手腳就涼。當然,它也可能有很多種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陽虛。

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說到容易陽虛的人群,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多,從年齡段來區分,則是老人居多。其表現不只有手腳冰冷,還可能背部發冷,女性小肚子怕冷的也比較多,或者腿腳冰涼等,有的女性月經不規律,顏色發黑。

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夏季艾灸溫陽補陽

中醫的艾灸在冬病夏治中是一個很好的體現,實際上這裡面還蘊含了一種中醫的預防思想。意思是不要等到天冷了,陽虛加重時才想起來補,平時就要多加註意,炎熱的夏天更要提前溫陽補陽。

艾灸的治療方法叫“因勢利導”,在夏天溫陽補陽其實是藉助天時,正好這個時候陽氣壯,比天冷時補的效果好,三伏灸、冬病夏治就是這個道理。

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艾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溼,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艾灸上火了還能繼續灸嗎?

先來了解“上火”到底是什麼。“上火”為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可以從中醫理論解釋,屬於中醫熱證範疇。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一般上火會出現咽喉幹痛、兩眼紅赤、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一是指接受自然界“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上火”症狀;一是機體內存在的能推動生命機能而看不見的“火”,由於陰陽失調,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狀。

口乾舌燥,喉嚨腫痛等症狀是灸後反應的一種,陽氣進入遇到陰邪會在產生正邪相搏的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根據自己的反應調整施灸方案並堅持灸下去,就會消失,身體也會好轉。

你的火氣是有多大?中醫教你艾灸養陽!絕對不上火!

其實,古人早就寫得很清楚,《黃帝內經·靈樞·官能》:“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陰陽皆虛,火自當之。”明朝龔居中《外科百效全書》:“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若能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所以,艾灸上火其實無需擔心,不論虛實寒熱,皆可艾灸,不要以為出現上火現象,就懷疑是不是不適合艾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