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眼观外军,国际军事比赛,外军是怎样备赛的?

兵眼观外军,国际军事比赛,外军是怎样备赛的?

陆军承办“国际军事比赛-2018”虽然已经收官,但比赛中,外军熟练使用中方装备驰骋赛场的情景仍令人印象深刻。

外军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将中方装备运用得如此熟练?如何能这么快适应陌生赛道?记者也进行了几次观察。

一次俄罗斯队员正在进行“安全路线”开路车组和清障车组训练,几乎每到一个障碍,他们都会主动下车,围在障碍周边,一番“比比划划”过后,才返回再次进行作业。一个障碍克服后,他们还会停下来,再次进行讨论。这绝不是个例。在“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和“晴空”防空导弹兵项目备赛时,俄罗斯参赛队员训练时的这种“讨论”现象很常见。此外,训练一结束,他们不急于返回,而是在现地聚在一起,有激烈争辩,也有温和讨论,但结果都一样:所有人意见一致之后才会离开。

兵眼观外军,国际军事比赛,外军是怎样备赛的?

参加“晴空”项目比赛的委内瑞拉参赛选手领取武器装备。

来参加今年“安全路线”工兵分队项目前,乌兹别克斯坦队员没有使用过中方的重型机械化桥。为了尽快熟悉装备,他们在扎实训练的同时,也很灵活和较真。一次训练,戈壁滩突然刮起大风,给桥梁架设带来一定危险。乌方指挥员没有暂停训练,而是将桥梁架设训练改成车辆驾驶训练。大风渐弱后,也临近训练尾声,这时乌方指挥员主动申请训练“加时”,原因是当天的桥梁架设课目必须完成。库尔勒沙漠之中酷暑难当,俄罗斯队员在备赛场,没有一个人进入裁判组为他们的准备的遮阴帐篷,训练中也不安排休息。有一次,裁判组建议队员休息,他们都很惊讶,训练没结束,为什么要休息?即便就餐时间到了,不完成训练,谁也不去吃饭。

平时训练场上,外军的队员专注训练,指挥官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跟训和看看赛道。其实,简单中含有不简单。他们通过看训练,寻找规则中对己的有利点和不利点,然后很有针对性地跟裁判组谈。指挥官在赛道上简单的走走,看似没什么研究,但他们对内外赛道的距离差,对罚时等待区的记时设计,总能提出问题,让裁判组必须研究解决。其实,训练场上的指挥员一点不闲,始终在研究和解决训练问题。

兵眼观外军,国际军事比赛,外军是怎样备赛的?

中国军队教练员为白俄罗斯参赛队员讲解车辆装备。

外军晚餐之后会干啥?你可能猜不到:不少人都会在房间进行推演。“安全路线”项目裁判组裁判长助理邢英几次到外军生活区对接工作,都会见到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队员们各自围坐在一起,然后利用房间内简便器材进行单科目或全过程的推演,有时甚至会很激烈的交流。还有一个现象,俄罗斯队员担负的角色不固定,有的队员可能要熟悉掌握2-3个课目内容,因此在推演时,角色也很“多变”。

兵眼观外军,国际军事比赛,外军是怎样备赛的?

合影

“国际军事比赛”是各国军事交流的平台,更是彼此借鉴吸收和提升训练效能的绝佳机会。他们的备赛方式,是否也能给我们一些有益借鉴?

兵眼观外军,国际军事比赛,外军是怎样备赛的?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罗杨、万东明、本报记者钱晓虎

摄影 | 张永进 王鹏飞

刊期 | 20181858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