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民朋友最苦惱的七個問題

2018年農民朋友最苦惱的七個問題​大家都你知道,做農業的非常艱辛,風裡來,雨裡去,辛苦種著那點田地,甚至選擇了出去打工,嘗受著世間的酸甜苦辣,小編今年梳理了2018年農民最苦惱的七個問題,不知道是否恰當!

第一個問題:土地流轉。

土地對於農民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為了重新煥發農民的生產活力,國家對土地政策進行了調整,農民可以把一些閒置土地進行流轉。通過三權分置(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加快土地的流轉速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有利於農業的專業化生產。

第二個問題:農村醫療保障。

農村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的一部分,我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3.91%,農村醫療保險,可以使廣大農民享受到農村醫療保險的實惠,同時也是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參合農民可以選擇不同醫院就診,一般採取就近原則,選擇不同醫院的報銷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對住院患者的報銷比例比較大,可以分為慢性病、特殊病種、意外傷害的情況採取不同的報銷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貧、因病反貧的情況。如今很多地區的貧困農民就是依靠醫療保險來看病的,因為他們負擔不起昂貴的費用。所以醫療保險也成為了農民飯後談論的話題。

第三個問題:糧食價格。作物調整,這個是整天喊在嘴上的,種植面積是一年比一年少,進口玉米、大豆波及國內價格,農民也不是試驗家或者學術派,能試驗出什麼掙錢,什麼不掙錢!種糧食還是很多人的選擇!地種不種了?這真的是一個難題,為什麼呢?種地不賺錢,風險太大了,一年帶頭風裡來雨裡去,家裡的媳婦累的夠嗆,一年也只賣了幾千塊。但是,不種地又覺得不像話,作為一個農民,眼看著土地荒廢,這簡直是罪過!自己都過不了自己心理那關,但種也為難,不種也為難,真的是左右為難。

第四個問題:取消農村戶口。

今年最轟動的莫過於全國31個省出臺各自的戶改方案,且全部取消農業戶口。這標誌著我國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城裡人”和“鄉下人”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農民最擔心的是,取消農業戶口是否還能享受以前農村戶口帶來的權益,或者像城裡人一樣享受城市居民的醫療教育等政策。

第五個問題:外出打工。

城裡的樓市,依然在不停的上漲,但農民工的工資下降了。之前吹的一天五六百的,很難找到了,一天二三百的活,突然也不好找了。有些建築工,甚至不得不走進工廠,但工廠也不景氣,一個月也就三四千,還每天都要上工。雖然沒有幹建築累,但賺錢真的是更難了,而一些建築工,到了年底更發愁,錢難要啊!

第六個問題:養老問題。

沒有農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沒有農村老人的幸福就沒有全面幸福。在現代社會背景下,並不存在絕對的物價差距,所謂農村生活支出少,那是以降低生活質量為代價的。換句話說,當城裡人感慨養老金不夠時,對於農村老人來說,這一問題同樣存在,甚至更為突出。因此,當我們在討論城市養老時,千萬不能忽視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數據顯示,在全國1.85億老年人口中,有超過六成以上生活在農村。也就是說,我國農村老年人口超過了1個億。從制度設計上講,完全依賴財政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有點不太現實也不可想象。但鑑於物價的不斷上漲,現行的55元新農保在標準確實低了一些,財政應該不斷加大對農村養老的投入。

第七個問題:農業補貼問題。有不少農民朋友還是向我們諮詢明年的玉米補貼問題,問“明年玉米這些補貼還有沒有啊,沒有的話就肯定賠”。小編也勸過不少農戶,明年不要大面積種植玉米了,但很多農民朋友表示很無奈,種了這麼多年玉米了,突然讓我改種別的,我不習慣不會也種不來啊。去年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是可以享受國家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糧食直補三項補貼的,有的地方還有地方性補貼。這些補貼都是以直接補貼方式發放到個人一卡通賬戶上的。在市場化的調理之下,玉米價錢逐漸靠近國際糧價是必然趨向,直白點就是說,玉米價錢的下跌空間仍然非常充足,正是玉米價錢與進口玉米價錢之間的價差區間。如果農民不需要為這個發愁的時候,那說明日子真的好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