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民朋友最苦恼的七个问题

2018年农民朋友最苦恼的七个问题​大家都你知道,做农业的非常艰辛,风里来,雨里去,辛苦种着那点田地,甚至选择了出去打工,尝受着世间的酸甜苦辣,小编今年梳理了2018年农民最苦恼的七个问题,不知道是否恰当!

第一个问题:土地流转。

土地对于农民是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为了重新焕发农民的生产活力,国家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农民可以把一些闲置土地进行流转。通过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生产。

第二个问题:农村医疗保障。

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惠,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意外伤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如今很多地区的贫困农民就是依靠医疗保险来看病的,因为他们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所以医疗保险也成为了农民饭后谈论的话题。

第三个问题:粮食价格。作物调整,这个是整天喊在嘴上的,种植面积是一年比一年少,进口玉米、大豆波及国内价格,农民也不是试验家或者学术派,能试验出什么挣钱,什么不挣钱!种粮食还是很多人的选择!地种不种了?这真的是一个难题,为什么呢?种地不赚钱,风险太大了,一年带头风里来雨里去,家里的媳妇累的够呛,一年也只卖了几千块。但是,不种地又觉得不像话,作为一个农民,眼看着土地荒废,这简直是罪过!自己都过不了自己心理那关,但种也为难,不种也为难,真的是左右为难。

第四个问题:取消农村户口。

今年最轰动的莫过于全国31个省出台各自的户改方案,且全部取消农业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城里人”和“乡下人”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农民最担心的是,取消农业户口是否还能享受以前农村户口带来的权益,或者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城市居民的医疗教育等政策。

第五个问题:外出打工。

城里的楼市,依然在不停的上涨,但农民工的工资下降了。之前吹的一天五六百的,很难找到了,一天二三百的活,突然也不好找了。有些建筑工,甚至不得不走进工厂,但工厂也不景气,一个月也就三四千,还每天都要上工。虽然没有干建筑累,但赚钱真的是更难了,而一些建筑工,到了年底更发愁,钱难要啊!

第六个问题:养老问题。

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村老人的幸福就没有全面幸福。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并不存在绝对的物价差距,所谓农村生活支出少,那是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当城里人感慨养老金不够时,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这一问题同样存在,甚至更为突出。因此,当我们在讨论城市养老时,千万不能忽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数据显示,在全国1.85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也就是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超过了1个亿。从制度设计上讲,完全依赖财政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有点不太现实也不可想象。但鉴于物价的不断上涨,现行的55元新农保在标准确实低了一些,财政应该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投入。

第七个问题:农业补贴问题。有不少农民朋友还是向我们咨询明年的玉米补贴问题,问“明年玉米这些补贴还有没有啊,没有的话就肯定赔”。小编也劝过不少农户,明年不要大面积种植玉米了,但很多农民朋友表示很无奈,种了这么多年玉米了,突然让我改种别的,我不习惯不会也种不来啊。去年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是可以享受国家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三项补贴的,有的地方还有地方性补贴。这些补贴都是以直接补贴方式发放到个人一卡通账户上的。在市场化的调理之下,玉米价钱逐渐靠近国际粮价是必然趋向,直白点就是说,玉米价钱的下跌空间仍然非常充足,正是玉米价钱与进口玉米价钱之间的价差区间。如果农民不需要为这个发愁的时候,那说明日子真的好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