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能帮我接杯水吗?”“小子,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你看过的不同人生里,或许藏着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写故事。

“妈,你能帮我接杯水吗?”“小子,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01

“妈,你能帮我接杯水吗?”

他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节目很精彩,他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母亲,开始喊。

是的,他不想动,一回家他就是这副样子。

母亲在厨房应了一声,说还有点事没做完,让他先等一会儿。话音刚落,从卧室出来一个人。

那是他午睡完的父亲。

父亲先是看了他一眼,他沉迷于电视,并没有看到父亲的眼神。如果他看到了,应该就不会喊第二次了。

父亲去了厨房帮忙,显然两人好像把他忘了。

过了十分钟,母亲还没有把水端过来。好不容易放假,回趟家,此时的他是懒癌重度患者,他依旧不想动。

只好继续喊:“妈,你先帮我接杯水行吗?”

有人应声过来。

他偏头看了一眼,是父亲。父亲走到饮水机旁,端过来一杯水,脸上是欲言又止地表情。

看他喝完了一杯水,站在眼前的人终于忍不住了。

他缓缓开口:“小子,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闻得此话,他还没喝下的最后一口水硬生生差点呛了出来。

父亲转身,去厨房继续帮忙了。

他满脑都是问号:我是亲生的?

“妈,你能帮我接杯水吗?”“小子,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02

他总是怀疑这事,但我曾明确地告诉他:你绝对是亲生的!

他那长相,完全是他父亲的翻版,一眼就能瞧出来的事。不过他从小还是会疑惑:我真的是亲生的?

他会这么想,完全是有道理的。

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是一个些许文艺的人,听说他的母亲当年就是因为他父亲的文艺才看上他的。他的文艺主要表现在会写诗。

诗的好坏且不论,反正他也辩不得好坏。不过,儿时一群伙伴在一起玩过家家,我们一起翻出了他父亲曾经写的信。

放在抽屉里一个大的信封里。我们那时喜欢折纸飞机玩,然后比赛看谁的飞机能飞得更远,他把父亲写的信拿来折了,然后飞走了。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挨打,父亲打的。

他也就折了一封,本来是犯不着打他的。毕竟他上次把父亲的衣服烧了一个洞,父亲都是一笑而过,说男孩子皮点也没事。

小的时候,他在家里还是很受宠的,因为就他一个孩子。

父亲打他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信是他母亲的宝贝!

他父亲的原话说:“你看看你,让你妈妈不开心了,你说,该不该打!”

所以他从小就懂得一个道理:千万不要惹妈妈不开心。

他的父亲在外是一个严肃的人,惟有在他母亲面前,喜欢逗笑耍宝。她的母亲在外人面前永远温和,也惟有和他父亲在一起,像个小女生。

小女生的特点是有时爱生气,需要人哄。

一个笑,一个闹。

他后来长大离家,常年在外读书工作,回来得少。感慨倒是越来越多:我还是不是亲生的啊?

“小子,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这似乎随着他长大,成了他父亲的口头禅。

“妈,你能帮我接杯水吗?”“小子,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03

他好不容易回家的时候,就很想享受一下亲情的温暖。

“妈,你能帮我递一下遥控器吗?”

“妈,你能帮我把衣服洗一下吗?”

“妈,我明天想吃酸菜鱼。”

......

他的父亲总是快人一步,待得母亲走后,再暗暗来一句:“小子,以后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他第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只觉得想笑,父亲咋年纪越大,人越犯二呢?

他从小看惯了父母在一起的模样,以为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该是这样相处,这该是很稀疏平常的。

直到有一次,他在生日的时候偷偷回家,没有提前告诉父母,本来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的九点了。

敲门,无人应。他没有带钥匙,只好给父母打电话。

他有些好奇:这么晚了他们去哪儿了呢?最重要的是,他们今晚都没给他打电话,好像忘了他生日这回事。

他打的是父亲的号码,虽然平时父亲总是警告他不许命令母亲做事。但平心而论,他们关系还是很好的,父亲是个讲道理的人。

电话通了,是他母亲接的。

他们去外边吃饭了,吃完饭后两人骑车看星星去了。不是开车,是骑车,骑的自行车。父母相识初,他父亲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带母亲上街。

他20岁生日那年,也是父母结婚的第20个年头。他母亲说,想起20年前的今天,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山上看星星的场景。

然后他的父亲不知道从哪儿找来自行车,就带着她再次去山上看星星了。

他打过去电话的时候,父亲正在骑一段上坡路,累得气喘吁吁,电话是母亲帮着接的。他在门口等了很久,也不见父母回来,最后去发小家睡了。

他继续对着我们抱怨:“昨晚上我生日哎,特意回来的,居然在门口等了半天。你们说,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啊?”

他以前也埋怨,是真的埋怨。惟有这次,他虽还是这样说,脸上却是笑着的。

大概他现在长大了,懂事了,才真正明白父亲吧,明白这样的人有多难得。

“妈,你能帮我接杯水吗?”

“小子,以后不许命令我老婆做事!”

这样的对话依旧在他家经常上演。

有次,他接过父亲递来的水,终于忍不住,笑道:“爸,我觉得你好幼稚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