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揪」出5人冒用身份證!蕭山機場人臉識別技術放大招

7月13日,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瞭解到,目前機場已全面引入阿里雲ET航空大腦,25個國內安檢通道全部上線人臉識別技術,人臉判斷準確率超99.6%,旅客身份甄別速度提升3倍以上。上線一個多月來,已經成功"揪"出5名冒用身份證的旅客。

一個月“揪”出5人冒用身份證!蕭山機場人臉識別技術放大招

很多人都有過機場安檢的經驗。以往過安檢的標準流程是將身份證和登機牌給到安檢口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肉眼比對身份證照片和人臉,並且請旅客看攝像頭拍照,人證相符就能放行。

而最近到杭州機場T3航站樓的旅客,也許會奇怪:工作人員怎麼不拿著身份證對照我的長相,我也不用再對著攝像頭擺Pose了?

這些變化在杭州機場用上阿里雲ET航空大腦後悄然發生了。今年6月6日起,杭州機場T3航站樓的25個安檢通道低調上線ET航空大腦的人臉識別技術:技術被接入機場原有的信息系統,現場只更換了一臺廣角攝像頭。

旅客在身份安檢環節只需自然經過,由攝像頭捕捉旅客照片,在系統內完成與身份證照片的比對。"使用這一人臉識別技術後,目前每位旅客從遞上身份證到完成甄別,整個時間縮短至3秒,比肉眼比對的速度快了3倍以上。杭州機場客流量巨大,2017年旅客吞吐量達3500多萬人次,人臉識別大大解放了安檢人員,也提高了機場的運作效率、改善了旅客的乘機體驗。"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信息導航管理部系統運行中心俞江。

此外,新上線的安檢還可以自動從攝像機的視野範圍內進行匹配人像,這也大大方便了兒童、老人、殘障人士等往常需要親友協同的人群。

據阿里巴巴機器智能實驗室副主任華先勝介紹,這一套人臉識別算法的識別精度已經超過99.6%,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從海量樣本學習中獲取了強大的身份鑑別能力,系統識別的時間只用0.3秒,上海地鐵正在試驗的刷臉過閘機也用到了同一技術。

機場工作人員透露,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系統已經成功發現5名冒用身份證登機的旅客,發現後都按相關規定移交給了公安部門處理。

隨著航空業的發展,乘坐飛機出行的乘客激增,機場的安檢壓力不斷加大,與此同時對公共安全的重視度也在逐年提升。人臉識別作為一種創新便捷的高科技身份驗證技術,能夠有效杜絕冒用身份證過檢的行為,大大提升機場安全,也利於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旅客體驗。

目前國際上都已經把人臉識別作為探索智慧機場、提高機場安防的方式之一,如美國最繁忙的洛杉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澳大利亞悉尼機場等都已經開始嘗試這一技術。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也在新技術的探索與應用上也走到了全球前列。這也是阿里雲ET航空大腦人臉識別技術在機場環境下廣泛應用的首站。

在首都國際機場,ET航空大腦已勝任了停機位調度員的工作,通過運籌優化、認知反演等方法在50秒內刷新1700架次航班的停機安排,將廊橋停機位利用率提高了10%,相當於每天有20000位旅客不用再乘坐擺渡車。

除機場之外,ET航空大腦還與航空公司如南航達成合作,支撐起南航的電子服務,使南航成為第一家無紙化、全流程數字化的航空公司。廈門航空也與阿里雲聯合發佈智慧航空AI大賽,在全球徵集智能調度航班的優化算法。

讓人工智能落到產業中去、在產業中發揮價值,是阿里雲始終堅持的產業AI路徑,除ET航空大腦外,阿里雲還針對城市、工業、醫療等多個場景推出了ET城市大腦、ET工業大腦等,服務於各行各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