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現代人,如果穿越到秦漢,唐宋,明清,還能跟古人正常交流嗎?

洗臉盆上的


只會說普通話而不懂其他方言的現代人,如果穿越到清雍正以前是無法和古人正常交流的。

當代人們使用的普通話,是以現代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接近民國時期的國語和清代後期的官話,但與明代清初以南京音為標準的官話相去甚遠,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韻尾消失、入聲消失,尖團合流等。

當代漢語學家一般認為,古代漢語至少分為遠古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遠古上古指的是商朝到晉朝時期,中古則是南北朝到宋朝時期,至於近古,一般指元明及清初時期,時間越往前推移,古代漢語與普通話的差異就越大。

不過,並不是所有現代人都無法與古人交流,實際上,很多懂南方方言的朋友與某個時期的古人交流是不存在障礙的。比如穿越小說《尋秦記》的項少龍是香港人,講的是粵語,或許他到了戰國時期,能很快掌握那時的語言。

方言是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南方方言包括粵語、客家話、閩語及潮州話、湘語、贛語、吳語等都保留古代漢語的部分發音成分,比如大部分的南方方言都保留了入聲發音,其中吳語還保留了全濁聲,粵語、閩語和潮州話都是可區分平上去入四聲的陰陽聲調。

此外,吳語、粵語、閩語及潮州話讀唐詩宋詞都能很好押韻,懂南方方言的朋友學習古代韻書比如廣韻、平水韻等相對容易,一般也無須通過逐字查韻書來判斷平仄,所以在格律詩詞的創作方面,也更具先天優勢。

當然,並不是所有方言朋友都能與所有古人順利交流,每種方言都自帶不同歷史時期漢語的發音習慣,比如粵語人群如果穿越到宋朝,其語言交流效率恐怕就不如閩語潮州話人群,閩語潮州話人群到明朝又不如吳語人群,這種情況猶如年輪一般,很有意思。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儘管只會普通話的人們穿越到古代幾乎相當於啞巴,但是書面的溝通交流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漢字在2000年來一直相對穩定,今日的我們應該是能看懂王羲之的字帖的,這也是漢語之幸。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如果你除了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會說你家鄉的方言,穿越回你家鄉的古代,和古人交流,語言方面不會有什麼大的障礙。

但是,如果你只會說普通話,和古人交流,障礙就大了。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熱烈討論要不要保留各地方言的原因。方言,是中國語言文化的活化石。



語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實語調,語音等變化是不大的,只是有些名詞稱謂變化大。比如:小二,我們現在叫服務員,客官,我們現在叫先生,這些問題都不大。大家現在看《水滸傳》、看《西遊記》,基本不存在閱讀困難。各地方言最大的不同,就是語調的不同。


現在推廣的普通話,其實就是北京地區的方言,如果大家都說普通話,即只保留了北京地區的方言而丟掉其他更多的方言,這是很可惜的。

推廣普通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交流和國家的統一,意義重大。但是,推廣普通話,也絕不能以其他方言消失為代價。


煙花三月09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眾所周之,為什麼人們要靠文字來記載歷史,傳情達意,而且千年以前的人和事情現在的人能夠詳細指導。就是因為,口頭語言一直在發展變化之中,而書面語變化不大。也有人說,中華文明五千年延續,也得益於書面語的代代可傳。因而,現代的人穿越到古代,是無法與古人正常交流的。

普通話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而古代漢語分為遠古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分別是商朝到晉朝時期、南北朝到宋朝時期,元明及清初時期,而且隨著時間改變,語音、語調都有了很大改變。甚至方圓百里在同一時期都有語音、語調、語義的不同,因而,穿越到古代,現代普通話完全派不上用場。


老照片


這個誰知道去,明清還好說,再往前真不好講。那些說什麼粵語閩南話什麼的是古代漢話,純屬扯淡。這些方言帶有古漢語的一些音,我相信。但要說是以前的官話就很扯了。中原文明因為戰亂是南遷了一部分,關鍵是一部分不是所有中原人都跑南邊了。各地的方言本來就是一直在融合和變化的,就拿河南老一輩說餃子是說扁食,現在都說餃子或水餃一樣,其他的就不說了。歷朝歷代當政的都要定雅言,就是普通話。唐代韓愈描寫嶺南:

縣郭無居民,官無丞尉,夾江荒茅篁竹之間,小吏十餘家,皆鳥言夷面。你們說粵語是官話,那麼韓愈可是唐朝人,他為啥就聽不懂呢?就不說宋和明清了,寫聽不懂南方人說話的多了去了。

簡繁體更是無稽之談,去看看草書是啥字體,要是說繁體正宗,怎麼不去寫小篆或者甲骨文呢,更正宗😂。漢字也是一直在改變和簡化的。完全沒必要去爭論這些嘛!喜歡用繁體字是你的事兒。漢字也是一直傳承的,古代的漢字你不會寫,但是很大一部分你能認識。這就是傳承!


戀在水一方


應該不會,因為在中國古漢唐時期並沒有像現在推行統一標準,在那個時期的語言通一隻是區域性的,有的甚至隔一個村子,語言就不同(現在的江西,福建還有這些現像,他們是真正北方漢人,因躲避戰亂而遷移而來的,稱客家人),中國語言能大區域能相互交流,發生在蒙古人(元代)入駐中原後,因蒙古人學漢語聲比較硬,但很容易懂,但區域上還是有所區別,就是我們現在的地方“口音”。

大家都以為現在的河南話就是以前中原漢人所說的古漢語,錯,宋滅亡後,大量中原漢南遷,比如山西和河南難民來到福建,此後這裡就有了晉江(山西為晉人),晉江上有座橋叫洛陽橋(河南人為懷念家鄉而起名。

所以,現在的閩南語,客家話等幾種語音才是元代以前中原漢人的語言,而且現在還有臺灣和閩南人把臺語或閩南語稱之為河洛話(河洛:洛陽),臺灣有個學者曾教授對此很有研究,據此可以說,用現在的普通話和古人溝通還是有一定困難,比如宋詞的平仄韻律部是以河洛話寫來的,用閩南語讀韻味更足,拙見。。。


qzuser10052491


我很懷疑不能。從口語來講變化太多了,連發音方式都變了。不僅普通話溝通不了,地方方言也溝通不了,前段時間炒得熱烘烘的所謂粵語客家話一樣不行。

從五六十年代的電影裡面看,作為統一發音的普通話,與現在我們平常講的普通話已經能聽出明顯的區別來,比如以前人念"誰shui",現在全國幾乎都發"shei",這才短短几十年。中國文化幾千年了,古代又沒有統一語言,變化更大。


小王片兒刀


現在人如果穿越到古代是無法交流的。

中國現在的普通話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確定下來的官方語言,才提倡普及普通話的,其實我們國人在八十年改革初期之前還是都說地方語言的,只有改革開放了以後,人口流動多了頻繁了,才真正的普及了普通話的。



西陽西下1


能的,在文字系統相同的情況下,你穿越回古代就像是楚人來到了齊國,或越人到了秦國一樣,本質上沒有啥不同。如果硬要說不同,那你在現代接受了系統的九年義務教育,即使是在渣的學渣,穿越回去都是妥妥的人才,畢竟沒吃過豬肉,總是見過豬跑吧。


黑另


肯定不能交流

古代首先方言就比現在多,所謂官話根本得不到普及,唐朝的廣東人說的肯定不是現在的粵語,也不是現在的越南語,我估計語言學家都不知道歷代的方言情況,而官話可能只是一小塊區域或者官員才會說的。


looxee


唐宋肯定是沒法交流 明朝中後期 清朝就大致可以交流了 但是明清的普通話還是有文言語句的 但是大概都能聽懂 我曾在網站上聽一位語言學家合成的明朝中期的普通話 除了語法 音調不太相同 別的都能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