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我們誤解了世界,反說世界欺騙了我們。這是我看過《易經》後,最初也是最強烈的感受。

我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易經》結緣的。之前,也認為它是迷信、占卜之類的。其實不然,能流傳數千年之久,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成份,只是很多人,對它心懷偏見或望而卻步罷了。

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說起占卜算卦,也與當時人們心智未開有關。對各類自然現象無法解釋,或者說是不可預測的變化太多,人們乞求上天,望冥冥之神能給予幫助,於是便給《易經》打下沉重的神話迷信烙印。以至於今天,我們仍懷著異樣的眼光看它。孔子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對於《易經》,其中的精華,要靠人來把它發揚光大,而不是等待它來幫我們解開。

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今天,科技很發達,然而不知為什麼這麼多人樂此不疲地鑽研易理。我想,除了人們對於傳統道德價值觀念迴歸的呼喚外,更多的是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一種悵然和失落罷了。生活條件好,但幸福感卻沒增加,人與人之間交流越來越方便,但信任感不增反降。“不是你不瞭解世界,是世界變化太快”、“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等等諸如此類的流行語,不恰恰揭示了人們對未來的迷茫、無助甚至是擔心嗎!

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讀罷《易經》,猶如清涼的甘泉滑過心底,讓人愜意、淡然。因為它能夠讓人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給世界一個明白的解讀,給未來一個客觀的推理。《易經》倡導天人和一。天是乾,是變化無窮的,代表著擴展;地是坤,是不變的,地可以容納萬物,如我們常講的“地勢坤,厚德載物”。而人呢,人在天地間,又要變,又要不變。

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易經》有64卦,每卦有6爻。也即在世界64個表相中的每一個,也會隨著時的不同而不同,“時也,命也”。它把世界解釋為陰陽合一,且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道可道,非常道”,你所能表述出的道理,皆不是永恆的道理。現實中,我們希望天下太平,其實沒有絕對的公平,就像天下不存在絕對的直線一樣。山脈是彎曲的,也只有如此,人們才可以往上攀爬。水面看似平的,其實也有波紋。否則,那是死水一潭,連魚也不能生。

《易經》講究是“生”而不是“分”。

。這也是我們中國喜歡“合”,而外國對“分”情有獨鍾的緣由吧。現在,大家都在倡導要“和諧”。而外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卻喜歡把東西分得仔仔細細,非黑即白。孩子十八歲了,就與爸媽“分開”了。

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只要你釐清表面現象下隱藏的規律或規則,你也就能把握變與不變這伴隨一生的命題了。過去的,已經過去,是不能改變的。未來一切又都似乎是無知的。而真正重要的是現在,把握不變的規律,未來一切似乎又是理所當然或勢所必然的。“不知常,妄作,兇”不知道常規,亂變一通,結果註定是失敗的。我常常認為,現在的你,是兩年前,或是五年前的你,所註定的一個結局;而現在的你,所作所為,又恰恰為兩年後、或五年後的你,作了很好的註腳。

中國人的文化離不開一部經,它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人如果一直凝視深淵,那麼,深淵也會凝視你。這世界、這宇宙、這人生看似浮華、遊離且無常,其實冥冥之中總有些不變的規則在駕馭著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