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误解了世界,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这是我看过《易经》后,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感受。

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易经》结缘的。之前,也认为它是迷信、占卜之类的。其实不然,能流传数千年之久,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成份,只是很多人,对它心怀偏见或望而却步罢了。

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说起占卜算卦,也与当时人们心智未开有关。对各类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或者说是不可预测的变化太多,人们乞求上天,望冥冥之神能给予帮助,于是便给《易经》打下沉重的神话迷信烙印。以至于今天,我们仍怀着异样的眼光看它。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对于《易经》,其中的精华,要靠人来把它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待它来帮我们解开。

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今天,科技很发达,然而不知为什么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地钻研易理。我想,除了人们对于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回归的呼唤外,更多的是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一种怅然和失落罢了。生活条件好,但幸福感却没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方便,但信任感不增反降。“不是你不了解世界,是世界变化太快”、“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等等诸如此类的流行语,不恰恰揭示了人们对未来的迷茫、无助甚至是担心吗!

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读罢《易经》,犹如清凉的甘泉滑过心底,让人惬意、淡然。因为它能够让人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给世界一个明白的解读,给未来一个客观的推理。《易经》倡导天人和一。天是乾,是变化无穷的,代表着扩展;地是坤,是不变的,地可以容纳万物,如我们常讲的“地势坤,厚德载物”。而人呢,人在天地间,又要变,又要不变。

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易经》有64卦,每卦有6爻。也即在世界64个表相中的每一个,也会随着时的不同而不同,“时也,命也”。它把世界解释为阴阳合一,且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道可道,非常道”,你所能表述出的道理,皆不是永恒的道理。现实中,我们希望天下太平,其实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像天下不存在绝对的直线一样。山脉是弯曲的,也只有如此,人们才可以往上攀爬。水面看似平的,其实也有波纹。否则,那是死水一潭,连鱼也不能生。

《易经》讲究是“生”而不是“分”。

。这也是我们中国喜欢“合”,而外国对“分”情有独钟的缘由吧。现在,大家都在倡导要“和谐”。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却喜欢把东西分得仔仔细细,非黑即白。孩子十八岁了,就与爸妈“分开”了。

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要你厘清表面现象下隐藏的规律或规则,你也就能把握变与不变这伴随一生的命题了。过去的,已经过去,是不能改变的。未来一切又都似乎是无知的。而真正重要的是现在,把握不变的规律,未来一切似乎又是理所当然或势所必然的。“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常规,乱变一通,结果注定是失败的。我常常认为,现在的你,是两年前,或是五年前的你,所注定的一个结局;而现在的你,所作所为,又恰恰为两年后、或五年后的你,作了很好的注脚。

中国人的文化离不开一部经,它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人如果一直凝视深渊,那么,深渊也会凝视你。这世界、这宇宙、这人生看似浮华、游离且无常,其实冥冥之中总有些不变的规则在驾驭着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