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父母就是要幫孩子克服這些,讓他成爲更自律、更上進的人

作為父母就是要幫孩子克服這些,讓他成為更自律、更上進的人

從小學到高考,12年的學習經歷,彷彿一場極其漫長的馬拉松,數不清的孩子會在中途掉隊。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想:

算了,孩子不想學就不學吧,那些上了大學的也沒見多有出息;

孩子還小,快樂最重要,他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吧;

他對學習沒興趣,可能不是這塊料,大不了以後不吃這碗飯。

這幾年,有一種奇怪的“快樂教育”論調大行其道,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該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乍一看,這個觀點並沒有錯,甚至還很順應孩子的個性。

但是,孩子哪裡懂那麼多。

他哪裡知道不學習的人,未來要多吃多少苦,要經歷多少生活的磨難。

他只會覺得,眼前的快樂最重要,認為順著他的、讓他想幹嘛幹嘛的就是好人。

其實,若說天性,知難而退、半途而廢、避重就輕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幫孩子克服這些,讓他成為更自律、更上進的人。

孩子的興趣,對特長也好,對學習也罷,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裡的一顆小火星,很容易熄滅,而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勁,在孩子的意志動搖時,堅定地扶他一把。此外,葉子老師還覺得,有時候,我們過分誇大了“興趣”的重要性, 只因為孩子說沒有興趣了、不喜歡了, 就任由他把自己鏽成一塊廢鐵。

所有人生前期偷的懶,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當時不經意的放棄,最終成了生命中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有一個兼職做家教的博士曾經吐槽說:

“有一個孩子都快20歲了,都高三了,還跟我說對數學沒興趣,我給你講講數學家小時候的故事?再給你培養興趣?”

其實更多時候,孩子不是因為有興趣才做得好,而是因為做得好,在這件事上得到成就感、滿足感,才慢慢產生了興趣。就像劉憲華,原本不愛拉琴,直到12歲參加了比賽,嚐到了甜頭,才慢慢喜歡上。

父母的逼迫,不是不顧客觀事實的一意孤行,而是在孩子想偷懶、想放棄時,逼他不要半途而廢,堅持陪他度過最初的艱難期、中途的瓶頸期,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小小的鼓勵,讓他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個過程也許很痛苦,但一旦成功,便能夠一勞永逸。

更重要的是,我們逼迫孩子學習,最根本的目的,其實還不在於好成績,而是培養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和對事情保持專注的能力。

這些,遠比成績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對待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孩子,會突然有一天,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另一件事;

也沒理由相信,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孩子,會在未來面對生活的考驗時,一下子做到百折不撓,一往無前。

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中碰到的所有困難,其實都是未來生活的預演,只不過,在長大後,放棄、失敗的代價要大得多。

現在我們不狠下心,逼孩子學會“七十二變”,以後又有誰會一生陪在他身邊,幫他擋住“八十一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