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身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她和李隆基之间的爱情也成为了无数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白居易的《长恨歌》了。

乐天居士在诗中着力刻画了唐玄宗在失去杨玉环以后的悲伤心境,但有关杨玉环的死,他却只是诗意而又简单地一笔带过。“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这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之死的描述。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杨玉环

哥舒翰丢掉潼关以后,长安的屏障尽失,唐玄宗只能带着皇室仓皇向西逃去。在逃到马嵬驿的时候,士兵们都不愿意走了,他们认为是杨家兄妹才把好好的一个国家弄成这样。于是他们杀掉杨国忠,又逼着玄宗赐死杨玉环,这就是著名的“马嵬驿之变”。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马嵬驿之变

杨玉环的死,有人觉得亏,有人觉得可惜,还有人觉得死有余辜,都有道理。问题是,到底是谁逼死了杨玉环?

当然不是玄宗和高力士,他们都不会乐意杨玉环死。要说是杨国忠害死的也行,但他不能叫真凶。那些神策军将士虽然是兵变的主体,但他们幕后总要有个指挥者,那么这个指挥者,是谁呢?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高力士

自然是神策军的指挥、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陈玄礼

作为早年和李隆基一起干掉锅太平公主的亲密战友,陈玄礼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身为李隆基的老战友,他当然痛心这个庞大帝国顷刻间的崩塌;作为神策军的指挥,他也必须安抚住因为背井离乡和缺衣少食的手下官兵。于国于军,他似乎都有理由除掉已经天怒人怨的杨家兄妹,为人们出一口恶气。

然而我要告诉你的是,真正的黑手还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两唐书都告诉我们,在发动马嵬驿之变前,陈玄礼找过一个人,在获得了他的默许以后才授意手下士兵发动兵变。而那个人,叫李亨,时任大唐帝国太子。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李亨

在打定要发动兵变、除掉杨国忠和杨玉环以后,陈玄礼立刻前去找到了李亨,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兵变计划。李亨没有表态,但是谁都知道,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太子的没态度,其实就是最好的态度:你们放手去干,我只当不知道!

而在马嵬驿之变后不久,李亨就和急于入蜀避难的父亲分道扬镳了。

因为一群老百姓堵在了御驾之前,要求皇帝给个说法,皇帝只好留太子殿后。这些百姓见太子留了下来,便表示愿意追随太子,请求太子称帝。太子本来不愿意,结果在两个儿子和李辅国的说服下,下令和父亲告别。玄宗只好下令让太子留在北方监国。不久,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父亲为太上皇。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李辅国

实际上,这些百姓都是李亨招来的群众演员,就是为了逼李隆基早点让权。换言之,从马嵬之变到灵武称帝,这一切都是李亨为了抢班夺权而设计的一出大戏而已!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死在谁手里?这锅高力士不背,因为另有真凶!

所以,真正让杨贵妃化为冤魂的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那个躲在暗地里,通过操控陈玄礼继而操控禁军的李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