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在術後需要注意什麼?這四件事不注意就影響康復進展了

骨折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後,大多會詢問醫生什麼時候可以進行負重運動。對於上肢骨折患者來說,像走路這樣的負重運動是可以進行的。但是對於下肢骨折的患者來說,什麼時候能下地活動卻是比較想知道的。那麼,下肢骨折患者在骨折後多長時間可以負重?

骨折患者在術後需要注意什麼?這四件事不注意就影響康復進展了

一般來說,患者在進行手術後需要等待骨骼的癒合,在這段時間內是不可以進行負重鍛鍊的。初步癒合一般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術後2月半以後,患者就差不多可以下地了。此時可以進行部分的負重鍛鍊。但是負重的程度是有要求的。一般來說,早期的負重應該是體重的三分之一。

患者在進行負重的時候,可以嘗試這樣的一種鍛鍊方法。用身體兩側的柺杖來支撐身體,減少下肢的負重。患側的腳踩著稱量的工具,當數據顯示到達體重的三分之一時,將腳抬起。然後踩著,再抬起。重複這樣的動作多次。每天或者幾天增加1公斤,直到負重身體的全部重量時,就可以嘗試不要拄拐了。這個時候可以練習下肢的行走。

下肢骨折術後經過一段時間後需要進行負重訓練。這是術後需要注意的事項之一。在術後,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骨折患者在術後需要注意什麼?這四件事不注意就影響康復進展了

1、術後應該儘快進行關節的功能訓練。一般在術後的第二天,可以進行關節的伸屈鍛鍊。但是,手術部位的疼痛感可能還未消失,此時對於患者來說,進行鍛鍊是很痛苦的。若是口服適當止痛藥物情況下還難以忍受疼痛的話,則可以等疼痛減輕後再進行。也有一些患者自己是沒有辦法完成這樣的鍛鍊的,可以尋求陪護人員的幫助,對關節進行被動的伸屈鍛鍊。之所以要進行關節的功能訓練,是為了防止關節僵硬、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下肢肌肉萎縮、水腫等情況的發生。

2、除了骨盆和髖臼骨折患者外,其他類型的骨折患者是可以下地的,但是需要避免患肢負重。

3、患者一般躺著床上的時間比較多,也可能會感覺到很無聊。但是即便再無聊,也儘量不要在白天的時候睡太長時間,以免晚上睡不著。晚上睡覺可以避免注意力轉移到手術的部位,感覺到不適的程度也就會減輕。所以,儘可能的睡覺時間留到晚上。

骨折患者在術後需要注意什麼?這四件事不注意就影響康復進展了

4、骨折患者需要合理膳食,特別是老年患者。可能患者的食慾不大,但是為了能早日康復,需要多吃含纖維素的蔬菜以及多喝水,這樣是為了防止便秘。很多患者會因為下地不方便,所以少吃蔬菜、少喝水,但是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利。患者需要有這個意識。再者,患者可以多吃含鈣的食物。若是有骨質疏鬆,更應該注意補鈣。可以多吃牛奶、豆腐、瘦肉,鈣片等食物。

總結一下,骨折患者在術後需要經過2個多月的時間才能進行負重運動,而且負重鍛鍊需要注意下肢承受重量的問題。在術後,患者還需要注意以上四個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