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关注」扶贫的“面子”和“里子”

「扶贫关注」扶贫的“面子”和“里子”

「扶贫关注」扶贫的“面子”和“里子”

今日看到一则新闻,“警惕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扶贫战线拉长了,出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给贫困户买新衣、刷墙,只为“看着好看”;驻村书记被“打卡”拴住,扶不了贫;产业扶贫图省事,买牛羊折算产业资金;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越富越帮”;有人“被贫困”,有人“被脱贫”......

「扶贫关注」扶贫的“面子”和“里子”

何为“扶贫”?扶贫是通过有效措施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所谓迎检,为了“看着好看”搞的“面子工程”。如果仅需填几份档案、买几件衣服、刷几次墙、买几头牛羊就摆脱贫困、就能全民“奔小康”,何需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扶贫不是“形式主义”,得“实打实干”。“走过场”,“图省事”,“图好看”,这些敷衍了事的做法非但不是扶贫,不能脱贫,更是让老百姓失掉了对党、对国的信心。牢记公仆使命,对贫困群众上心、用心、热心,“真扶贫”“扶真贫”,才能“真脱贫”。

扶贫不是“政绩投机”,得“见真章”。“考核”“检查”原是国家的监督政策,却被别有用心之人当作“晋升之道”。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强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让其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摆脱贫困,这才是扶贫的真正意义,也是检验扶贫成果的唯一标准。

扶贫,得先有“里子”,才有“面子”。“面子工程”可以廉价,也可无价。俗语有云,“脸”是自己给自己的。与其想方设法“做账面”“保面子”,不如脚踏实地为困难群众做实事、解难题、脱贫困,群众自然把你“美名传”,“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彼时岂不“名副其实”?千万别费尽了心思,还本末倒置,失了“里子”,丢了“面子”。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道路越长,“歧路”越多,荆棘越盛。也许刚开始时还带着热情,还记着纪律,还记得身份,但时间一久,热情消磨掉了,纪律模糊了,身份忘记了......不管是“形式主义”还是“政绩投机”,皆不可。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度是保证,党建是关键。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更应时刻都在每位党员同志的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