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下了高速公路沿村道徑直向前,一個磚紅大水缸立在道路旁,不用看便知,前面是潦滸,潦滸是雲南省曲靖市越州鎮的一個村落,半山半田。

蜿蜒村道兩旁多是繪有白牆彩畫的屋舍,平整的田地裡種植以烤煙為主的農作物,方圓的山上有豐富的黏土資源。早先的潦滸瓷場和現在的石林瓷業有限公司都坐落在此。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村路兩旁可以見到不少高聳的煙囪、磚廠、陶器工坊,就連路旁護欄上也點綴有不少粗陶器皿。這裡的人家約有2000多戶,現在能拉得一手好坯的居民還有數百人。這兩年村裡注重土陶文化的延續發展,不少進城務工的村民又回到家裡,用自己的雙手塑起瓶瓶罐罐。區別於雲南建水精細打磨、小刀填刻的紫陶,潦滸的土陶質樸大氣,簡約直接。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王陽普是潦滸諸多製陶人的一個代表,在校專業學習陶器製作的他已與陶瓷打交道30餘年。兩年前退休的他謝絕了企業的返聘,回到村裡繼續著他的陶藝製作。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從山間泥土到展架上的陶器,要經很多道程序,行話說“過手七十二”,意為陶器製作僅經過人手就有72道工序之多。王陽普的青花陶器卻有73道工藝,最後一道工藝是在陶器上繪青花。

說起來,潦滸的青花與景德鎮青花是同源,畫在輕薄透亮瓷片上溫婉嫵媚,繪在粗陶片上別有韻味。看古時舊物便知,潦滸青花多為寫意畫,還有民族圖騰。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王陽普的畫法延續了祖先的寫意,瓶瓶罐罐上是些生活小物,村口遊弋的小魚,田邊綿延的蓮枝,院落門頭的枝葉……他邊繪青花邊交朋友,不少前來尋陶的買家都是回頭客。

窯土配方是家家戶戶的秘方,王陽普的姐姐和姐夫是村裡拉陶坯的好手。他們已是村裡數一數二的行家,但柴燒窯的精品率只有千分之一,每次燒窯時全家人都用心對待。王陽普說:“我希望潦滸青花土陶能走得更遠……”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雲南潦滸:青花土陶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