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甘肅蘭州皋蘭山「劉伯溫斬龍脈」的傳說是什麼?

北緯37度八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明初開國元勳劉伯溫有經天緯地之才,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在民間,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簡直成了神的化身。話說明初洪武年間,種種跡象的出現讓朱元璋憂慮重重,老是擔心大明江山不穩,就詢問劉伯溫該如何適合,劉伯溫掐指一算,得出西北之地有龍氣,於大明江山不力,朱元璋一聽那還了得,就派出劉伯溫去西北地區,尋訪龍脈,進而斬之。

這一天,劉伯溫到了西北蘭州城,登高遠望,然後就大吃一驚,原來這皋蘭山地形猶如一條蟠龍,自西向東蜿蜒至老狼溝,是蘭州城的天然屏障,而奔騰的黃河水自西向東而去,使皋蘭山和對面的九州臺對峙而立。氤氳的霧氣籠罩下來,兩座山恰似兩條龍,兩龍相交真龍顯,於大明朝是極為不利的。

於是,劉伯溫揮劍向皋蘭山下斬去,相連的山脈便被斬出缺口,這就成了後來的大豁峴,皋蘭山尾部成了龍尾山,龍血流下的地方就成了紅山根。他還在龍尾處修建了四個墩子,即為四墩坪,也稱為伏龍坪,坪上還建了一座伏龍亭。

劉伯溫斬斷龍脈,大明王朝暫時安全了,西北卻沒了龍脈的保護,地不傑人不靈,能人不出,生態也遭到破壞,曾經的蔥鬱深山成了荒山禿嶺。

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不止這一處,他還在很多地方斬過龍脈,少說也有百十來個,但偏偏也不知道是沒有算出來,還是沒有來得及,反正長白山的龍脈是完好的,所以劉伯溫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清軍入關,入主中原,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關於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都是民間傳說,劉伯溫實際上有沒有去過蘭州城都是個未知數。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和明初西北局勢的緊張可能是孕育劉伯溫斬龍脈的溫床。不過明初時期,朱元璋對西北是極為上心的,前期主要是明與殘元勢力的對抗,朱元璋數次北伐,其中就有西北的幾次,意在將殘元勢力消滅殆盡。

戰事結束,就要加強西北的防務,蘭州城具有戰略優勢,連接河西、寧夏和青海,又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初曾修建蘭州浮橋,黃河隔斷的南北連接起來,對於蘭州城後來的發展極為重要,蘭州城穩定下來之後,就開始擴建,朱元璋考慮到西北之地偏僻而人稀,於是遷去蘭州城不少人口,以圖發展當地。

但西北地區依然是山高路遠,遠不及東南地區的發展,經濟偏移厲害,又絲綢之路的衰落,讓西北地區雪上加霜。

而西北地區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漠化等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與人口的增多和資源的過度使用不無關係。


蕭曉四姑娘


據說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不斷,饑荒遍地。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斬龍劍,於是劉伯溫下凡輔佐朱元璋治理天下。

話說皋蘭山下住著一戶人家,老爺子帶著兩個兒子以採藥為生,老爺子偶然得到了一本天書,經天書指點,老爺子發現了皋蘭山的龍脈之地。

過了多年,老爺子臨死前告訴兩個兒子,死後把自己埋在皋蘭山某地方。囑咐兒子下葬時不要給他穿衣服,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同時在入土後,持續用他製作的桃木弓箭,往天上持續射九九八十一天,不可中途停止。

原來老爺子發現了龍脈,想葬在那個地方,然後就可以飛黃騰達,成為九五至尊。

兩個兒子不敢怠慢,每天用弓箭往天上射一支箭。但到了八八六十四天時,不知何故,小兒子往東南方向平射了一支箭。

你還別說,這隻箭剛好射在朱元璋宮殿柱子上。朱元璋大怒,馬上招了劉伯溫。

“這是啥意思?”朱元璋問劉伯溫。老劉近前一看

,箭上帶有隱隱龍氣。他掐指一算,大驚失色。箭從西北方向而來,主西北方向出龍人,將對大明江山不利。於是告訴老朱西北方向有龍氣生成。

朱元璋聽後,趕緊讓劉伯溫帶人到西北去看看,斬斷龍脈,確保大明江山平安。

事不宜遲,老劉帶著人快馬加鞭趕到了蘭州。在第八十一天的早上,趕到了皋蘭山。

他登高一望,忽然發現黃河奔騰而去,南北兩座大山隔河對峙。黃河中的水汽竟然與南北兩山的霧氣逐漸融合在一起,南北兩山不正是兩條龍嗎?南面的龍頭在皋蘭山,北面的龍頭在九州臺,兩龍相交,將要出真龍天子。

劉伯溫很著急,通過定位發現了那個採藥老人的墓地,急忙命士兵砸開陵墓,發現那個老爺子龍鱗已經生成。老劉趕忙揮起斬龍劍,把即將幻化成龍的老爺子斬為兩段。


經過一上午的折騰,終於在最後時刻斬龍成功。

為了斬草除根,徹底斬斷龍脈,劉伯溫又下令挖龍脈。等挖了差不多的時候,劉伯溫揮劍向皋蘭山下斬去,相連的山脈便被斬出缺口。

以後,人們就管劉伯溫斬龍處叫大豁峴,把皋蘭山尾部叫成龍尾山,龍血流下的地方叫紅山根。

劉伯溫還在龍尾處修建了四個墩子,人們把那裡叫四墩坪,也叫伏龍坪,而且還在坪上建了一座伏龍亭。

後來人們說,龍脈斷了後,南北兩山生態逐漸惡化,變成了荒山禿嶺。

(撰文:秉燭讀春秋,歡迎點評加關注)


秉燭讀春秋


蘭州古名叫金城,是漢驃騎將軍所建的前進基地,取名固若金湯的意思。霍去病的前進基地,就設在皋蘭山北麓,漢軍駐紮在半山腰,離黃河較遠取水不便,霍去病拔劍擊出五眼甘泉,皋蘭山北麓又叫五泉山。隋大業年間,在皋蘭山下設州府,故稱蘭州。蘭州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他是中國的幾何地理中心。控制了蘭州,就控制了河西走廊,從而控制青藏高原和新疆。

蘭州的風水很好,皋蘭山如同龍頭,蜿蜒向西伸展,有龍爪龍尾,這就是蘭州的龍脈。龍脈之說,起源已經很早了,唐玄奘西行過蘭州,就有了龍脈的傳說。而蘭州龍脈被認可,起源於成吉思汗徵西夏,先駐兵於皋蘭山下,經阿幹(蒙語)過榆中,看到興隆山(興龍山)植被繁茂風景優美,便說百年之後葬於此地。

而關於劉伯溫斬龍脈的傳說,是朱元璋滅元建立大明。大明之初,朱元璋想江山永固,曾經和劉伯溫有一次長談。談話開始前,朱元璋咬了一口燒餅,用玉盤扣起。劉伯溫來了,就讓劉伯溫猜是什麼東西。劉伯溫隨口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後來,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問答,就被記載下來,成為預測千年國運的預言,被命名為《燒餅歌》。

傳說,這次談話之後,劉伯溫認為北方有天子氣,就行走天下尋訪威脅大明江山的天子龍脈,這一日劉伯溫來到皋蘭山下,一看不得了,一條大龍就要騰飛而起,劉伯溫遂將蘭州龍脈斬斷,斷龍脈的地方就是今伏龍坪。劉伯溫是否真的斬龍脈,不得而知。

而真正斬斷龍脈的原因,是阿幹鎮開始大規模開採煤炭時,去往阿乾的老路要從伏龍坪過,後來人們在伏龍坪下,沿雷壇河修建了一條運煤的路,而這條路的確把龍脈弄斷了。但是今天,鐵路和公路又把龍脈接上了,而且傳說劉伯溫的法力咒語,也只能維持五百年。

蘭州老地名和龍有關的還很多,老蘭州人說蘭州有九條龍。有看風水的人說,自從隴海線通車以後,蘭州的龍脈就重新接上了。真的假的,誰能說清楚呢。但是,蘭州可利用的旅遊資源挺多的,就是沒有好好開發宣傳。而且,近年來,蘭州的氣候也有所改變,蘭州雨水比以前多了。


冷清先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在有關野史和坊間傳說中,劉伯溫與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興隆山(皋蘭山是興隆山的支脈)的神話故事世代相傳。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省會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西南6.8公里處,原來叫“興龍山”,有興龍、棲雲兩山峰,主峰由東西兩峰組成,仙人峰、靈龜山皆系兩峰支脈。兩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其脈來自馬銜山,支連皋蘭山,東結飛龍臥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其東一公里有座雲盤山,相傳那裡曾是軒轅黃帝羽化昇天的地方。人們為了祭奠黃帝,決定在雲盤山建道觀, 不料夜間有神狐將五色道旗銜至興隆山,於是便易地而建。而棲雲主峰建有混雲閣、朝雲觀、雷袒殿閣;興龍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說:“山有龍興之狀,此地必出真龍天子,藏龍臥虎之地”。在興龍山與棲雲峰中間有座形似彌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這裡青松如雲,蒼翠欲滴,鳥飛蟬鳴,宛如一處仙境。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年,鎮海仙童觸犯了天規,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鎮海仙童打下天宮,鎮海仙童摔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仙人峰。龍王的兩個太子聽後,前來相助,也變成了兩座山峰,就是現在的興龍山和棲雲峰,將仙人峰護在當中。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風水寶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金代和元代時的榆中縣,有一個身世顯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後出了五六個官至國公、將軍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國公蒲察俊最有名。過了若干年後,當朱元璋坐天下的時候,蒲察氏敗落改為蒲氏。此後連個知縣、把總之類的文武小官都沒有了,只出了一個精通地理勘察風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的後裔孫蒲察世祿。蒲察世祿為鞏昌路都元帥,金蘭會都元帥,闔州安撫使。曾孫蒲察誼,明代列為貢生,為榆中的賢達。

相傳,在明初洪武年間,榆中縣蒲家莊蒲陰陽(一說為蒲風水大師),為了讓其後代出“真龍天子”,主宰天下,便到全國各地察訪風水寶地,曾遊歷江南,踏遍西北,見很多地方,他認為很多穴脈雖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鞏固,所以不停地選又不斷地放棄。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見西面的興龍峽谷紫氣氤氳佛光普照,一束龍脈徐徐從興龍山谷騰空而起,不禁大驚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興龍山,面對高聳的棲雲峰,內含騰飛之勢,外有登天之舉,谷中清流沿著山際涓涓而去,宛如玉帶,三山低頭,五峰朝供,此處作為墓地,可取得江山並保住千秋萬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將到,蒲陰陽當即進山,在興龍山中勘察數日,在龍脈出沒的地方為自己選中了一塊風水寶地,並在坐北朝南的仙人峰埋下一枚銅錢,算定將來帝王必出自蒲家。

事後蒲陰陽還是不放心,又讓自己懂風水的兒子四處察訪墓地。結果兒子也選準了這塊地方,將一枚繡花針穿根紅線紮在地上。第二天,父子倆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選的墳址是否相同。兒子順著紅線刨開黑土,見繡花針扎於銅錢方孔之中,蒲陰陽十分高興,吩咐兒子說:“兒呀,爹爹大限已到,沒能給你留下什麼財產,我死後不能給我掛一針一線,你若見到

蛇打鼓馬搖鈴驢騎人,就把我埋在這裡,並且在我死後一百日那天太陽昇起的時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那時候,你朝著東方連射三箭,必將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業”。蒲陰陽的兒子對此半信半疑,不幾天,蒲陰陽果然離世,兒子便按其遺囑,不給父親穿一針一線,而他不知內情的妻子為了遮羞,硬是給老人穿上了一件褲頭。

兒子讓村裡人將靈柩抬到墓穴等待時機。沒料到老天連續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陰雨,這天天剛放晴,山後一個陰陽在谷中歇息,無意中將陰陽扇鼓壓在一條蛇上,蒲陰陽的兒子碰巧看見這條蛇用尾巴敲打著臥龍橋頭的一面石鼓玩,他大為震驚。更加巧合的是,在幽谷之中,一個商隊趕馬走來,脖頸裡的銅鈴鐺響成一片,在山谷裡迴盪無窮。蒲陰陽的兒子更加驚奇,想驗證先父說的驢騎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過了半晌,並不見此怪事,蒲陰陽的兒子內心犯起了嘀咕,驢怎麼會騎人呢?突然峽谷烏雲密佈下起了瓢潑大雨,一農夫的驢恰巧產下一小驢駒子,農夫怕小驢駒子被雨淋壞了,索性扛在肩上下山,蒲陰陽的兒子一見大喜過望,連忙將老父親葬在這裡。待挖開墓坑一看,裡面竟然埋著三枚麻錢,原來正是蒲陰陽為自己選好的風水寶地。


安葬好蒲陰陽後,兒子便再沒有回家,按照先父的遺囑,開始為父親守墳。但是在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墳不是件容易事,天一黑,周圍的山就像一塊黑幕蒙在眼上,狐鳴狼叫,怪獸出沒,加之陰雨連綿,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這天東方剛剛泛白,他的妻子送來飯,見他住的窩棚裡雨水還在滴落,心疼地說:“你整天守在這裡,讓我天天走幾十里路送飯,我走路不要緊,就是天天擔心你會不會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沒人照顧,你看看,你都熬成什麼樣了”,他的妻子邊說邊抹著眼淚,又接著說:“現在只差一天了,俗話說‘有個九十九,沒個一百一’,你就照爹說的,對太陽射上一箭我們回家吧”。蒲陰陽的兒子聽信了妻子的話,拿出桑弓柳箭,等太陽出來時,拉開弓將柳箭射了出去。


  只見那支箭“嗖”的一聲,鑽入了雲霄不知去向。夫妻倆見此情形,頓時驚呆了。他們害怕惹出什麼禍事,趕緊收拾東西,跑回家去了。

 這支箭飛到南京城,朱元璋正在洗漱,就聽見“呼”的一聲,抬頭一看,只見一支箭如同流星一般,帶著紅光而來,“嘭”的一聲就釘在金鑾殿的柱子上。這還了得,朱元璋非常生氣,讓錦衣衛徹查,誰知無所不能的錦衣衛卻一籌莫展,根本就找不到是何人所為。

  無奈中朱元璋讓劉伯溫看看究竟。劉伯溫屈指一算說,箭從西北方向而來,主西北方向出真龍天子,將對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聽後,趕緊讓劉伯溫帶人到西北去看看,斬斷龍脈,確保大明江山平安。



  劉伯溫帶著人,四處尋訪,查看風水地脈。這一天,來到了榆中,只見眼前一條山脈,山清水秀,奇峰羅列,鳥獸成群,的確不凡。再往前走,河水嘩嘩流淌,小魚跳躍。劉伯溫斷定射出驚天一箭的人就在這一帶,就耐下性子慢慢查訪,果然打聽到了蒲陰陽這個人,更聽到了安葬時發生的怪事。

  於是,劉伯溫就帶人找到了蒲陰陽的墓,讓人把墓挖開看個究竟。誰知,蒲陰陽的墓很神奇,白天挖開了晚上又合上。無奈中劉伯溫下令晝夜不停地挖,終於把墓挖開了。這時,人們吃驚地發現,屍體上爬滿了長螞蟻,上半身已經長出了龍鱗。由於穿著褲子,下半身並沒有長出龍鱗,奇怪的是一隻腳已經跨上了一條土龍,眼看就要騰飛。


  原來是這個蒲陰陽佔住了龍脈,劉伯溫下令毀墓滅屍。然後,劉伯溫又祭起寶劍,將蒲陰陽墓地周圍幾座山脈砍斷。又把興龍山改為興隆山。


鑑史明鏡


傳說在明朝時期,有一位王爺人稱李靖王,在朝廷上因得罪了皇帝被髮配至西邊一個叫享堂的地方,雖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但李靖王心中卻是滿懷怨氣,一直希望回到京城,但卻一直沒有機會。

有一年,李靖王的父親去世了,來了許多送葬的人,其中有一名道士,這個道士讓李靖王守孝一百天後,向東方射三支箭,然後帶兵回京。李靖王對這位道士的話深信不疑,於是靜心守孝、心無旁騖,可就在快要成功時,他和妻子都按捺不住了,在第九十九天時就向東方射了三支箭。這三支箭可射出了大麻煩,一支射中了皇宮裡的柱子上,一支射在了金鑾殿中的牆壁上,還有一支射在了皇帝的洗臉盆裡。

當時劉伯溫作為朝廷的軍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個通曉古今中外的奇人,他得知皇帝差點中箭後急忙率兵向西邊趕去。而另一邊,李靖王本打算率兵回京,卻在得知皇帝未死、劉伯溫率兵向西頭來後,悄悄地退回了享堂。

劉伯溫到西頭後,查了半天也查不出誰放的箭,卻發現了此地地勢奇特,不僅有許多龍山、鳳山,而且有條龍山山脈已經快延伸到黃河邊了,是個臥虎藏龍的風水寶地,此地必出真龍天子。劉伯溫大驚失色,立刻派人夜以繼日地挖斷山脈、斬斷龍氣。但就在挖大鳳山的山脈時,挖了幾個月都挖不斷,每次都是白天挖晚上就長起來,很是奇怪。有天一個士兵將鞋落在了挖山的地方,晚上去尋,聽到地下有說話聲:“好險,要是再繼續挖就要被挖斷根了。”士兵聽後嚇得趕緊回到營地,將這事告訴了劉伯溫,劉伯溫立刻帶人連夜去挖,果真發現在九丈九深的地下有一個粗壯的樹根,劉伯溫揮刀將其一刀斬斷,殷紅的鮮血流入了黃河。

從此以後,三川再沒出現過什麼大人物,據說劉伯溫當年斬龍脈所致。


老照片


世人皆知劉伯溫的故事。都稱他和諸葛亮能夠相提並論,主要是因為劉伯溫也是一個精通戰略並且能掐會算的人。他曾經幫助朱元璋打下了江山,也在朱元璋繼位期間,幫助他斬了很多龍脈。據說一共有一百條龍脈,其中99條都是被劉伯溫斬斷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大明江山早就沒有了,那麼這件事情究竟是真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之所以會有劉伯溫斬龍脈之事,是因為古時候的一個故事。當時是明朝,有一個在朝廷做官的人,名字叫做李靖王,他觸怒了皇帝之後,就被髮配到了西邊。卻沒有想到,剛在此處安家沒有多久,他的父親便去世。有一個送葬的人和李靖王說,道人曾經告訴他,一定要守在父親身邊一百天,並且往東邊射三箭,這樣才可以離開。

原本李靖王也是想要守到一百天,可到九十九天的時候,他耐心有限,想要過早離開。但是他的夫人希望他把最後一天堅持下來,於是他很不耐煩的就往東邊射了三箭。誰承想,最後一箭竟然射到了金鑾殿中。

單單是出現在金鑾殿也就沒什麼大礙,嚴重的就是這支箭正好跑到了皇上的洗臉盆裡。這件事被劉伯溫知道了,他當時是朝廷當中的軍師,一得知這事就立刻去了李靖王所在的西邊。到那裡後,劉伯溫總感覺這裡的地勢環境有所怪異,就仔細查看,後來發現這裡乃是龍脈山,如果不盡早剷除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真龍天子。這樣一來,改朝換代,可謂是分分鐘的事。

劉伯溫看清這裡的龍脈山之後,就把這裡兩條龍的脈氣全部都給斬斷了,後來又帶兵去挖斷了另外一座龍脈山,那便是鳳凰山。據說在挖鳳凰山快到翅膀的時候,突然間就將一棵大樹刨了出來,這才是鳳凰的血脈。劉伯溫一刀斬斷,瞬間就從樹根處流出了鮮血,自那之後就有了劉伯溫斬龍脈之說。

但這件事其實就是傳說而已,到現在為止,也沒能夠證明龍脈山一事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只是在古代所有的人都比較容易緊張,看到山勢地形以及地理環境有所不同,便會認為這裡有所仙氣。其實並不然,只不過是所謂的龍脈山,有一些奧妙之處,我們沒有解開罷了。那麼,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呢?


零零七說歷史


這個真的不知道,風水龍脈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後人神化劉伯溫很久了,事實上他不像是這類人,對術數有研究不希奇,但說成一個牛鼻子老道就太可笑了。


戰塲YOK1942419


傳說朱元璋在,軍師劉伯溫的幫助下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明朝,這江山隨說是朱家的,可這朱元璋凝心很重;一日他在龍椅上打了個盹,夢見鑾殿被人動搖。

驚醒後問軍師劉伯溫,劉伯溫掐指一算,覺的不妙認為有真龍天子要出世與人間 ;朱元璋便派劉伯溫全國各地走訪,查詢各地是否還有龍脈山存在。

這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夜能觀天象,劉伯溫接指後連觀了三個晚上心中恐慌,西北方向不久有事情要發生,隨後劉伯溫立即備馬帶著軍隊,順著天象的方向晝夜急奔而去。

便到了甘肅天水察覺到了龍脈,在天水東南的大概方向,先找到要出真龍天子的龍脈,然後就開始斬龍脈,他命令軍隊日夜不停地挖山斬脈,將這條巨龍斬成兩段又怕其復活,就在斬斷其地方 “釘了根釘子” 然後把方園龍山都斬斷了。

傳說竇家溝有戶人家,家裡有個孕婦,己懷了八個月了,再有兩月就臨產了;家裡養了條黑狗,這狗的脾氣與眾不同,每天晚上便爬到這家的墳頭上面痴痴地望著月亮,一到白天就跟著孕婦寸步不離,家裡人也覺得奇怪但不知什麼原因。

那條黑狗最後也死了,孩子腰折。孕婦正是孕期時就暴露了所孕天子之身份,就這樣讓劉伯溫找到了龍脈便斬斷成功了,聽說斬龍脈那個地方的土和岩石都是紅色的 。


閃光的印章


沒聽說過劉伯溫斬龍脈,朱元璋出世早已天定,天宮早就派左右文曲星,左右武曲星下凡,保朱元璋建立明朝,劉伯溫就是天廷派下來的右文曲星,怎麼可能斬龍脈,

而我聽說過蘭州皋蘭山(劉百萬)趕龍,而劉百萬趕龍是秦二世時期的事,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之時。

那有趕的是什麼龍,就是我們所說的青龍,白虎,中的青龍,青龍在西,白虎在南,把西北的青龍趕到了南方,是為了讓青龍去幫助真龍天子打江山的,劉百萬是奉玉帝旨意去趕龍的,

青龍到了南方投胎於人間,就是拜將臺上,劉幫所拜的大將軍韓信。,韓信乃漢初三傑之一,人人知道。就不多說了。對與不對都是傳說。


手機用戶55455936781


傳說而己,不過故事很精彩,說的明朝時有個李靖王因觸犯朝廷,被貶到西邊就現在民和縣了,有年李靖王的父親死了,在守孝時有位道士告訴他,在守孝九十九天吋往東射三箭,然後出兵僅反朝可成!可道士錯了,應該是十百天才射箭。結果那三箭射到京城,沒射死皇上。被劉伯溫發覺,就帶兵討伐,來到西邊,找不到誰射的箭,就發覺這西部有龍山鳳山,日後必出天子,就命士兵不停的挖山斬脈,先後把龍山風山的脈全挖斷了,據說這地方就再也沒出過大人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