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在二戰中最致命的錯誤是什麼?

大國紀實


謝邀!我認為希特勒在二戰中最致命的錯誤就是在沒有徹底解決英國的時候,閃擊蘇聯,主動造成自己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接下來,我將就德國在二戰中這個最大的戰略錯誤進行分析,並以學者的身份來猜測一下精明的德國人和希特勒為何會在二戰中重蹈一戰覆轍……

圖為德國元首希特勒

在很多人眼裡,二戰中德國希特勒犯了一個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放走了敦刻爾克已經潰敗的英法聯軍,其實這是教科書上寫的一個德國的戰術失誤,因為這僅僅是放走了已經大潰敗的英法聯軍,但是卻在另外一個方向招惹了一個比英法更為強大的國家-社會主義蘇聯。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說希特勒閃擊蘇聯為德國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1941年註定是一個多秋的年份。在這之前納粹德國憑藉強大的空軍和陸軍,將號稱法國第一陸軍的法國擊敗,而後空襲英國,企圖迫使英國投降。但英國憑藉撤退到英國的英法聯軍主力,加上英國本身就擁有強大的空軍尤其是全球第一的海軍,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徹底破產。但希特勒本人以為,經過德國空軍的狂轟亂炸,英國已經被打趴,最起碼段時間內不會對德國產生威脅。

圖為“巴巴羅薩計劃”進攻圖

在取得這種輕敵自傲的所謂輝煌戰果下,希特勒以及他領導下的德國軍隊開始了最大的一次國運賭博—實施“巴巴羅薩計劃”,目的是以“閃電戰”戰術入侵併且擊敗蘇聯。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啟動,德國空軍率先進攻了蘇聯機場,並且拿下制空權,而開戰前夕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卻錯誤的認為英德之戰未分勝負,因此對於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導致蘇軍在面對德軍閃擊戰時潰不成軍,德軍裝甲部隊在兩天內向前推進80多公里。有戰後數據顯示,蘇德戰爭爆發後僅3天,蘇聯就有3000多架戰機以及上千輛坦克被摧毀,並在戰爭初期損失數百萬軍隊。

執行巴巴羅斯計劃的德國空軍戰機

所以,德國在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前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希特勒眼裡,蘇聯敗亡只是時間問題,在冬季到來之際,德國完全有可能攻佔蘇聯西部肥沃的土地和發達的工業區。但希特勒沒有想到的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正是其二戰中犯下的最大的戰略錯誤,結果是不僅喪失了已經佔領的法國等西歐地區,還必將失去二戰前德國的發展成果。因為,在閃擊蘇聯之前,向法國、英國、波蘭、荷蘭、比利時等國宣戰的納粹德國,已經是多線作戰,且英國和法國等在海外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向他們宣戰就等於同時向這些國家的殖民地和聯邦國家如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和非洲大多數國家宣戰。這樣以來德國不僅處於戰線過長的尷尬境地,而且多出開戰,兵力被分散乃至被各個擊破,以至於二戰時的德國在戰爭初期雖取得極大的勝利,但也消耗了德國不少兵力、裝備武器以及德國稀少的戰略資源如石油等,坦克部隊的損失甚至超過三分之一。

圖為英德不列顛空戰之海獅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閃擊蘇聯之前,德國雖然攻勢凌厲,但並沒有搞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英國的海空實力尚存,英法聯軍主力又撤回了國內,為日後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而此時的希特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居然放下擁有強大陸海空實力的英國,反而調兵遣將將炮口對向同時軍事、經濟強國的蘇聯,且雙方已經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純粹是nozuo,nidie!此乃德國在二戰戰略上犯的最大戰略錯誤。

當然,戰後聊這個話題可能是事後諸葛亮,我們不妨猜想一下,精明的德國人為何會在二戰時犯下如此大的戰略性錯誤。

我認為有幾個方面:首先是與希特勒的“生存空間”理論有關。蘇德戰爭爆發錢,已經佔領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大部分地區,但希特勒西歐土地不夠肥沃,尤其是西歐平原缺乏足夠的戰略資源,如石油、鋼鐵等資源。因此,還不夠養育純種優秀又要大規模繁殖的雅利安人,他和他的德國需要烏克蘭和蘇聯西部廣闊的土地。

圖為二戰時的納粹德國軍隊

其次,在希特勒看來,蘇聯是一個極易攻擊和佔領的國度。經過數年的明察暗訪,瞭解到蘇聯在之前的大清洗運用導致蘇聯優秀將領急缺,機上德國之前用閃電戰戰術取得的輝煌戰果,天真的認為會和閃擊法國波蘭一樣,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在寒冷的冬季到來前就會結束對蘇戰爭。

當然,蘇德戰爭初期,德國還是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是此舉卻招惹叫醒了一個軍事強大,潛力數倍與自己的強大敵人,就像日本偷襲珍珠港激怒美國這個世界性強國一樣,結果就是前期可能會沾點小便宜,一旦對方開動戰爭機器以後,戰爭的天平將呈現一邊倒的狀況。

蘇德戰爭爆發後,東面的蘇德戰場成為二戰主戰場,但這不意味著西歐戰場告一段落。

事實上,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西歐的槍炮聲就沒有停止,英國以及法國、波蘭、荷蘭等國的抗德鬥志始終持續著,直到後期美國加入以後,開始對德國進行地毯式的狂轟濫炸,德國後方始終被威脅著。而且,經過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以後的蘇聯終於開足了軍工生產,兵員和各式裝備源源不斷的支援前線,也因為戰爭的爆發,在戰爭中成長的蘇聯軍隊迅速成為僅此於美國的世界軍事第二大強國。據統計,二戰中,蘇聯自身生產了十萬架飛機以及十幾萬輛坦克,槍支彈藥更是源源不斷的補充到前線。


圖為蘇德戰場

因此,在我看來,德國攻擊蘇聯致使自己重蹈覆轍,犯了與一戰時同樣的錯誤,兩線作戰被各個擊破,最後落個希特勒飲彈自盡、不可一世的德國被幾大國瓜分的悲慘下場,


獨舌視界


二戰中希特勒最致命的錯誤,可能有人會認為是放走了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其實不然

在1941年年初,希特勒開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賭博—“巴巴羅薩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以“閃電戰”戰術入侵併且擊敗蘇聯,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啟動,德國空軍率先進攻了蘇聯機場,並且拿下制空權,此時的斯大林認為英德之戰未分勝負,因此對於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導致蘇軍在面對德軍閃擊戰時潰不成軍,德軍裝甲部隊在兩天內向前推進80多公里。

在七天後,德軍兩支裝甲部隊在蘇聯明斯克東部地區匯合,對明斯克蘇軍形成包圍,隨後30多萬蘇軍被俘。

在1941年7月上旬,德軍裝甲部隊繼續前行,僅僅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推進到斯摩稜斯克地區,此時距離莫斯科僅有數百公里,7月22日,德軍包圍斯摩稜斯克並且展開攻勢,31萬蘇軍被俘。

在斯摩稜斯克地區淪陷後,德軍經過五天的休整準備繼續前進,此時距離莫斯科僅有320公里,並且前方沒有阻礙,但是此時希特勒卻做出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

由於南部戰線遭受到蘇軍強烈抵抗,希特勒決定讓準備進攻莫斯科的裝甲部隊,轉而援助南部集團軍攻打基輔,希特勒這一決定遭到古德里安將領的強烈反對,但是希特勒執意要暫緩放棄對莫斯科的進軍,南下支援基輔。

而希特勒此舉無疑讓接連慘敗的蘇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蘇聯在這段時間動員全國1600萬人參軍,並且眾多新式武器裝備服役部隊,例如著名的T-34主戰坦克,與此同時,蘇軍還設置了多道防線。

南線集團軍的德軍,在得到古德里安裝甲部隊的支援後順利拿下基輔,終於在1941年9月20日,展開了對莫斯科的總攻,而隨之而來的則是一系列的壞天氣,10月8日開始大雨,持續的陰雨天氣嚴重影響了德軍戰鬥力,並且冬季很快來到,而希特勒此前認為,與蘇聯的戰鬥會在夏季結束,因此對於寒冬並沒有準備,導致大量的德軍嚴重凍傷,裝甲車、坦克無法運行,行軍進度大打折扣。

直到12月4日,德軍距離莫斯科只剩下30.5公里。

從7月22日德軍攻陷斯摩稜斯克,再加上五天的休整,就從7月27日算起,德軍中線裝甲部隊在支援基輔的過程中,一共浪費了長達數月的時間,而此期間蘇聯方面做了什麼?

1600萬國民被號召起來參軍,挖下多道防線,導致德軍裝甲部隊開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寸步難行,更重要的是,蘇聯東方地區的50多個師取道西伯利亞直接調回莫斯科,這50多萬蘇軍裝備精良,並且經受過嚴格的冬季作戰訓練,在12月5日,蘇軍打起了反擊的第一槍,希特勒以及德軍,對於蘇軍敢於率先反擊的情況表示震驚,面對蘇軍強勢反擊只能暫時後撤。

而在此後,希特勒又做出了一連串錯誤的決定,但是相比起來,在拿下斯摩稜斯克後沒有直接進攻莫斯科,留給蘇聯長足的喘息機會,是希特勒最大的戰略失誤,使得德軍此後由主動變為被動。


大國紀實


一般認為,純粹從戰爭層面而非政治和意識形態層面,希特勒犯了3個戰略性錯誤。這些錯誤,讓二戰開始的德國,無論閃電般地取得了多麼偉大輝煌的勝利,其最終結果也只能是徹底的失敗。與羅斯福和丘吉爾比起來,希特勒的戰略和政治才幹,的確弱了許多。

1,發動旨在為登陸英國掃清障礙的不列顛空戰,以及敦刻爾克不乘勝追擊。實際上,無論是德國空軍還是海軍,遠沒有實力一舉摧毀英國皇家空軍和海軍,獲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制海權。雖然炸燬了許多城市,但沒有根本摧毀英國武裝力量,希特勒就停了下來。

希特勒認為,不列顛空戰和敦克爾刻後,英國不可能從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只能回到談判桌上或者蜷縮在孤島,因而掉頭進攻蘇聯。這給了英國喘息之機,積聚了後來反攻的力量。

2,入侵蘇聯。因為此時,德國已經向法國、英國、波蘭、荷蘭、比利時等國宣戰,就等於同時向這些國家的殖民地和聯邦國家如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和非洲大多數國家宣戰。一對多,本來戰線就過長,雖有勝利,但也消耗了不少兵力和武器,如坦克,已損失掉三分之一。再打已經簽署和平協議的蘇聯,是戰略上的最大敗筆。

這可能和希特勒的“生存空間”理論有關。雖然法國和歐洲大部分已被佔領,但希特勒認為那不夠肥沃,還不夠養育純種優秀又要大規模繁殖的雅利安人,他需要烏克蘭和蘇聯西部廣闊的土地。

他還錯誤地認為,蘇聯是一個極易攻擊和佔領的國度。加上他對自己的政治騙術和閃電戰的威力深信不疑,所以認為會和閃擊法國波蘭一樣,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冬季到來前就會結束對蘇戰爭。

對蘇戰爭初期,德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此時,如果德國見好就收,經營好所佔領土的資源,也不失明智。雖然此時停戰,盟國會要求退回一部分佔領的土地,但從當時瀰漫在歐洲和美國的綏靖主義態度來看,希特勒仍能夠保有蘇臺德及西歐大部分地區。

3,對美宣戰,是他犯下的第三個戰略性錯誤。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但並沒有對德宣戰。是德國,主動向美國宣戰。雖然對美宣戰,但德國方面並沒有作好與美國開戰的準備。相反,美國方面,已經處於臨戰狀態三年。

正是因為對美宣戰,才導致了盟國空前公開的合作、美國的戰略物資源源送往歐洲戰場、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以及諾曼底登陸等等。本就陷在東線戰場的僵局之中損失慘重,此時希特勒不得不又抽調相當的精銳回到西線戰場。更加顧此失彼,更加兩面受敵,失敗不可能不加速到來。


世界真的很大


通常我們會說是進攻蘇聯,因為這就等於重蹈拿破崙的老路,去挑戰一個不可能之事。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像俄國那樣的大國是不可能被征服的,除非內部發生動亂(大意)。最後的結局果真如此,蘇聯沒有被美國直接打敗,而是死於自身的解體。

但是,這只是一個概略的說法,錯誤都是環環相扣的,彼此之間通常也存在因果鏈。的確是蘇聯紅軍最後攻進柏林,到這不等於滅希特勒的就是蘇聯。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挑起蘇德戰爭就是希特勒的最大錯誤。

首先,希特勒最大的錯誤是發動戰爭,這是一個戰略性錯誤,此錯誤決定了後面所有的對錯都失去了意義,因為方向錯了,根本的選擇錯了。在1939年3月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前,希特勒一直打著“民族自決”的旗號搞擴張兼併,這一點,西方大國和主流輿論是接受了的。而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則表明,“民族自決”不過是希特勒的幌子,因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作為斯拉夫民族,與德意志民族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當然,西方大國此時還是決定不干涉,因為它們覺得不值得為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引發又一次世界大戰,它們把線劃在了波蘭,這就是德國進攻波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期的由來。所以,如果希特勒不打波蘭,挑起大戰,也許他就能保住在中東歐的所得,這也意味著一個比一戰之前更強大的德國重新建立起來了(一戰之前同為德意志人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是兩個國家),那麼,未來的世界超級大國就不是美蘇兩家,而是美蘇德三家。但是,挑起大戰,與國際社會主流為敵,以稱霸歐洲為目標,這些註定了希特勒的失敗結局。

其次,希特勒還犯了兩個最大的戰術錯誤。第一,入侵蘇聯之後,對白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等民族實行滅絕政策,這是希特勒種族主義世界觀的體現。其實,這些民族與俄羅斯族,與蘇聯政府矛盾很深,他們甚至在德軍剛進來時把他們當做解放者予以歡迎。如果希特勒能夠利用蘇聯的民族矛盾,分化瓦解各加盟共和國,那麼,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至少蘇聯政府和紅軍的反攻和勝利會更艱難。

第二,在日本發動珍珠港襲擊之後,匆忙對美國宣戰。如果德國不宣戰,以當時美國的情況,也不會對德國宣戰,這勢必會影響美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包括1943年在北非和意大利登陸。缺少了美國這個巨無霸的力量,希特勒的生命肯定會延長几年。


進擊的女武神


多線作戰,還是多線作戰。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敗在了同一個錯誤上。

其實,希特勒早期的作戰計劃是對的,跟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就是為了避免陷入多線作戰的困局。只是後來,吃到了閃擊戰甜頭的希特勒有點飄飄然了。他在基本統一了歐洲西部以後,不是全力進攻英國,而是選擇了“芭芭羅莎”計劃。閃擊蘇聯。用三個月的時間攻陷莫斯科,趕在蘇聯的冬天到來之前,滅亡蘇聯。

其實,蘇聯再第一時間就做出了正確的反應,時任國防部參謀長的朱可夫建議斯大林放棄第聶伯河南側,收縮兵力再伺機而動。但斯大林拒絕放棄基輔。朱可夫因此去當了預備隊司令。結果,基輔之戰,蘇聯死傷極其慘重。好在斯大林意識到自己的戰略有誤後,迅速的啟用了朱可夫,才保住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

而此時,進攻受阻的德軍迎來了蘇聯的隆冬,有人建議希特勒收縮兵力,由進攻轉為防禦,以待德軍熬過寒冬,但被拒絕。

德軍在東線與蘇聯紅軍苦戰的同時,還配合意大利進攻巴爾幹半島,而意大利這個搞笑的豬隊友又極其不給力,導致德國還有在意大利身上分兵,而此時,日本又偷襲了珍珠港,徹底引爆了二戰。

此時的德國,東線與蘇聯苦戰,南邊接管了意大利的佔領區,北邊在對抗英國,同時還要鎮壓佔領區的游擊隊。不但如此,在意大利兵敗北非之後,又派了一個只知道自己打的爽而沒有戰略眼光的“沙漠之狐”---隆美爾。隆美爾在北非不但打的很爽,還迫使本就焦頭爛額,四面受敵的希特勒還要給北非增兵。使得希特勒非常不滿,這與隆美爾兵敗北非之後,最終被殺不無關係。

到了這個時候,軸心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墨索里尼倒臺後,意大利變成了德佔區,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在中國又陷入了持久的拉鋸戰。而在得到大量美式裝備後,日本的優勢逐漸消失了。

盟軍的諾曼底成功登陸,成了壓垮多線作戰的德國的最後一根稻草。面對盟軍的進攻和蘇聯的反擊,德國已經回天乏術了。

二戰的德國之敗,並不是放過了敦刻爾克的幾十萬英法聯軍,而是德國作為一個西歐的中部國家,犯了和一戰時的德國同樣的錯誤----多線作戰,儘管希特勒前期一直在避免出現這種局面,但他還是沒能壓住他那顆狂妄自大的心。最終導致德國腹背受敵,希特勒無奈自殺。

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二戰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了。


遊子天涯君莫問


希特勒最大的錯誤,就是不應該對他國進行侵略,進而挑起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災難。這是我一貫的主張。但題主既然問希特勒在戰爭中最致命的錯誤,我想應該有以下兩點:

第一,不該主動進攻蘇聯,過早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局面

在二戰前夕,英法等國一直在“禍水東引”,希望希特勒去進攻蘇聯,進而轉移歐洲各國間的矛盾。這種綏靖政策,確實起到了一定效果。當然,在希特勒進攻蘇聯前,已經養得結結實實,吃得肥肥壯壯了。

正因如此,希特勒才敢於去進攻蘇聯,並在戰爭開始時獲得了不小戰績。不過,由於蘇聯國土廣袤,且氣候嚴寒,加之向來被冠以“戰鬥民族”的稱謂。此後,希特勒果然陷入了戰爭泥潭,不得不將大批兵力用於蘇德戰場。

經過一系列鏖戰之後,德軍不僅沒有佔到實質性便宜,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而蘇德戰場的僵持,直接影響到了西線和北非局勢,使得英法等國能夠騰出精力來組織反擊。

△蘇德戰場

第二,不該敦刻爾克海灘猶豫,坐失聚殲英法軍隊的時機

在西線戰場,德軍本來有一次完勝的機會,但希特勒不知道犯了什麼瘋,讓幾十萬英法軍隊撤到了英國,給對方的反擊留下了不少有生力量。

西線戰場開始之初,德軍利用自己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很快將英法軍隊擊潰,使得40餘萬英法聯軍推至敦刻爾克海灘。但是,原本正在繼續進攻的德軍,卻突然放慢了腳步,在關鍵時刻停滯了進攻。就在此時,英國組織了大批船隻,將這批被困人員運回了英國。

△敦刻爾克大撤退

此後,德軍雖然得到了法國等大片領土,但卻給自己留下了四十多萬敵軍。希特勒當時為何猶豫,也成為了一個難以揭開的謎團。

以上兩點,算是希特勒在二戰中所犯下的兩個最大錯誤。但是,兩者相比而言,過早地開闢蘇德戰場,而不是將主要精力用於擊潰英法,所造成的影響當更大。


我是老臘肉碣石樵子,希望與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學習!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補充。


碣石樵子


很多人喜歡說希特勒在二戰中犯了哪些致命錯誤,似乎他不犯這些錯誤就能打贏戰爭,然而這些基本上都是一廂情願。那些被人反覆拿來說道的所謂錯誤,其實要麼根本就是正確的決定,要麼就是不得不採取的應對措施。

不信?舉幾個例子吧。

所謂的敦刻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的決定。這個事情已經有很多人澄清過了,首先,這個判斷並不是希特勒做出的,而是倫德施泰特。其次,裝甲部隊經過半個多月的連續作戰,在敦刻爾克附近的丘陵沼澤地區是否能發揮預想的作用?事實上,德國裝甲部隊在戰爭初期的輝煌勝利更多依靠的是其突然性,在面對預有準備的陣地時,表現並不理想,不信的可以去搜索“讓布盧之戰”。

至於先消滅英國再去打蘇聯的決定。這一點上,其實希特勒恰恰做出了最好的選擇。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正好趕上蘇聯軍隊最虛弱的時候。事實上,德國進攻西歐以後,蘇聯已經意識到戰爭的威脅,並開始逐步備戰。比如開始研製新裝備取代舊裝備、逐步減弱“大肅反”的力度、調整新的軍隊編制等等。1941年中,正好是蘇軍開始用新裝備替換舊裝備,新編制取代舊編制的過渡階段。如果再晚上半年一年,德國人碰上的難啃的T-34和KV坦克也許就不是一千多輛,而是五千多輛甚至近萬輛;空中面對的敵機也不再是伊-15、伊-16,而是大量的拉格-3、雅克-1,這仗還怎麼打?

所謂不打莫斯科而去打基輔的決定。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在中路進展非常順利,但南路撞上了蘇軍兵力最強大的西南方面軍,進展很不順。結果就是斯摩稜斯克戰役結束以後,中路德軍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南路的戰線甚至還遠在一兩百公里之後。更重要的是,南線的蘇軍並不是沒有反擊的力量,僅南線右翼的蘇軍第5集團軍就在7月到8月間不斷對德軍發動反突擊。如果中路德軍真的不管南線,直接去打莫斯科,蘇軍從南線對中路德軍來個後路包抄……恭喜,蘇德戰爭就可以提前結束了。

至於斯大林格勒。以德國人的力量,打到斯大林格勒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看看德軍戰線背後綿延數百甚至上千公里的供應線吧。所以啥決定也救不了保盧斯。

其實,也許希特勒最大的錯誤是根本就不該發動戰爭。但是,以希特勒上臺之後採取的種種經濟和政治措施來看,德國實際上是用透支的方式迅速實現了經濟的復甦。他如果不發動戰爭來轉移注意力,並通過掠奪來維持,經濟危機離德國並不遙遠。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動戰爭或許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吧……T


聯合防務


不論成敗,元首確實是二十世紀一大人物,在他領導下的納粹德國曾經橫掃歐洲,迫使法國投降,差點打垮英國和社會主義蘇聯。在盟軍開闢西線戰場、登陸西西里島從南部進攻後,以一國之力對抗美英蘇法四大世界軍事集團,即使失敗不可避免,也給同盟國造成巨大損失。



本人認為希特勒在二戰中最為致命的錯誤並不是沒有擊敗英國就去進攻蘇聯,而是沒有堅定地持續打擊英國空軍直至徹底奪取制空權,從而保證海獅計劃順利實施。依據史料,現在看來元首完全有可能在控制英吉利海峽領空的爭奪戰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可惜歷史沒有假設和後悔。



大不列顛空戰德空軍實力遠超皇家空軍。英國人在法蘭西戰役和敦刻爾克撤退後損失慘重,重裝備全部玩完,皇家空軍損失了上千架飛機,435名富有經驗的飛行員犧牲。1940年7月16日,德最高統帥部發出進攻英國的16號指令,德國空軍集結近3000架殲擊機、水平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對倫敦及其它重要城市狂轟濫炸。同一時間皇家空軍能夠迎戰的戰鬥機不超過1500架,並且產能也不如德國,雖然皇家空軍飛行員素質優異,機載火力也強於德國戰鬥機,每次空戰德機損失都要大於英機,但實際上皇家空軍撐不了多久。



關鍵時刻德空軍對轟炸目標研判不明,妄圖以炸燬倫敦來摧毀英國人的意志而不是儘可能地轟炸英國空軍基地和飛機制造廠等重要軍事目標,從而讓皇家空軍有了補充力量的機會。德國又沒能把不列顛空戰堅持到底,英國人終於在拼消耗中得到喘息,最終贏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假如德國搶先重點打擊英國空軍的有生力量,假如德國把轉向東線的戰略資源繼續用於攻擊英國,相信日不落帝國終會失去制空權,無法阻止德軍登陸英國本土。




靳長蘇


希特勒在二戰中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

第一、放跑了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三十多萬有了戰鬥經歷的老兵回到了英倫半島。如果沒有這些士兵,英國真的就可能完了!

第二、派他的親信赫斯去英國講和,這無異於給英國抵抗的信心。

第三、在錯誤的轟炸倫敦,又遭到英國報復性的轟炸柏林,憤怒的希特勒把珍貴的炸彈都扔到了英國的城市裡,沒有轟炸英國的軍工設施。還造成自己轟炸機的大批損失!

第四、錯誤的找了個豬隊友-意大利,意大利的士兵居然會因為沒有鑰匙打開彈藥箱而選擇投降,戰鬥中還要有必須的午睡!北非浪費了希特勒的裝甲精銳,意大利又牽扯了希特勒的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部隊,不分兵支援意大利東線也許還好些!

第五、錯誤的時間開始了錯誤的“巴巴羅薩”行動,本來計劃在4、5月份開始的進攻被拖到了6月底。

第六、過分自信於自己的閃電戰,閃電戰隊歐洲小國是十分有效的,但是面對戰略縱深很大的蘇聯就力不從心了。

第七、沒有做好後勤支援,嚴寒使得百萬軍隊喪失戰鬥力。凍死的士兵,凍僵的裝甲車輛,根本就沒有準備好過冬的準備!

第八、三個集團軍群的主攻目標不能堅持到底!堅持保盧斯的計劃,可能蘇聯會撐不住的!

第九、沒有在佔領的蘇聯地區建立更穩固的後方支援基地。摧毀了蘇聯所有的佔領城市。

第十、沒有及時佔領北高加索地區,北高加索的石油太重要了!

第十一、拒絕保盧斯第六集團軍的增援要求,有拒絕撤退要求!讓斯大林格勒成為了希特勒的夢魘的開始。讓一個優秀的紙上談兵的將領領導一次戰役!

第十二、偏執的經常撤換戰將,能打的都被召回來了,幸好戰將如雲,還能支持!

第十三、過分要求武器的壓倒性優勢了,盲目的和蘇聯展開的裝甲戰車的矛盾之爭!將那些精力和物資放到普通坦克的製造中,也許會好些的!蘇聯只是製造了一些蠢笨的大傢伙來迷惑希特勒,其實他們的T-34在瘋狂的生產!

第十四、過早的投入了V2火箭的使用。沒有繼續著力發展核武器!

第十五、判斷失誤,把加萊地區當成了重點防禦陣地。幾個裝甲師沒有第一時間趕到諾曼底,把英美趕下海!

第十六、沒有將已經使用成熟的輕武器大量換裝,G44、G43這兩支劃時代的好槍沒有得到希特勒的高度重視,關注重視的時候晚了!

第十七、在東線沒有做主動的大縱深的戰略後退,在邊打邊退的後退中損失了大量的部隊。

第十八、過分的相信戈林,卻沒有給他製造足夠的戰機!

第十九、輕易的放棄了海上戰鬥,把大西洋航線輕易的送給了英美,製造更多的U型潛艇會中斷英美的物資供應。

第二十、貿然發起了“阿登突出部戰役”,本來可以回防防守的很多部隊沒有回到柏林,否則還會帶來更多盟國部隊的傷亡!

希特勒的失敗是應該的,這個戰爭狂人執拗的過早的葬送了德意志帝國!


杜口無言


希特勒犯了三大致命錯誤。

第一、戰略錯誤,向西沒搞定英國時,又向東進攻蘇聯。陷入被俄、英(美)東西夾擊、首位難顧囧境

德國橫掃中西歐,順勢實施佔領英國的“海獅”作戰計劃,當德英大不列顛空戰激戰正酣時,希特勒突然收兵,轉向東實施佔領蘇聯的“巴巴羅莎”作戰計劃。英國活了下來,後來成為從北非從法國反攻德國的生力軍。

兩面作戰,是兵家大忌。希特勒為何不先搞定英國(佔領或者求和),再進攻蘇聯,費解。

第二、戰術錯誤;德國進攻蘇聯的中路軍不按原計劃直搗莫斯科,失去攻佔蘇聯首都戰機。

巴巴羅薩作戰;德軍三路攻擊蘇聯,北路攻擊列寧格勒(聖彼得堡),中路攻擊莫斯科,南路攻擊烏克蘭基輔。當中路攻擊進展迅速時,希特勒突然下令中路右轉,協助南路攻擊烏克蘭,圍遷那裡的70萬蘇軍。中路軍指揮官古德里安堅決反對,說要失去佔領莫斯科的戰機,遭到元首怒斥。後來中路軍配合南路軍圍殲了蘇聯西南方面軍60萬人後,再回師東進,蘇軍已做好莫斯科保衛戰準備,天氣也進入了道路泥濘、氣候寒冷季節,德軍最終未能攻入莫斯科。


(如圖;當中路攻到摩爾稜斯克、劍指莫斯科時,希特勒突然下令它們向右攻擊基輔)

第三、戰術錯誤,在敦刻爾克,放跑了已成翁中之鱉的40萬比利時、法國和英國遠征軍。

當時,德軍已將這在40萬人趕到了敦刻爾克沿海狹小地帶,布倫和加萊兩個港口已被古德里安的裝甲突擊師佔領,這40萬人逃跑的方向只能下海,但來不及了,德國鋼鐵大軍正向他們碾壓而來。

可是,軍事史上的怪事發生了——希特勒命令裝甲部隊停止攻擊原地待命,轉而用空軍去轟炸他們,結果,在德國陸軍的眼皮下,這40萬人乘船逃到了英國。後來,他們成了諾曼底登陸的主力軍。

(如圖;敦刻爾克40萬人能渡過英吉利海峽逃掉,是因為那些紅色進攻箭頭原地不動了)

希特勒為何要放走英法比軍隊,已成為歷史之謎。甚至有笑話說是希特勒通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