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網際網路巨頭們驚人相似的人生!

哈佛輟學、早熟的神童、都曾面臨困境的巨頭......馬克·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之間的相似之處令人吃驚,歷史在重演還是隻是巧合?

外界一提到扎克伯格時,總是將其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做比較,因為他們都是從哈佛大學輟學的“壞學生”,都是專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業,心無旁騖地精益求精,最後成為影響全世界的科技大亨。

有趣的是,馬克·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不僅擁有相同的哈佛輟學經歷。你將他倆比較的越多,他們看起來就越相似。他們就好像是從同一個DNA中克隆出來:兩人都是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且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他們的母親都溺愛孩子、縱容孩子,她們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會做錯事,並向他們灌輸一種超自然的自信。

他們都曾讀過私立預科學校。在青少年時期,他們都對電腦和計算非常痴迷,幾乎不考慮其他。“兩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甚至顯得有些奇怪。”《財富》雜誌高級科技編輯大衛·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說。他是暢銷書《facebook效應》和《蓋茨之後的微軟》的作者,曾花了大量的時間與蓋茨和扎克伯格交談。

這兩個人之間的歷史相似之處如此強烈,以至於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可能是有預測性的。因為今天Facebook的經歷:歷史性的股價暴跌,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對該公司進行監管,甚至將其拆分成小公司,看起來很像20年前微軟的遭遇。

扎克伯格出生時,比爾·蓋茨28歲;扎克伯格10歲時,比爾·蓋茨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同年,美國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開始調查微軟,指控微軟壟斷操作系統,將瀏覽器軟件與視窗操作系統軟件非法捆綁銷售。

美國司法部訴微軟案最終在2004年塵埃落定,同年夏天,扎克伯格來到硅谷,把他的宿舍項目註冊成了一家真正的公司。換句話說,扎克伯格整個十幾歲的電腦迷生涯,都是在看著微軟與美國政府近十年的較量,最後微軟輸了。

但是,扎克伯格在接受ReCode(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的記者卡拉·斯威夏(Kara Swisher)採訪說到,“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欽佩微軟專注於使命。早在我認識他之前,比爾·蓋茨就已經是我的良師益友,而且一直都是。”

扎克伯格第一次認識蓋茨時,Facebook還沒有正式上線,外人來看,他也不過只是一個21歲的毛頭小子。但是,扎克伯格在那時就制定了他的宏大計劃: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

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互聯網巨頭們驚人相似的人生!

扎克伯格21歲認識蓋茨,兩人在2010年拍攝《連線》雜誌封面封面相識。

如何做?扎克伯格把自己在哈佛宿舍裡寫的軟件(那時它還被稱為"The Facebook")變成了互聯網的操作系統。這是一種直接從微軟劇本上照搬下來的策略。

曾經的蓋茨將IBM和其他公司認為毫無意義的軟件(微軟磁盤操作系統),變成了幾乎完全控制桌面計算世界的系統而致富。

扎克伯格的計劃則是讓他的小玩意——一個MySpace.com的克隆品,供大學生玩樂的網站,幾乎完全控制未來的媒體。但年輕的扎克伯格需要人來幫他思考策略。

因此,在2005年年初,Facebook從宿舍項目成為一家真正公司的第一年,扎克伯格撥通了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第一通電話。

除了蓋茨和扎克伯格自己之外,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他們第一次談話的內容,但這是多年來他們眾多對話中的第一次。蓋茨是扎克伯格願意尋求建議和幫助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成年人之一。在ReCode的訪談中,當記者斯威夏問到扎克伯格的導師是誰,他只說出了一個名字:比爾·蓋茨。

如今,扎克伯格和Facebook陷入了第一秩序的漩渦。這始於特朗普贏得總統競選的第二天。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衛報共同發佈報道,曝光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非法獲取,並用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向目標受眾定向宣傳,從而影響大選結果。

其他主流媒體迅速指出,假新聞是一個巨大的罪行,它給了我們一個虛假的總統,而 Facebook 則成了始作俑者逃跑的汽車。扎克伯格有力地駁斥了這一觀點,他在大選結束後告訴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 ):“facebook上的假新聞,你知道,只是佔很小的一部分內容,怎麼會影響到總統選舉?我認為這是一個不成立的想法。”

幾乎就在20年前,微軟還在聯邦法庭上辯稱,不可能遵守法官的命令,將其Windows操作系統從Explorer瀏覽器中解除捆綁。法官指出,可以簡單地卸載瀏覽器就能將兩者分開,然後對蓋茨的律師們說:“如果這個過程不是那樣簡單,我希望微軟選擇引入的任何證據能夠駁斥它。”然後,他彎下腰,準備給出致命一擊:“我想知道是否能相信我的眼睛。”

就在那一刻,潮流決定性地轉向了微軟。兩年半後,法官下令拆分這家公司。雖然政治權力的改變使微軟免於遭受這種命運,但蓋茨卻果斷地開始變得謙卑,他在所有計算領域的壟斷地位也將逐漸消失。蓋茨對瀏覽器市場毫無保留的攻擊可能弊大於利,因為這將整個硅谷團結起來反對他。谷歌和其他公司將一切都投入到web應用程序中,穩步削弱了微軟操作系統的重要性。然後,蘋果就用iPhone完全跳出了Windows。

在2016年大選之後,扎克伯格徹底否定了虛假新聞的力量,再次將Facebook和微軟之間的歷史相似之處展現了出來。然而,這一次,全世界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能相信它的耳朵和眼睛。(人們常說,歷史不會重複,但它會有巧合。)

扎克伯格真的對大選前出現在每個人的Facebook上的假新聞視而不見嗎?難道他真的沒有看到Facebook是如何決定性地將世界政治軸心向民粹主義右翼傾斜的嗎?他真的認為假新聞會影響選舉的想法是不成立的嗎?嗯,在被拖到國會作證,然後又去布魯塞爾歐洲議會作證之後,他改變了態度。他的回應是完美的,就像他童年時代的英雄比爾·蓋茨一樣,馬克·扎克伯格也變得很謙卑。所謂驕者必敗吧。

那麼,蓋茨和扎克伯格這些天聊些什麼呢?好吧,首先是關於錢。

“我認為他的第二次行動是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慈善家之一,這絕對影響了我,”扎克伯格告訴斯威舍,“比爾蓋茨的教訓是,你必須儘早開始練習……如果我真的想在10年或15年後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普里西拉(Priscilla)和我真的需要現在就開始努力了。”

聽起來,扎克伯格似乎在策劃自己“10年或15年後”的第二幕職業生涯。這將使他與比爾·蓋茨走上相同的道路。在傑克遜法官面前慘敗十年後,蓋茨從微軟的日常管理角色過渡,並開始了他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慈善家的職業生涯。這是一次了不起的轉變。比爾·蓋茨已經從地球上最受詆譭的年輕人變成了幾乎受到普遍尊重和愛戴的人。

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互聯網巨頭們驚人相似的人生!

扎克伯格一直在為成為蓋茨式的慈善家做準備。圖為2010年9月,他們共同出現在舊金山的“治癒、預防或管理所有疾病”的倡議現場。

那麼,未來的幾代人會把扎克伯格看作是科技巨頭中的一個,然後不知怎地變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慈善家?也許不會。柯克帕特里克認為,蓋茨和扎克伯格的故事之間的差異比相似之處更能預測未來。他指出,“在微軟面臨危機的那一刻,蓋茨要比扎克伯格成熟得多。”柯克帕特里克也認為這兩種情況根本不同。“蓋茨對司法部來說是個混蛋?相比之下,扎克伯格顛覆了幾乎每個國家的民主。”

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羅傑•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對此也表示贊同:“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微軟也從未觸及到我們從Facebook上看到的傷害。”在他公開反對Facebook之前,麥克納米曾是這家公司年輕CEO的導師。“扎克伯格,”他繼續說道,“應該把蓋茨當作榜樣,重新設計Facebook和他自己的優先事項,並試圖修復Facebook造成的一些傷害。”這是麥克納米以前私下給扎克伯格的建議,但正如他公開表示的那樣,他對扎克能夠傾聽任何人、甚至蓋茨的建議的質疑是顯而易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