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微軟收購GitHub:不是爲了開源,那是爲什麼?

前幾天,微軟以75億美元收購了GitHub。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對CNBC表示,公司此舉是為了表明“我們是開源的。”人們不禁要問:微軟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家“開源公司”麼?其實,在這背後是大有文章的。


簡評微軟收購GitHub:不是為了開源,那是為什麼?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GitHub。軟件圈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GitHub的。它是一個平臺化、互聯網化的代碼託管平臺。代碼託管是什麼?主要指讓用戶能夠在任何地方通過互聯網存儲、編輯自己的源代碼、維護代碼版本以及參加團隊的協同工作。實際上,除了代碼,你可以在GitBub上維護任何存在管理和協同需求的數據項目,比如寫小說、創作一段音樂等。GitHub也提供了訂閱、討論組、文本渲染、在線文件編輯器、協作圖譜(報表)、代碼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目前,在GitHub託管的軟件項目包括Ruby on Rails、jQuery、python 等知名軟件,而它的用戶也不乏谷歌、微軟這樣的軟件巨頭。

然而,GitHub最有價值的地方,並不是它作為遠程分佈式代碼倉庫的存在,而是在於它的開源性。在GitHub平臺上,只要發起者將一個項目定義成開源可合作的,那麼就會生成一個特定的代碼倉庫,任何其他用戶都可以通過這個倉庫參與到項目開發中來。參與者所需做的項目對接工作,僅僅是從倉庫克隆分枝(Fork)、修改本地代碼、提交倉庫並等待審核通過而已。作為個人用戶,你可以享受平等的服務,沒有額外約束和限制。自2008年誕生以來,GitHub的用戶已超過350萬,擁有數量龐大的託管項目,目前已經成為維護自由創意和廣泛交流的最優秀的工具平臺之一。

那麼,開源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開源精神?開源精神是:服務大眾,知識共享,互惠互利,公正公開,自由創新,積極進取。任何代碼項目的開源工作,都應秉承上述原則,GitHub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並取得了顯著成就。開源所代表的發展趨勢以及帶來的市場機遇都是無法忽視的。

微軟在鮑爾默時代是反對開源的,因為在那段時期,微軟將軟件作為主要盈利的商品,軟件源代碼是其利潤之源,怎麼可能公開呢?隨著時代發展,微軟的軟件生態系統受到了全方位挑戰,甚至微軟自己的產品之間也發生了惡性競爭,wintel聯盟的產品壟斷優勢日益衰弱。而市場已越來越青睞於服務(service)。服務所蘊含的商業價值遠大於軟件產品自身。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不論何時,人們使用軟件的目的是為了更舒適地生活和更高效地工作,在早期軟件為王的時代,一個公司可以依賴若干優秀軟件來競爭,到了現在,當那些獨立的或可以簡單組合使用的軟件不能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時,服務就成了主角。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們逐漸淡化了對軟件本身的依賴和關注,而更加傾向於使用操作簡易、功能強大的服務平臺,這就是軟件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

現在,在納德拉的引領下,“軟件巨人”努力改變了自己,以實際行動順應了發展。微軟的大型軟件項目已經開源了,這正是一直以來與GitHub合作的成果。所以,正如納德拉宣稱的,微軟現在已成了開源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那麼,GitHub的前景如何呢?在收購發生之後,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出現,認為鑑於微軟反開源的歷史,不能確信微軟未來會將GitHub帶往何處,甚至有用戶正在從GitHub中遷出項目。對此,納德拉說:“我們將把GitHub作為任何語言、任何框架、任何平臺的開放平臺來運營……對於像GitHub這樣的社區資產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忠於開發人員的核心精神,首先就是GitHub一直擁有的精神。”納德拉表示,GitHub未來的“核心精神”將保持不變,微軟將獨立運營並致力於維護GitHub的開源精神。他還補充說,微軟目前已完成了GitHub與Azure雲的整合並將完善這些服務,他還鼓勵其他雲提供商參與到與GitHub的集成中來。納德拉的這些話無疑是向公眾表明微軟維護GitHub開源精神的決心和打算。

那麼,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微軟收購GitHub,僅僅是因為要開源麼?當然不光是這樣。商業活動中的一條真理是:任何投入都是為了產出,微軟收購行動也不是例外。

我們知道,在硅谷,創造股東價值的行動基本上有兩種方式:財務和戰略。財務價值就是收入或收益、銷售增長、利潤率,也是一個獨立公司持續成長和繁榮的能力。戰略價值則幾乎與這些東西無關,它一般與一家公司如何幫助或阻礙另一家公司取得成功的能力有關。戰略價值不是由企業的賺錢能力來實現的,而是由其為他人創造利潤的能力而實現的。前面提到的“服務”正是戰略價值的現實形式之一,從這點上看,微軟的收購行為屬於戰略型投資,而這並不妨礙、甚至也能促進利用歷史悠久的軟件產品去繼續創造公司的財務價值。

所以,微軟沒有為GitHub的賺錢能力(財務價值)付出75億美元,而是為了將那些使用GitHub代碼倉庫的開發者引導到微軟的服務環境中這一戰略目標而投資,正是所謂的“名利雙收”。也就是說,建立一個自我維持的企業都是個例,而不是商業規則,最成功的結果是實現戰略價值,而不是財務價值。重溫一下納德拉的話,價值75億美元的GitHub交易表明,我們現在都在開源領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