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环武湖低密度生态总部经济区,打造武汉升级版钱江新城

引子: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和流动,总部经济作为资源要素的集中地,其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这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一个城市的经济地位确立,不是由区域大小来决定,而是由其生态经济发展质量决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有多个增长极,特别是要有撬动区域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这种战略支点的作用,往往是通过总部经济特有的功能予以体现。中部崛起、武汉率先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等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战略支点。环武湖低密度生态总部经济区,就是这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对引领武汉市建设国际低密度总部经济区、促进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武湖,亦称楚湖,地处千湖要地、江汉之滨。历史上,武湖地区是滠水河等水系汇入长江的洪泛区,水面宽阔、鱼类多,其中,武湖银鱼最为有名。1966年武湖大堤筑成,江湖切断,闸口相通,滩涂扩张,湖域面积增大。现在,人们根据武湖的方位在汉口东北部称作“汉北湖”,简称武湖。它的西邻黄陂,东接新洲,北部上游宽,南部下游窄长,湖面大约20余平方公里,是武汉市内唯一未被开发的处女湖。

打造环武湖低密度生态总部经济区,打造武汉升级版钱江新城

这里自然风貌奇美、人文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独特、交通网络密布、农业资源丰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特色鲜明。该区域有国家地理标示“陆咀荸荠”、“甘棠板鸭”、“仟吉草莓”、4万亩荷花基地、240家特色农业企业;二是自然景观一线串珠。黄陂旅游木兰景区群木兰草原、农耕年华、玫瑰园、三台寺、乡域传奇等一线串珠。三是区位优势突出。刘大路、武麻高速、外环高速、武英高速、318国道、汉十高速交汇武湖,到阳逻深港、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汉口北商贸城均在半小时交通范围内,武汉到阳逻地铁线也将比邻武湖。四是文化底蕴深厚。自春秋战国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享“楚中第一繁盛处”,“九省通衢”、“天下四聚之一”之美誉。五是国家政策机遇多多。伴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武汉市被批准为国家中心城市、全国超大城市等国家战略机遇,加之武湖处长江之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天下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将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交汇,中部崛起的有力支点。

打造环武湖低密度生态总部经济区,打造武汉升级版钱江新城

在上述优势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花大力气提升的地方,主要是:1、目前,对总部经济发展规律等认识还不够深刻,总部经济发展基本属于空白。2、武湖区域内的用地规划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好。3、武湖生态区域调节功能要进一步提档升级,调整好控制线,为打造武湖生态总部经济区,腾出更大发展空间。

二、开发要义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总部+生态旅游基地、总部+会展、总部+金融等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政治效益、文化效益、旅游效应、税

打造环武湖低密度生态总部经济区,打造武汉升级版钱江新城

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等。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新兴业态高科技机构、各种政治团体代办机构等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打造“环武湖低密度生态总部经济区”。一是符合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理念,符合黄陂区第五次党代会、第五届人代会提出的 “城市东扩”精神;二是《2030年武汉市城乡整体编制规划》中,已将环武湖区域规划设定为环武湖休闲湿地保护区;三是依托对环武湖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四是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武汉市被批准为国家中心城市、全国超大城市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态休闲之地。五是武汉市经济体量和武湖处于武汉外环、武英高速和武汉四环三线交叉的黄金三角区内,具有打造成为世界级名湖的潜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